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沧县得名于澜沧江,是普洱“绿三角”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云南第二个跟水系同名的县之一。这里的景迈茶山是云南普洱茶新六大茶山之一。拉祜、布朗少数民族风情在这里可以集中体验,美食更是能让味蕾美到没有知觉。糯福教堂中西合璧,从外看为拉祜族干栏式围廊建筑,内部装修则为欧美教堂风格。受外来文化影响,酒井老达保民族特色旅游村有一半村民会弹吉他,天马行空自由演唱,跟民族传统歌曲融合在一起,别有一番风味。在茶山混合着丰富负氧离子的清香空气中发呆、瑜珈,何其幸事。
景迈山古茶林景区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位于普洱市澜沧县惠民镇东南部,距澜沧县城46公里,景区内有景迈芒景千年万亩古茶园、翁基布朗族古村落、糯岗傣族古寨、蜂王神树、芒洪八角塔等景点。在景区内,有一片距今有余年历史的古茶林。它是目前世界上所发现栽培型古茶树数量最多、面积最大、茶树个体年龄相对较长、保存比较完整的栽培型古茶林,被世界茶文化研究学者誉为人类最早开发利用茶叶的“茶树自然博物馆”。
老达保乡村音乐小镇
位于普洱市澜沧县东南部,距县城42公里,是个典型的拉祜族村寨。这里自然风光秀丽,生态良好,寨内拉祜族传统杆栏式建筑保存完好,具有浓郁的拉祜族特色。寨子里无论男女老少都能歌善舞,他们擅长芦笙舞、摆舞、无伴奏合声演唱,这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牡帕密帕》的保护传承基地之一,是《快乐拉祜》唱响的地方。
拉祜风情园
位于澜沧县城北部,园区占地余亩,水面亩,园区依山伴水,植被茂密,风光秀丽,环境秀美而又有灵性。拉祜风情园还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牡帕密帕》的保护、传承基地,主要展示了拉祜族的民居、雕塑、服饰、饮食、灯具、花园等,以及佤族、哈尼族、彝族、傣族、回族、布朗族、景颇族等7个世居民族的文化展示。是集各民族故事传说、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建筑艺术、音乐舞蹈、宗教信仰、生活环境为一体的民俗大观园。
南岭勐炳
南岭勐炳是澜沧县保存最完好的拉祜族原生态聚居区,那里有拉祜族原始古村寨、有10万亩原始森林、有千亩野生茶树和古茶树、有拉祜族农耕文化梯田景观等等,是澜沧县重点开发民族文化旅游和自然风光旅游的地方,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牡帕密帕》保护传承基地之一。
葫芦节
拉祜族把葫芦看成是他们祖先的化身,并把葫芦作为图腾的象征。因此,“葫芦节”是拉祜族全民族的盛大节日。每年的四月,澜沧拉祜族的男女老少都会穿上节日的盛装,杀猪宰羊载歌载舞,表达拉祜族从葫芦中走出,向太阳奔去的精神追求和吉祥幸福的美好心愿。
初三拜年联欢活动
在大年初三这天,来自澜沧各乡镇的少数民族群众就会穿上节日的盛装,来到县城参加春节拜年联欢活动,用少数民族特有的歌舞和风俗为新的一年祈福。宏大的场面和独具民族风情的年俗吸引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参与其中,将美丽的拉祜山乡渲染得热闹非凡,而对于澜沧人来说,只有参与到每年初三的拜年活动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过年”。
糯扎渡多依果节
每年的12月3日是澜沧县糯扎渡镇的多依果节,因为多依果的味道偏酸带甜,因此这个节日又称为世界“最酸的节日”。这一天十里八乡的农民百姓们会带着多种多样的多依果产品来糯扎渡镇参加节日,庆祝这个酸爽的节日。
新米节
主要流行于澜沧县的东文乡等村寨。由于各地庄稼(谷物之类)成熟时间先后不等,新米节没有统一的时间,一般在每年农历七八月间。过节这天,全部要用新鲜食品做成粑粑和新米饭,敬献给厄萨天神和祖先神灵。全寨休息,并邀亲友共度,放牧在山上的牲畜也要全部赶回寨与人们一起欢度节日。
火灰焖鱼
拉祜族尤喜欢这种不用锅灶,胜用锅灶而焖出来的美味。其做法是,将捕到的鱼拿回来后破肚除去杂碎内脏再晾干,将葱、姜、芫荽、蒜、辣椒拌上食盐、味精和少许猪油,塞进鱼肚内,再用嫩芭蕉叶包裹起来,捂进热烫的火灰堆中,焖上半小时即可取出食用,味道醇香可口,散发出一股股浓郁的香气十分诱人。
澜沧鸡
澜沧鸡不是一道菜,是各种烹饪鸡的方法的总称。手法无非是清汤、黄焖、凉拌,但是,叫的名堂多得很,有竹塘黄焖鸡、拉祜葫芦鸡、拉祜丁丁鸡、口味鸡、手撕鸡等。鸡都是澜沧山区特产的土鸡,肉质鲜美,向往原生态的人来澜沧吃饭必点一盘鸡,别的菜都可以忽略。
血拌肉
拉祜族血拌肉是澜沧拉祜族的美食,原料为公猪的新鲜脊肉、护心血、辣椒、香茅草、生姜、胡椒、橄榄皮、韭菜根、花椒、草果、薄荷、香料、食盐。血拌肉是拉祜年必须的佳肴,质地鲜嫩,极具特色。当一碗血淋淋的血拌肉摆到客人面前,相信客人一定会胆战心惊,其实,血拌肉味道极佳。
拉祜烤肉
拉祜族风味佳肴。拉祜烤肉别具特色,食材用的是放养在大山里每天跑的猪羊牛等,火源用的是森林里出来的杂木或栗炭用竹棍,并把肉夹起在炭火上烘烤。拉祜烤肉诀窍在于佐料要全,烘烤火色要好,制作出的烤肉才香气浓郁、麻辣开胃。
富邦腊肉
富邦腊肉是澜沧县富邦乡的特产,腊肉色泽鲜红、味美可口、色、香、味俱全,在乡内一年四季均可保存享用,远近闻名。
拉祜竹筒饭
从古至今,拉祜族一直保留着用竹筒烹饪饭菜的习俗。他们将淘洗好的大米(或包谷米)放进竹筒,加入泉水,用树叶堵口,放在火堆边煮熟。也可将肉类和蔬菜放进青竹筒中,放在火塘边烤熟。这样烹制出来的饭菜,既有大米、包谷和肉类、蔬菜原汁原味的香气,又有山中青竹那股独特清香。
拉祜剁生
"剁生"是拉祜族年节的必备菜肴。其做法是取公猪或公兽的新鲜脊肉及护心血,与生姜、辣椒,韭菜根、香茅草、花椒、胡椒、草果、薄荷、橄榄皮、香料及食盐等配料一起剁碎食用。
澜沧古茶
澜沧古茶是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的特产。澜沧古茶其香独特,汤红明亮,品质优异,以其特有的风味、优异的品质和良好的保健作用,越来越被人们认识和接受。
拉祜挎包
拉祜族男女老少外出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和装饰品,一般用拉祜族人自纺、自织和自染的土布缝成,美观、精致、实用。
南嘎河芦笙
芦笙是拉祜族传统的民族乐器之一,以竹子和葫芦为主要制作材料。南嘎河一带的芦笙,工艺十分精致考究。
上允土锅
产于澜沧下允傣族村寨,因在上允街子专卖,故称上允土锅。为土法手工制作,取下允、文东、芒召的胶泥,合上清水搓揉成泥胚晾干后,用干稻草、干牛粪露天烧制。上允土锅煮饭、煮肉、炖鸡味道鲜美,保质、保味、保温。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之旅(1日游)
线路:澜沧县城—(47KM)—惠民旅游小镇——柏联普洱茶庄园(茶艺表演,可预约)—(20KM)—景迈芒景景区(大平掌古茶林、翁基布朗族古寨、糯岗傣族水寨)—(77KM)—澜沧县城
没去景迈山就不算到过澜沧,也就没有感受普洱茶的精髓。大平掌、糯岗、翁基……一个个村寨如同一条美丽项链上的五彩斑斓的宝石,让你领略别样的傣族和布朗族风情。沿途可观赏景迈山连片茶园和古茶林,品鉴普洱茶。
寻茶深度游(2-3日游)
线路:澜沧县城—(67KM)—柏联普洱茶庄园(茶艺表演,可预约)—(20KM)—景迈芒景景区(大平掌古茶林、翁基布朗族古寨、糯岗傣族水寨)
住在景迈山特色客栈,放空身心,静静品味茶香。也可以化身茶农,体验采茶、制茶的乐趣。冬天可观云海、赏樱花。
住宿推荐:景迈人家、帕哎冷古茶庄园、阿百腊休闲山庄、布朗公主山庄、古茶居客栈等。
快乐拉祜之旅(1日游)
线路:澜沧县城—(45KM)酒井乡老达保—(45KM)澜沧县城
老达保音乐小镇是《快乐拉祜》唱响的地方,是典型的拉祜族村寨,全寨都是拉祜族,也是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拉祜族创世史诗《牡帕密帕》的保护传承基地之一,是拉祜族歌舞保留最多和拉祜族传统文化保存最完好的地方。这里的男女老少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吉他弹唱、无伴奏和声、芦笙舞是这里的保留节目。
野阔拉祜之旅(1日游)
线路:澜沧县城—(88KM)—南岭勐炳龙塘老寨(拉祜古村落)—(88KM)—澜沧县城
位于澜沧县南岭乡勐炳村的野阔,是保存最完好的拉祜族原生态聚居区,这里有拉祜族原始古村寨、有10万亩原始森林、有千亩野生茶树、有拉祜族农耕文化梯田景观等等,是澜沧县重点开发民族文化旅游和自然风光旅游的地方,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牡帕密帕》的保护传承基地之一。
古茶王之旅(深度游)
线路:澜沧县城—(KM)邦崴—(7KM)邦崴水库—(8KM)—富东乡—(KM)—澜沧县城
此线路可一睹古茶树王之风采。邦崴过渡型古茶树生长在海拔米的澜沧江富东乡邦崴村寨园地里,为乔木型大茶树,树姿直立,分支密,树高11.8米,树幅8.2×9米,基部干径1.14米,最低分支0.7米。该茶树王在从古至今的0余年里,一直被当地茶农所栽培和采摘,但外界人却鲜为所知。古茶树王看上去垂垂老矣但却苍劲雄伟,青枝绿叶吐纳新芽,一棵棵的古茶树总给人厚润肥壮、生机勃勃的感觉。这一枝一叶均是上天和大自然长期累积的精华,也是先人留下的重要遗产。大自然优胜劣汰令坚强者屹立不倒、生生不息,这是勤劳智慧,开拓奋进的先祖们留给后人的恩赐和财宝,也是上天的机缘。
拉祜神鼓之旅(深度游)
线路:澜沧县城—(97KM)糯福阿里—(2KM)老迈—(26KM)南段—(15KM)龙竹棚—(30KM)芒景—(10KM)景迈—(45KM)老达保—(45KM)澜沧县城
糯福南段是拉祜神鼓敲响的地方,糯福还有全国重点文物糯福教堂。该线路旅游基础设施不够完善,适合有探险精神的游客,如果您对拉祜族古老又神秘的民族文化有浓厚的兴趣,不妨开启一段探秘之旅,相信会有意外收获哦。
澜沧拉祜茶乡旅行社
(李冬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