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山大觉寺的古树四佛陀涅磐树七叶

四、七叶树

七叶树(Aesculuschinensis)为七叶树科七叶树属落叶大乔木,作为在北方能露地生长的佛教圣树,寺院常有它们伟岸古老的身影。北京房山上方山文殊院和潭柘寺的七叶树,树龄大都在年以上。

七叶树很容易识别,“掌状复叶七枚”是它最显着的特点,长叶柄前端,长着像巴掌一样、倒卵状长椭圆形的小叶,通常是七片。整个大树呈杯状,似一天然盆景。初夏开花时节,手掌般的绿叶托起一个个白蜡似的小塔,那是众多的小白花组成的直立密集圆锥形花序,又像是信徒们奉献的万千烛台。在姹紫嫣红的春天过后,它们又给人们带来些许壮丽的感受和美好的遐想。

七叶树(Aesculuschinensis)

除了寺院,佛教壁画中也不时看到七叶树的身影。如著名的甘肃莫高窟第窟隋代《说法图》壁画中,观自在菩萨与弟子迦叶像后,竟有惟妙惟肖的七叶树。第窟的盛唐《观无量寿经变》,通壁展示的是十分美好的西方净土:天宫雕梁画栋,中间主尊佛说法,菩萨天人两侧听法,天宫下有净水池,周围的绿树除菩提树外也有类似七叶树的其他圣树多株(莫容、胡洪涛,:85)。

隋代《说法图》

观无量寿经变盛唐窟

佛经中关于七叶树的描述:《四分律名义标释》卷24:「言七叶者。谓其树叶。生极至七也。树虽有华。而无香气也。」(CBETA,X44,no.,p.,a15-17//Z1:70,p.,b15-17//R70,p.,b15-17)

七叶树(Aesculuschinensis)

1、用来供养

《譬喻经(第1卷-第39卷)》卷38:「苏摩那正觉[1],世间大导师,内喜心喜净,供养七叶树。」(CBETA,N29,no.17,p.,a12//PTS.Ap.)

[1]过去二十四佛之第四佛Buddhava?sa23-24,Jātaka,I,P.34参阅。

2、比喻七善业

《俱舍论记》卷23〈分别贤圣品6〉:「七处善者如前说 如七叶树。西方有树枝枝之上皆有七叶。以实而言叶有无量。言七叶树者以七同故 毘婆沙师所说如是 结谓结续不断义也。或结谓烦恼。由结受七。」(CBETA,T41,no.,p.,a24-28)

《阿毘达磨俱舍论》卷23〈分别贤圣品6〉:「皆七等故说极七生。如七处善及七叶树。」(CBETA,T29,no.,p.,b11-12)

3、众生有不同境界,如七叶树

《能显中边慧日论》卷2:「彼说一一众生各有种种界。如七叶树。非说一切众生各多差别。此言法尔。是本性故。非如性力所知种种界也。此不应理。若许一一生各有种种界。一一界相似。如七叶树者。」(CBETA,T45,no.,p.,b16-20)

4、比喻七变

《大宗地玄文本论》卷10:「此中次第功德七变以为其终。应审观察。甚深种子修多罗中。作如是说。明达里藏中唯有三变。以七为量不增不减。譬如七步蛇七叶树法尔道理。」(CBETA,T32,no.,p.,b8-12)

佛经记载释迦牟尼在娑罗树下涅盘。在北京地区,七叶树常被称为娑罗树。乾隆在诗中不止一次写到娑罗树。他在《娑罗树三依皇族诗韵》中写道“万叶都作七其形”,在《娑罗树》中提到“翠色参天叶七出”。从“叶皆七出”可以推断,北京地区所说的娑罗树就是七叶树。查阅中国植物志中并没有“娑罗树”,但佛经中记载有“娑罗树”。

《月光菩萨经》卷1:「处处复有花果树木——多摩罗树、迦尼迦啰树、无优树、贝多树、娑罗树、帝罗迦树、龙花树、末俱罗树、阿底目伽树、播咤罗树、繁欝茂盛。」(CBETA,T03,no.,p.,c23-26)

1、在娑罗树下成最正觉

《长阿含经》卷1:「毘婆尸佛坐波波罗树下成最正觉,尸弃佛坐分陀利树下成最正觉,毘舍婆佛坐娑罗树下成最正觉,拘楼孙佛坐尸利沙树下成最正觉,拘那含佛坐乌暂婆罗门树下成最正觉,迦叶佛坐尼拘律树下成最正觉。」(CBETA,T01,no.1,p.2,a28-b4)

《修行本起经》卷2〈出家品5〉:「于是菩萨坐娑罗树下,便为一切志求无上正真之道。」(CBETA,T03,no.,p.,c2-3)

《南传长部经典》卷1:「诸比丘.毘舍婆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于娑罗树下.成最正觉。」(CBETA,B06,no.3,p.36,b26-27)

2、名为善住的娑罗树王,树下住着象王

《长阿含经》卷18〈阎浮提州品1〉:「昼、善昼窟北有娑罗树王,名曰善住,有八千树王围遶四面。善住树王下有象王,亦名善住,止此树下,身体纯白,七处平住,力能飞行,其头赤色,杂色毛间,六牙纤??,金为间填,有八千象围遶随从;其八千树王下八千象,亦复如是。」(CBETA,T01,no.1,p.,a19-24)

云南娑罗双(Shoreaassamica)

3、一类产香的植物

《中阿含经》卷35〈梵志品2〉:「犹诸娑罗树香,赤栴檀为第一。」(CBETA,T01,no.26,p.,b28-29)

《中阿含经》卷48〈双品4〉:「我今问贤者阿难,此牛角娑罗林甚可爱乐,夜有明月,诸娑罗树皆敷妙香,犹若天花。」(CBETA,T01,no.26,p.,a18-20)

4、娑罗树花比喻相好

《佛说兴起行经》卷2:「火鬘童子熟视世尊,从头至足、从足至头,覩佛相好,威容巍巍,诸根寂定,纯淑调和,以三十二相,严饰其体,八十种好,以为姿媚,仪如娑罗树花,身犹须弥山,无能见其顶,面如月满,光如日明,身色如金山。」(CBETA,T04,no.,p.,a17-22)

《譬喻经(第1卷-第39卷)》卷35:「娑罗树王花,开放十方辉,三十二相具,八十随形好,〔吾见佛世尊〕,内心甚欢喜。」(CBETA,N29,no.17,p.,a6-7//PTS.Ap.)

《譬喻经(第1卷-第39卷)》卷3:「娑罗树王花,雷云闪电光,智慧无双佛,尔时经行空。」(CBETA,N29,no.17,p.83,a6//PTS.Ap.68)

云南娑罗双(Shoreaassamica)的花

5、在娑罗树下举行仪式,如供佛

《大般涅盘经》卷1〈寿命品1〉:「诸娑罗树,悉悬种种微妙幡盖,种种好香以涂树身,种种名花以散树间。诸优婆塞各作是念:「一切众生若有所乏,须食与食、须饮与饮、须头与头、须目与目,随诸众生所须之物,皆悉给与。」作是施时,离欲瞋恚、秽浊毒心,无余思惟求世福乐,唯期无上清净菩提。」(CBETA,T12,no.,p.,a3-9)

《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卷12:「时彼猕猴至于钵傍即取佛钵,上娑罗树须臾之间,盛满钵蜜来供养佛,蜜中有蜂如来不受。」(CBETA,T24,no.,p.,c11-13)

佛经中记载,佛祖涅盘的树叫娑罗双树,为龙脑香科娑罗属常绿大乔木,单叶较大,长椭圆形,长15-25厘米,宽10-15厘米。原产印度及马来半岛热带雨林中,我国云南有分布,叫云南娑罗双(Shoreaassamica)。而七叶树(Aesculuschinensis)属于七叶树科,一回对生掌状复叶,其小叶也不全是7片,而是由5-7片组成。乾隆对七叶树的小叶片数曾有过怀疑,如在《七叶堂口号》中提到“初祖明留五叶词,忽增其二是谁为?”,在《娑罗树》中提到“间见有五六出的,实为大奇矣,验之果然”(莫容、胡洪涛,:)。

云南娑罗双(Shoreaassamica)的叶

七叶树(Aesculuschinensis)的叶

乾隆帝,是清入关后的第四位皇帝,据载在皇子时期就已参禅“透三关”,并被崇佛、信佛的雍正皇帝赐号“长春居士”。乾隆皇帝还在满族原始宗教信仰———萨满教的祭祀中规定首祭释迦牟尼、观世音菩萨、关圣帝,并用大典的形式颁行天下。拈香敬佛捻佛珠已溶入乾隆帝日常生活习惯中,成为他每天必修的“功课”。寺里保留至今的“无去来处”、“动静等观”、“憩云轩”匾额以及十数通御制诗石刻,均是乾隆皇帝留在大觉寺里的一丝痕迹。

云南娑罗双的翅果(Shoreaassamica)

佛经中对娑罗双树的记载有很多,对娑罗双树的解读是:

《一切经音义》卷25:「娑罗双树(彼国亦云高远林西域记云四树特高在河西岸其树似槲而皮青白叶甚光润树汁流出凝结如香如来涅盘处也)。」(CBETA,T54,no.,p.,b23-24)

1、佛陀在此树下涅盘

《大般涅盘经》卷2:「阿难!当知我有二时,放大光明。一者在菩提树欲成佛时放大光明,二者欲般涅盘放大光明。阿难!知不?我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尽于夜分般涅盘时,亦复如是。汝今当知,我于今者,后夜分尽,在鸠尸那城力士生地熙连河侧娑罗双树间,入般涅盘。」」(CBETA,T01,no.7,p.,b29-c6)

《大般涅盘经》卷3〈金刚身品2〉:「彼佛世尊住世无量,化众生已,然后乃于娑罗双树入般涅盘。佛涅盘后,正法住世无量亿岁,余四十年佛法未灭。」(CBETA,T12,no.,p.,c24-27)

2、佛陀在此树下说法及接见菩萨

《大般涅盘经》卷17〈梵行品8〉:「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如来先于娑罗双树间,为纯陀说偈:「『本有今无,本无今有。三世有法,无有是处。』」(CBETA,T12,no.,p.,c8-11)

《大般涅盘经》卷19〈梵行品8〉:「今者去此十二由旬,在拘尸那城娑罗双树间,而为无量阿僧祇等诸菩萨僧,演种种法」(CBETA,T12,no.,p.,a14-16)

《大般涅盘经》卷19〈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22〉:「尔时,琉璃光菩萨与八万四千诸菩萨俱,持诸幡盖、香花、璎珞、种种伎乐——倍胜于前——俱来至此拘尸那城娑罗双树间。以己所持供养之具供养于佛,头面礼足,合掌恭敬,右绕三匝。修敬已毕,却坐一面。」(CBETA,T12,no.,p.,c22-26)

《大般涅盘经》卷19〈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22〉:「那城娑罗双树间为诸大众敷演如是《大涅盘经》。彼有菩萨名光明遍照高贵德王已问斯事,如汝无异。佛今答之,汝可速往,自当得闻。』」(CBETA,T12,no.,p.,c15-18)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aguopaguoa.com/pply/85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