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初期治疗 http://m.39.net/pf/a_4549564.html
《新西兰:历史、民族与文化》算是一本新西兰简史,由新西兰奥塔哥大学语言文化系执教、上海大华大学兼职教授赵晓寰博士编写,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有关学者支持下完成,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发行。
1
新西兰是一个人口多万的蕞尔岛国,可是这个建国不足百年的国家却拥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悠久的历史传统。
在英国人库克船长年到达前,新西兰土著毛利人已经在此生活了上千年。随着19世纪中叶金矿的发现,淘金者从世界各地,特别是从欧洲蜂拥而来,最早的华工也是这个时期远渡重洋来到新西兰。华人已经成为新西兰处毛利人和南太平洋岛民之外最大的非欧裔族群。在各民族的艰苦创业、共同努力下,新西兰从一个人烟稀少、与世隔绝的蛮荒之地发展成为一个美丽富饶的文明之邦。
与中国相比,新西兰是个人口小国,是世界上开发较迟的地方,没有中国那么悠久的文化传统。然而这两个国情迥异的国家在年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这是中国第一次与一个西方国家签订这类协定。自由贸易协定是两国之间长期友好合作关系的一个标志。
新西兰成为中国指定的第一个西方国家“旅游目的地”。
新西兰最著名的出口产品之一奇异果,就是中新关系发展的一个硕果,这种果树,原名中国醋栗(Chinesegooseberry),就是猕猴桃,经过新西兰的栽培,在新西兰获得巨大成功,成为新西兰的主要出口商品而享誉世界。今天奇异果已经成为新西兰的一个象征。
2
新西兰海岸线长达公里,面积约26.8万公里,相当于中国安徽省的2倍大,略小于意大利、日本,而略大于英国,与美国的科罗拉多州面积相当。新西兰地广人稀,平均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15人,只有中国平均人口密度的九分之一,更只有日本人口密度的二十三分之一,但其85%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因此也是世界上城市化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新西兰素有世外桃源或香格里拉的美名,风光美丽怡人,生态环境良好。新西兰国土绝大部分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四季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雨量丰沛,植物生长十分茂盛,有许多珍稀动植物。
新西兰是经济繁荣发达的自由市场国家,对出口依赖性很大。新西兰2万多农户饲养了万只羊,平均每人分摊12只羊,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羊比人多的国家。其羊肉、奶制品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羊毛出口居世界第二位。新西兰还是世界上最大的鹿茸生产国和出口国,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30%。
新西兰风景优美,旅游胜地遍布全国,特别是随着《指环王》系列电影的全球上映,旅游业已经成为新西兰的支柱产业。
历史上,新西兰在西方国家中率先建立社会福利和保障制度,而且在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给予妇女选举权的国家。新西兰还是世界上惟一一个几乎所有最高的领导职位一度或同时都由妇女担任的国家,比如至年国家元首、总督、总理、最高法院大法官同时都是女性,女市长女议员也不在少数。
作为一个年轻的移民国家,新西兰民族国家的建立、现代社会的构成与文化传统都与欧洲殖民与移民的演变密切相关。
年新西兰因为《怀唐伊条约》获得自我管辖权,成为一块相对独立的英国殖民地。
年根据英国议会的《威斯敏斯特法案》,新西兰获得完全独立,但仍为英联邦成员国之一,国家各项制度依然与英国密切相关。
新西兰没有颁布成文献法,英国议会通过的《年献法法案》是其国家献法结构的主要正式文件。同英国一样,新西兰实行君主立献式议会民主制。
新西兰的法律制度属于英美法体系,实行判例法。
3
新西兰的原住民,也就是土著,是今天毛利人的祖先波利尼西亚人。传说中他们乘着巨大的独木舟从一个叫做“夏威基”的地方而来,夏威基并不是一个确定的地方,在毛利语中代指他们的故乡。这些最初的移民看到这块岛屿被笼罩在一片如云的白色雾霭中,便把它叫做“Aotearoa”,意思是“长白云之乡”。新西兰这个美好的称呼,就是这么来的。
岛上丰富的物产资源使得早期移民迅速繁衍开来。恐鸟这种大型动物,之前没有天敌,它们不善躲避敌害,又不会飞,因而极易捕捉,成为最初移民的主要食物来源。恐鸟的蛋有橄榄球那么大,早期移民曾用蛋壳盛水用。现在恐鸟早已绝迹了。
早期移民没有文字,只能用口头传述的方式代代相传有关祖先的故事。“毛利”这个词在毛利语中就是“普通”的意思,他们在开始没有称呼自己为毛利人,后来欧洲人抵达后,他们才自称为毛利人,并将欧洲白人成为“帕克哈”(pakeha),此词现在泛指新西兰白人。
新西兰的毛利人在欧洲殖民者到来之前,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形成了丰富独特的文化和物质生活。虽然时有部落之间的冲突,生活也很艰辛,但是总体而言,他们的生活是平静而单纯的。但是,17世纪,这种平静被欧洲殖民者的到来打破了,而紧随其后的18世纪,他们在这里的生存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欧洲殖民者的到来,将整个世界呈现在毛利人的面前,也彻底颠覆了他们原有的古朴世界。
17世纪之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航海技术的发展和新式武器的发明,许多西欧国家都有强烈的海外扩张的野心,极力开拓海外殖民地。在此过程中,荷兰人于年最早发现了新西兰。
荷兰人素以经商闻名于世。荷兰航海家塔斯曼率领船队南下太平洋,发现了新西兰陆地,后来被以荷兰西兰省(Zealand)的名字将这里命名为新西兰,这就是新西兰国名的由来。
荷兰人拔了头筹,但没有意识到此行意义的重大。直到18世纪70年代,英国航海家库克船长(CaptainCook)数次深入南太平洋探险,才把新西兰正式介绍给英国民众。
后人为了纪念库克,将南岛和北岛之间水道命名为库克海峡。库克所绘制的新西兰海岸线地图十分精确详尽,在此后的一百多年里,他的地图一直是航海家们探寻新西兰的主要参考资料,有些地图因为十分精确,甚至一直被沿用到20世纪。库克船长率队探索了整个太平洋,并将自己的探险航程作了精确而翔实的记录,堪称世界最伟大的发现者之一。
随后其他欧洲人陆续来到新西兰,带来了西方先进的文明,带来了科学技术,带动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但也带来了欧洲常见的病菌。毛利人对这些外来的病菌几乎无任何免疫力,因此造成毛利人的大量死亡。到年,毛利人口从早前的20万,只剩下10万人。
欧洲移民大潮中,历史最早、数量最多的当属英国移民。英国通过缔结《怀唐伊条约》,确定了英国对新西兰的统治权。
英国约占新西兰外来移民的三分之二,其次是德国移民,其余移民主要来自于秀、北欧、澳大利亚及美国。
年官方统计数据显示,欧裔白人占新西兰总人口的三分之二左右,而英裔人口占欧裔的一半以上,亚裔占总人口将近十分之一。目前亚裔移民中中国人是人数最多的。
华人最早移民是来自广东的农民,迫于生计,来到新西兰的淘金者。早期的华人备受歧视和排挤。
印裔构成亚洲移民的第二大支,韩国人是第三大支。
新西兰的移民政策、以及英裔为主的欧洲人和毛利人的关系,都在随着社会发展不断调整。
新西兰从最初的毛利人一元文化,到欧洲人进入后,形成二元文化,后来随着其他地方移民来到,逐渐形成类似多元文化。
4
《怀唐伊条约》是由英国政府和毛利族部落首领门于年2月6日签署的一份国际条约。因其最初是在位于新西兰北岛的怀唐伊签署的,故而被称为《怀唐伊条约》。
《怀唐伊条约》在新西兰献法中一直处于尴尬的位置。它将英国人在新西兰的居留合法化,但是在定位毛利人与英国政府的关系上,却与毛利人的期望相去甚远。因而,对该条约中有分歧条款的理解问题,就与新西兰毛利族与非毛利族的关系问题一起,从年一直延续到今天。该条约中关于新西兰土地的权力界定,一直成为两族人的纷争和矛盾。这其实反映的是外来殖民者与本地人的相互承认、逐渐融合以及合法化的纠结。
新西兰就是在两个种族、两种文化的矛盾与和谐中不断进步、不断发展的。两个种族也在长期的磨合中,从开始的对立,发展为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接受。
5
毛利人祖先波利尼西亚人,传说中的祖居之乡夏威基,有西方历史学家指出,可能是萨摩亚群岛中德萨瓦伊岛、夏威夷、甚至可能是印尼的爪哇岛。
关于毛利人的起源,一个有趣的说法是,他们来自于中国浙江宁波市江北区的慈城镇八字村,傅家山遗址。无独有偶,新西兰维多利亚大学钱伯斯博士基于DNA测试的结果,认为毛利人源自中国,与高山族同源。甚至一些毛利人自己也认为毛利人很可能起源于中国。
最新研究成果证实,遍及两大洋的南岛民族,直接起源于中国内地的百越民族。南岛民族中包含新西兰的原住民毛利民族。
多国研究机构合作的染色体的研究,证明南岛民族与中国内地的侗傣民族有着极为密切的遗传关系。
毛利人无论男女,体格都比较强壮,性格中有剽悍、勇敢的一面,也有淳朴、憨厚的一面。
毛利语是毛利人的语言,年被定为新西兰官方语言之一。另两种新西兰官方语言是英语和手语。毛利语从一开始不受政府不重视,到现在政府和民众重视的不断提高,毛利语的使用在今天已经得到了很好的促进。
毛利民族,是个充满艺术气息的民族。他们拥有独具特色的艺术品和手工艺品,以及别具一格的文身和歌舞。
毛利男性从事雕刻,毛利的木雕无疑代表了毛利雕刻艺术的最高造诣。女性从事编织,用亚麻来编织各种日用品,例如比较有名的“飘飘”裙。
图案精妙复杂的文身是毛利人的一项传统习俗。文身既是毛利人的一种装饰和艺术,也是他们社会地位的象征。
毛利民族是个热爱歌舞的民族。他们把任何形式的舞蹈叫做“哈卡”,最具特色的传统哈卡是一种战舞,或称为对抗舞,将“舞”与“武”融为一体。哈卡舞中伴随着令人感到恐怖的呼喊声,这种舞蹈在蛮荒时期,用来阻止猛兽和敌人的袭击。
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