冰峰丛林首次公布藏东南核心区域山峰资源

统计、撰文与图表制作:米

编辑:张十月、玄天

全文图片除来源标注外均来自米

涉及图文任何形式转载须注明作者及来源,否则按侵权处理

友情提示:1、阅读本文大约需要一顿饭时间;

2、文章中图片均可点击放大观看;

打开一张普通的中国西部卫星平面图像,黄色的高原高寒土地上布满了坑坑洼洼的蓝色和如树根延伸状的白色。是的,蓝色和白色构成中国西部高原的基础色调,蓝色是湖、是天;白色是云,亦可以是山。

蓝色是大大小小数以千计的高原湖泊,俗称海子。它们犹如散落于高原上的明珠,大多是冰川的产物,也是亿万年来板块挤压及造山运动的“见证者”。湖泊往往位于地势低洼之处或凹陷盆地,而相对于它们存在的,则是突出于地表之上的林立冰峰。

或许只能在高原地区,白色会被大量的指代山峰,那万年不融的冰山,是当地藏民尊崇的对象,也是我们这些城市人向往的乌托邦。

中国的雪山大多数集中于四川、云南、甘肃、青海、新疆及西藏地区,其中尤其以世界屋脊之称的西藏包揽了大多数的雪峰。

中国西藏地区卫星地图。左上角大量“白色”堆积是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喀喇昆仑山脉三大世界级山脉交汇处,这里地形与人文关系的复杂程度均为世界之最,多数地域位于中国国土之外的巴基斯坦、印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等国境内。国外的登山者和各类户外组织、爱好者对这一块研究较深入,在很多国外的网站上可以很轻松的查阅到这个山峰“集结地”的各项资料,比如山峰名称(多数为英文名)、海拔数据、攀登线路及历史等,虽然该地区危险系数较高,但相对来说对外开放(相对国内西藏地区来说)的早,甚至对于登山者的到来当地军方都会对他们有一定的物资力量支持。

但中国西藏,尤其以敏感地域著称的藏南地区,许多地方别说外国人,国人都无法进入,这样的现实局面长期给进入了解这一地区山峰资源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和阻碍。

放大后的藏东南地区卫星地图。

据我所知,日本探险家中村保老先生,是世界上第一位比较全面深入的探索及发现这一地区的先驱者,在这里向这位已经年过八旬的老人致以最高的敬意。中村保先生写的书《喜马拉雅以东-山岳地图册》是第一本全面详细介绍藏东及横断山区山峰资源的书籍,内容之丰富乃中村保先生近几十年来的呕心沥血之作。

山是中国境内的山,而书却在国外,无法大批量引进国内,这就造成了迄今国内的户外爱好者(特别是山峰爱好者)对于这一区域的山峰可能仍然是迷雾一团。除了南迦巴瓦峰、加拉白垒峰外,很少人能够认出大量其他山峰。很多自驾爱好者或旅行者从藏东南地区回来后,面对着电脑里很多雪山的照片竟然叫不出名字,这也是一种无奈吧。

基于以上现实,再加上近两年开始对西藏的东部及南部地区山峰资源不断搜集照片及文字资料,我越发觉得写一篇介绍藏东南山峰资源的文章是十分必要之事。

或许大多数人对这一地区没那么大的兴趣,甚至当看完这篇文章后,文中一座山峰的名字都没听说过,实在觉得枯燥乏味,但我个人认为,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它会有其应有的价值体现。

毕竟,我们自己祖国的大好河山,如果自己都不了解,谈何未来户外运动及旅游业的深入开展呢?

正篇

西藏,应该说无人不神往,当飞往拉萨的高原客机掠过著名的三江并流区域后不久,前方依稀开始出现的白色山峦预示着一大波雪山即将迎面而来。这是很多坐过飞机飞往拉萨或林芝去的朋友的感受,机翼下,是数不清的冰山雪峰,仿佛触手可及,那是因为你正在飞越一片雪山森林,这也是为何我要将文章命名为“冰峰丛林”的原因,如果你是一名雪山痴迷爱好者,这里绝对称得上是属于你的极乐世界,藏东南地区山高谷深,冰峰林立、气候无常,是川西高原的PLUS+版本。

藏东南冰峰“丛林”。

那么,说了那么久的藏东南,到底是那一块地方呢?

从字面上简单的理解当时指的是西藏的东部及南部地区,但具体到实际的分界线本文中没有必要再此累赘阐述,也不会阐述的清楚,关于地区分界线和山脉分界线一直以来都是争议的焦点,在本文中请读者参考上面那张卫星地图黄色框所划分出来的区域,藏东南的最大范围也不会超过这个范围了(因为是用直线划的,若有出入请指正),而本文中要介绍的范围比这个范围要小一些,我称之为藏东南的核心区域,这个区域是我自定义的,这里文字简单阐述一下:

往西大致以羊秀乡-嘉黎县-米拉山-白堆乡一线为界;

北则以羊秀乡-边坝县-洛隆县这一段省道为天然界线;

东抵察隅县、然乌镇、八宿县附近;

南至下察隅镇-墨脱县-米林县-朗县-加查县一带。

这仅是人为的且很模糊的边界划分,但不影响我们对其内山峰资源的介绍。

藏东南从地理构造上主要由三大山脉组成,它们分别是念青唐古拉山、喜马拉雅山和东边的横断山,众山交汇之处必是不同凡响之地,喜马拉雅山脉最靠近东部的一座米级山峰就诞生于这里,而在它的“麾下”则是众多隐秘且高不可攀的雪峰,自地球诞生之日起,这些山峰当中的绝大多数还从未有过人类的染指。

让我们正式进入到山峰部分,因为藏东南地区范围之宽广、山峰数量之众多,想要一次性介绍完毕实属不太容易的一件事情,在此我将藏东南核心区域又人为的划分为了七个小的独立“板块”,然后按照1-7的顺序介绍其内的山峰资源,这样方便大家理解和记忆。

七大板块示意图。有山的地方必有水,有河的地方必有峰,藏东南地理地貌不同于干旱的西藏阿里及藏北地区,这里相对潮湿温润,每年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可以轻松越过海拔并不高的藏南地区进入到藏东腹地,给这一地区带来大量的水汽形成降水,降水在高山区大多数时候转化为固态的雪,这样日积月累的作用使得藏东南地区的山峰雪线普遍偏低,甚至有些海拔仅米上下的山峰都有少量悬冰川的发育,这在其他同纬度地区并不多见,而整个藏东南地区的高积雪(冰)量及山峰形态的演化很大程度上正是得益于来自南方的水汽。

区块划分依据大多根据河流走向、天然山谷、山脉垭口、村镇分布、公路网及国境线等进行划分,每一个单元内只着重介绍海拔米及以上的山峰资源,因为在藏东南地区,米以上的雪山才是本地的真正主角,数量众多,数不甚数,米以下的山峰只对著名或重要的山峰进行简介。

第一板块

第一板块是由羊秀乡-边坝县-金岭乡-忠玉乡-嘉黎县-鸽群乡几个重要点位链接起来的一个范围,在这个范围内有一座很多人都听说过的山峰,它的名字叫色浦岗日。

第一板块示意图。

此前旅行家舒小简在其个人







































黑色素生成能力检测
北京最好的医院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aguopaguoa.com/pply/30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