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ISTHEMOUNTAIN,MYGOD!
(点开后请戴上耳机横屏观看)
南迦巴瓦藏语???????????????本意为燃烧着的撑天之杆这一词的释义让人充满想像日落时分从索松村遥望南迦巴瓦
云层之上的南迦巴瓦
从成都飞往拉萨的航线俯瞰山脉交汇处的雪峰群
在拜峰台一侧观看到的南迦巴瓦
南迦巴瓦与雅鲁藏布《格萨尔王传》中有一段门岭一战南迦巴瓦峰被描绘成状若长矛直刺苍穹南迦巴瓦峰是藏东第一高峰海拔米其状确实如同一支刺向天空的长矛南迦巴瓦时常刺破云层
在米高度上观望南迦巴瓦
在鲁郎东侧山顶观望南迦巴瓦
雨季来临时
南迦巴瓦极难显露真容
从色季拉山角度观看南迦巴瓦
晴夜里的雅江河谷与山峰
人类自从发现南迦巴瓦峰后
对其的赞誉就从未停止
高山峡谷
南迦巴瓦的特殊地理位置
决定了它的特殊地位
这是一座位于
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
三条巨大山脉的交汇处的
藏东南第一高山
它和对岸海拔米的
加拉白垒峰夹持着雅鲁藏布江
形成了世界第一大峡谷
雅鲁藏布大峡谷
近处是加拉白垒远处是南迦巴瓦(航拍田捷砚)
南峰地区山脉和河流交汇示意图
南迦巴瓦峰耸立于藏东南群峰之上这是举世罕见的岭谷高差悬殊的高山峡谷地貌高山成为气流的屏障峡谷则成为气流的通道
这里有着最全的垂直带谱
所以自然资源相当丰富
初秋月夜南迦巴瓦之上高天流云
天空和云层就是南峰开合的大幕
雅鲁藏布江自西向东进入这一区域后
沿构造线于南峰东北侧
切穿了北东向的东喜马拉雅山脉
向南进行了一个奇特的大拐弯
俯瞰河流的拐弯处(航拍田捷砚)
又折向西南流经墨脱
谷地高程自米林附近的海拔米左右
下降至墨脱附近的海拔余米
甚至更低处
在墨脱一侧回望南迦巴瓦(航拍田捷砚)
扎墨公路山顶处的雪莲
帕隆藏布自东南向西北经波密
于通麦处汇集了
西北至东南向的易贡藏布
折向西南切割岗日嘎布山脉
于扎曲汇入雅鲁藏布江
海拔从米左右下降至1米左右
从高空俯瞰雅鲁藏布大拐弯(航拍田捷砚)
雅鲁藏布大峡谷入口处
谷底海拔高度的变化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山地垂直自然带谱的基带
从而影响其结构类型
因此本地区垂直自然带的结构类型
实际上是以不同的基带出现的
南峰附近高程以及构造示意图
南侧迎风坡
东喜马拉雅山脉和岗日嘎布山脉
对西南季风湿润气候的阻挡作用
使南北坡湿润程度差异明显
偏南坡的山地垂直自然带属海洋性湿润型
垂直自然带以准热带季雨林
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嘎隆拉山墨脱侧
北坡则基本上属于海洋性半湿润型
垂直自然带以茂密的森林为主要特征
其中山地暗针叶林山地漂灰土带
以它宽厚的分布幅度而成为优势带
南峰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
嗄隆拉山南侧米处海洋性冰川
嘎隆拉山北侧冰川尾部
冰川山体局部
从印度洋吹来的暖湿气流
沿雅鲁藏布江河谷顺延而上
至岗朗处分为两支
一支沿帕隆藏布河谷北上
另一支沿雅鲁藏布江河谷继续弯道西行
北上的水汽达通麦处又分为两路
一路沿北西向的易贡藏布西进
另一路则沿帕隆藏布河谷东行
少量的水汽
可翻越低矮的山口
进人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地区
印度洋的暖湿气流沿峡谷向青藏高原的深处切入
南峰地区奇迹般汇聚了中国米以下的林带南峰区内地震活动强烈而频繁
故而地热众多
遍布于墨脱然乌波密易贡通麦派镇等处
这些都是现代构造运动活跃强烈的直接佐证
雅鲁藏布大峡谷深处(航拍田捷砚)
南峰地区门巴族珞巴族和藏族同胞
谈起地震依然色变
年米林墨脱各发生过二次6级以上地震
年波密有过一次6级以上地震
年2一8月察隅
先后发生过6一8级地震9次
其中特别是年8月巧日察隅大地震
震级高达8.5级
波密河谷
这次大地震把南峰周围山地的居民点
几乎全部毁灭
许多村庄被抛入了江中
地震造成山崩地裂冰川崩落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原有河床瀑布消失
山河面貌大为改观
从雪峰到河谷底部落差可达五千米(航拍田捷砚)
与整个喜马拉雅山的演化历史作对照后确认
南峰山系显然同整个喜马拉雅山系一样
是第三纪末(距今二三千万年)褶皱成山的
不过南峰的特殊地理位置和构造部位
使它成为了更强烈的抬升中心
南峰的崛起是地壳活动新变化的集中体现
峡谷雪峰
对南峰地区成层地貌和古冰川地貌所作的分析表明早更新世末全区发生了一次强烈的抬升到进入中更新世时山地的主要部分已被抬升到雪圈的范围内随着全球性冰期气候的到来山地发了规模最大的冰川这时为大冰期时期雪线以上的局部细节
俯瞰冰川
春季来临峡谷中桃花与南迦巴瓦雪峰相映成趣
冰川从南峰下来
曾直达西坡山麓的雅鲁藏布江谷地
因而在目前相对高度一米的山坡上
留下了完整的冰渍平台和冰蚀三角面的遗迹
冰蚀三角面的遗迹清晰可辩
生长于海拨米左右的雪莲
中更新世末出现间冰期气候
流水作用旺盛山地同时再次强烈抬升
河流进一步深切这时属地形大切割时期
距峰顶约米高差的森林
以南峰为首的山系
构成了南来季风的天然屏障
而地形的大切割也使雅鲁藏布江谷地成为
南来气流的天然通道
南峰东南坡的墨脱地区处于通道的咽喉部位
这就成为了我国一个多雨的地区
雅鲁藏布江谷地的气流通道作用
导致了水热状况的重新分配
在藏东南形成了一个向北凸出的舌状多雨带
藏东南河谷
中更新世后山地又抬升
致使晚更新世时当地还先后发了两次冰期
全新世时出现了新冰期和小冰期
这些都留下了清晰的遗迹
岗日嘎布山脉
不过它们的作用都只是在
中更新世奠定了的地形基础上加以发挥的
而且规模一次比一次小
雪线与森林时至今日以南峰为中心作快速抬升的现代构造运动之强烈是喜马拉雅山地以外的其他山地所无法比拟的印度板块的东北部远比西北部运动速度要快得多印度板块至今仍以每年约5厘米的速度向北移动因此东喜马拉雅及南峰依然在不断抬升是毋庸置疑的帕隆藏布河谷
若对板块现在主边界断裂
到印度河至雅鲁藏布江缝合线
之间的距离作一估算
则南峰地区比珠穆朗玛峰地区
地壳缩短量至少要多公里
海拨米左右处的瀑布
重复水准测量资料证明
目前青藏高原东南部仍处于快速抬升过程中
年平均抬升量达3·2一12·7毫米
藏东南的佼佼者
南迦巴瓦峰的抬升量当不止于此值
岗日嘎布山脉附近有迄今最多的未登峰及未考峰
南峰地区南北相距不到一个纬距
气候上的差异
却远远超过几十个纬距所造成的影响
海拔高度使热量和水分差异明显
易贡错附近的森林
某一海拔高度生长着
与之相适应的自然植被
农业分布与自然植被是对应的
也就是说农作物与野生植物对气候的适应状况
有着天然的联系
地理位置也是相近的
南迦巴瓦北侧谷地
南峰地区海拔米以下的谷地
又细分为三个垂直气候带
I海拔一米
包括墨脱背崩地东等地
是西藏最温暖湿润的地区
气候湿热年平均气温16一18℃
地形雨特多暖季西南季风强盛
降水丰沛年降水量一毫米
冬季雾日甚多经常云雾弥漫湿度大
墨脱随处可见的植物活化石桫椤
桫椤
全年降雨日可达天以上
当地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
生长有某些热带季雨林特征的森林植被
墨脱水稻田
野生果树有芭蕉香蕉柠檬柑桔和柚等
农作物以种植水稻鸡爪谷(蔓稼)
玉米为主经济作物有茶甘蔗等
蔬莱有四季豆西红柿辣椒等
野芭蕉林
II海拔一米
沿南峰东侧雅鲁藏布江谷地呈舌状延伸
这一狭长地带受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
构成藏东南水汽输送的主要通道
根据水热条件的差异
本气候带又可分成四种气候类型
果果塘雅鲁藏布大拐弯
汗密潮湿气候类型
此气候类型大多在海拔约米处
气候温和潮湿多雨分布面积较小
年平均气温约14℃
冬季稍冷常有积雪降水量丰沛
年降水量2毫米以上
海拨-米处
前往墨脱路途中小憩
受沿雅鲁藏布江支流而上的暖湿气流影响
年降水量比沿江的背崩墨脱为多
这里常有云雾植被长势甚好
主要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该区地势陡峻
可垦地甚少农作物少
门巴人村落
达木暖湿气候类型
这里气候温和湿润海拔一米
年气温可达12一14℃最暖月气温20一22℃
最冷月气温4一6℃年降水量为毫米
有降雪和轻微霜冻害
当地主要种植小麦鸡爪谷水稻
还有芭蕉野广柑等
较高处种有青稞
这里有一个村名字叫卡布村
雅鲁藏布江携带着的大量水汽顺峡谷上延
路过卡布村
加热萨暖热气候类型
境内海拔多在米左右
这是本气候带最为温暖的地方
它的北界在雅鲁藏布江与帕隆藏布汇合处
当地年平均气温14一16℃
年降水量约毫米
冬季有降雪有霜冻但并不严重
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农作物以玉米水稻鸡爪谷等为主
可一年两作经济作物有甘蔗
烟草花生芭蕉野广柑和茶树等
易贡茶厂附近的油菜田
易贡温和气候类型
这里海拔多在米左右
虽然地处喜马拉雅山脉以北
但由于喜马拉雅山东端山体破碎
再者雅鲁藏布江自西绕南峰拐弯南流
构成南北水汽通道
且帕隆藏布汇入雅鲁藏布江处又呈南北向
于是印度洋暖湿气流沿雅鲁藏布江上溯
经帕隆藏布易贡藏布而到达易贡
加之北部念青唐古拉山脉的阻挡
冷空气难以南下
易贡村落
因而易贡附近较之同纬度其他地区水汽要充沛
气温也较高·境内生长着茂密的常绿阔叶林
当地年平均气温11一13℃
最暖月气温18一20℃最冷月气温3一5℃
降水量约0毫米降水日数天以上
有降雪和霜冻
农作物主要为小麦玉米鸡爪谷
蔬菜有四季豆黄瓜等经济作物有茶树和苹果
低海拨海洋性冰川
本类型与加热萨暖热气候类型
差异较大夏季温度较低
不能满足水稻开花期对高温的要求
而且灌溉用水也多为冰川融水水温低
因此种植水稻比较困难
甘蔗芭蕉广柑也难以生长
当地是本气候带内水热条件较差的地区
易贡的春天
III海拔一米
植被多为针阔混交林本带分布面积较大
包括高原面上的帕隆藏布东久河
尼洋曲和南峰西侧雅鲁藏布江谷地
海拔相差不大热量条件也接近
各地的降水量和降水季节分配不同
据此将本气候带分成波密
林芝和丹娘三种气候类型
波密古乡
波密湿润气候类型
此类型属东喜马拉雅东段北部地区
一般在海拔米以下
这里年平均气温8一10℃
最暖月气温17一19℃
最冷月气温0℃一3℃有霜冻
年降水量一00毫米
比易贡略少在这一东西狭长的地带内
又以通麦为界
通麦以西地区较以东地区更为暖湿
除种植冬小麦青稞苹果外在拉月可植茶
而东部地区霜冻较重不能种植茶树
通麦的夏天
林芝半湿润气候类型
本气候类型包括色齐拉山以西和米林地区
年平均气温8一10℃最暖月气温巧一17℃
最冷月气温0℃一3℃
常有霜冻害年降水量较波密地区为少
仅一毫米降水年变化呈单峰型
冬季至4月份降水很少
主要集中于5一9月
占全年降水的80%以上
农作物以冬春小麦和青稞为主
米林县雅鲁藏布江畔沙丘
青稞收割后可复种荞麦元根等短季作物
局部地区亦可种植玉米烟草等喜温作物
丹娘半干旱气候类型
雅鲁藏布江在加拉以东河谷深切
地势十分陡峻
因此此类型东界与雅鲁藏布江谷地相连
西到尼洋曲与雅鲁藏布江汇合处
米林与朗县交界处高山村落
这里是南峰地区的最干旱处
降水明显减少
年降水量少于毫米
降水主要集中于5一9月
占全年降水的70%以上
霜冻常有发生境内风大
午后三四点钟的风特大
平均风速每秒可达4一5米
米林机场附近土壤风蚀严重沿雅鲁藏布江一带呈现有高大的新月形沙丘当地年平均气温6一8℃最暖月气温15一17℃最冷月气温一1℃一4℃农作物主要是冬春青稞冬春小麦这里仅依靠大气降水难以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必须进行灌溉方能保证农作物的产量派镇
实际上南峰地区大多处于
海拔一米以上
最暖月气温12一14℃
最冷月气温一1℃一4℃
降雪当年9月下旬至翌年4月底
积雪可达70一80厘米
植被多为暗针叶林
南峰东坡以墨脱冷杉林为主
森林线为海拔3一3米
高山牧场
在西坡多冷杉林和林芝云杉
森林线的高度较东坡高
海拔3一米处的气候较东坡干冷
高大的云杉
森林线之上海拔3一米
气候寒冷低处以高山柳和杜鹃灌丛为主
往高处以草甸植被为主主要供放牧利用
雪线附近的冷杉
高山寒冻风化带
海拔一4米处气候十分寒冷
融冻作用和寒冻风化剥蚀作用占主导地位
植被稀少利用价值不高
林线以上的寒冻风化带
这里是中国森林密度最高处
山顶处的高山湖泊
帕隆藏布
帕隆藏布的清晨
南迦巴瓦峰的存在
是大自然的恩赐
在崎岖蜿蜒的大河旁
抬头仰望极高山
人类从心底深处将发出感叹
它们最终都会汇聚成一句话
这句话的内容惊人的一致
但不分语种
THISISTHEMOUNTAIN,MYGOD!
天啊这才是山峰!!
??????????????????????????????!!
神啊这才是山峰!!
日落时
那些山顶宁静的积雪总是令人向往
中国雪山与森林以及冰川最密集处就在南峰附近
沉寂的雪山群中
唯一的移动
是飞翔的黑鸟它的眼睛
我只想变成那一朵云
在整个晴天里
从山的一侧移动到另一侧
当乐曲奏起时
河流开始谢幕
多少年它只写出一行
为了在穿越峡谷后
可以弯弯曲曲的寄给海洋
为什么我要对山沉默
一颗巨大的平顶石
唯余流水与风
阳光此时正如刀峰
刻划在前方的天地之中......
我将在流浪中老去
而你永远年轻
谨以此篇
向高山致敬
向峡谷致敬
向流水致敬
向天空致敬
向归去的风致敬
向刺向天空的长矛致敬
特别鸣谢我的好友中国著名航空摄影家田捷砚
卡布年6月12日
参考资料
[1]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西藏自然地理,科学出版社,。
[2]郑度、陈伟烈,植物学报(3),—,。
[3]任美锷,南京大学学报(地理学),6(1),29一35,。
[4]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西藏高原主要成±作用和土壤分类问题,土壤分类及土壤地理论文集,浙江人民出版社,。
[5]李庆逵主编,中国土壤,科学出版社,。
[6]彭补拙,山地研究,2(30),一,。
[7]么枕生,气候学原理,科学出版社,。
[8]彭补拙、倪绍祥,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4),13一
[9]《南迦巴瓦峰地区垂直气候带及气候类型》林振吴祥定(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本文视频剪辑师卡布的御用剪辑师叶二娃
本文地图示意图制作卡布的贴身侍卫尕玛旺加
本文排版编辑卡布的贴身侍卫尕玛旺加
作者简介
卡布《中国国家地理》签约摄影师
纪录片导演,《西藏西藏》作者。
本文转载自Tibet一Tibet(ID:TIBET_MANDALA)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