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著名景点西安必去的旅游景点西安旅游

白癜风是否传染用什么药 http://pf.39.net/bdfyy/zqbdf/141107/4512728.html
点击上方“蓝字”,发现更多精彩。西安著名景点

西安必去的旅游景点_西安旅游景点大全_西安四日游团攻略

西安人认为蕞全的西安旅游攻略都在这了!

西安人认为蕞全的西安旅游攻略都在这了古城西安没来过的朋友们可能会首去兵马俑在这里宝宝才不会推荐你去呢来看看来西安蕞值得去的地方到底有哪些吧西安城墙如果你来西安,我才不会带你去灯火辉煌,夜夜升平的大唐芙蓉园,我会带你慢慢的走过古老的城墙。

迈步城墙上,思回秦汉唐。

曾经惊世界,今眺市容昌。

看看百年前的围墙并不颓圮,战时又怎样固若金汤。

观望如今城下的车水马龙,人头攒动。

在落日昏黄的余晖中,缓缓的走在城墙脚

华清宫长恨歌有哪些看点?值得一去吗?

有几点非常值得一说:

1.借山势而应用的布景更显开阔,变化更佳恢弘且有层次感。

当《长恨歌》非常气派的打在山上时,全场都震惊了!

似乎千年前的故事透过山脉向我们迎面走来!

2.熟悉的历史故事更容易让人理解并且有代入感。

全长60分钟,包括“两情相悦”、“恃宠而骄”、“生离死别”、“仙境重逢”等四个章节十一幕场景,都是大家熟知的故事,很容易看懂和理解演艺如何进行表现。

3.与当地历史文化紧密结合,《长恨歌》创作的主旨就是“真山真水真历史”,因而,如果时间很赶,又想充分领略西安的话,去看这部剧是非常棒的安排!

以骊山为宏大布景,自然景观也欣赏了,历史文化也感受了。

4.节奏感非常好,且几乎每个篇章都有一些爆点。

以下开始剧透,慎入!

60分钟的演艺,说长也长,说短也短,如何始终吊住人的胃口非常有讲究。

现场通过水幕、山体、声光电、焰火、威亚、多组唐明皇和杨玉环演员的同台布景演出让人觉得变化层出不穷!

刚开场玉环从舞台左侧乘船徐徐而出,大家都被她华美清丽的装扮和身姿吸引,待她走上桥台,背后一直喷涌的水幕舞台突然撤去,灯光四起,露出后面广阔纵深华丽丽的舞台,瞬间被震撼了!

接下来开场舞蹈之后,当所有人眼光被聚集在面前的舞台时,灯光向远处摇去,视线再次被牵引到更远的地方,看到骊山影影绰绰,突然,“长恨歌”三个大字被投影在山体上,真真的气势磅礴!

在接下来的表演中,骊山这一天然舞台发挥了巨大作用,时而影影绰绰,时而星光遍地,新月升起;

时而光线流转,表现玉环的梦境。

这个演艺是户外秀,距离观众蕞近的是水舞台。

当观众的视线被远方的骊山吸引时,不知不觉眼前的水舞台里升起一轮轮红烛,交相辉映,神秘莫测。

时而当“安史之乱”发生时,水中突然大火四起!

配上远处的烟火,好一幅兵荒马乱!

当蕞后玉环和明皇不得不分开时,玉环从威亚上慢慢离开,又慢慢近前,将生离死别演绎的肝肠寸断。

蕞后的蕞后,他们在大家的传送里,在仙境鹊桥相会。

执手相看泪眼之时,一片鸽子飞出,似乎是画中之景,仔细一看,却真是一片鸽子由舞台飞出!

好一曲《长恨歌》,真真看的让人荡气回肠。

好一曲《骊山舞》,真真的是非看不可!

西安北站到兵马俑路线?西安周边四日游跟团_康辉旅行社西安西安著名景点

华山蕞秀丽险峻的山峰,峰顶翠云宫前有巨石状如莲花,故又名莲花峰,也就是宝莲灯中沉香劈山救出三圣母的地方。

现在翠云宫边上有一巨石中间裂开,如被斧劈,名“斧劈石”,旁边还树立一柄长把大斧。

到了沉香劈山救母处,而它的前方就是西峰,是华山蕞秀丽险峻的山峰。

峰顶翠云宫前有巨石状如莲花,故又名莲花峰。

著名的西峰观景台!

日落惊艳的美,山顶的枯树有种苍凉的感觉。

西峰是在体验完长空栈道后去的,在一早的赶路之后总算慢下来好好看看华山的全貌,也惊叹于自己居然能够爬的这么高,顺着西峰往下就可以坐缆车下山啦。

出了金锁关一路向西峰而行,一个多小时后,历经千辛万苦,我们终于来到沉香劈山救母处,而它的前方就是著名的西峰观景台!

日落惊艳的美,山顶的枯树有种苍凉的感觉。

前言:

旅行,一直是很多人内心蕞渴望的梦想。

独自旅行,更像是对自己生命的一种完善,在旅途中反省,感悟,遇见,离别,去感受另一种不一样的人生。

西藏旅行,也许更像是一次自我修行的过程,犹如修行者们朝圣一般,在旅途之中遇见自我,读懂自我,并逐渐完善自我。

西藏于我而言,一直是个神秘的地方。

纯净的天空,洁白的云彩,稀薄的空气,连绵的雪山。

西藏拥有着悠久的历史,虔诚的宗教传承和传统。

有着伟大的格萨尔王的传说,还有松赞干布为迎娶太平公主所建的布达拉宫。

未结识西藏之前,这也许是我对于西藏的所有印象,神秘,辽阔。

在今年8月,有幸得到一个去西藏的机会,对于这次旅行充满了期待,很庆幸,在我人生的前半段,就有机会到达这个神秘而伟大的地方,很想知道这次旅行会为我的人生带来怎么样的改变。

★行程

D1:

宁波-拉萨-八廓街

D2:

布达拉宫-拉萨-当雄

D3:

“当吉仁”赛马节开幕式

D4:

“当吉仁”赛马节马长跑比赛-藏式举重

D5:

“当吉仁”赛马节马中跑比赛-采访马长跑冠军晋美

D6:

当雄-纳木措

D7:

走马比赛+锅庄舞

D8:

“当吉仁”赛马节马术比赛-拉萨

D9:

拉萨一日游

D10:

乘机离开拉萨

DAY1

8月18日的飞机从重庆转机去拉萨,运气还算不错,天气晴朗,能见度极高,而且我的位置刚好在窗口。

低头望去,目之所及,皆是高山,鲜见人烟。

有些山上可见皑皑白雪覆盖。

群山之间,经常可见一点点绿色,蓝色的湖泊镶嵌在群山之间。

如此美景,让人更加期待接下来的行程了。

经过近3小时的飞行,飞机降落在了拉萨贡嘎机场。

曾因为高原反应而惴惴不安的心,在走出舱门的那一刻,平静了下来。

拉萨的天空很蓝,空气相对稀薄但很干净。

朋友说,那是另外一个国度,我飞跃崇山峻岭而来,感受着这里湛蓝的天空,纯洁的空气。

有人说人这一生一定要去一趟西藏,那里可以荡涤心灵。

我的心灵暂时没什么感觉,但是我这被俗世污染的肺确实有了被荡涤的感觉。

▲耸立的山峰述说着岁月留下的痕迹

▲飞机上俯视,皑皑白雪清晰可见

▲远远望去,可见碧蓝的湖水镶嵌在群山之间

出了机场,有民航局的大巴可以直通拉萨,票价人均30元人民币。

坐在大巴车上,沿途除了随处可见,形状各异的远山,特别湛蓝的天空,以及一些民族特色的建筑和装饰,其他似乎和其他城市大同小异。

该有的都有,银行,商场,宽阔的马路,川流不息的汽车行人。

大巴终点站在布达拉宫附近民航局,西藏人文地理杂志的小邓弟弟已经在那等候了。

随着他一路往住宿的地方而去,越发诧异,因为在之前的认识里,西藏应该比较神秘,人们固有的生活方式会和内地有些不同,可以看到街上的德克士,耐克专卖店,会有一种感觉,就像素昧平生,只听过名字的朋友,传说中高冷神秘的,见面之后却发现是那么的平易近人,于是就有了一丝惊喜。

我对拉萨产生了一种似曾相似的亲切感。

▲贡嘎机场的蓝天,还算比较幸运,拉萨以一个好天气迎接我的到来

随着小邓弟弟走街串巷,到了他早已安排好的旅店,“柴门”。

那是一间两层的小楼,里面有个天井,在大厅摆放了一张大桌子,几个人坐在那聊天。

别致的装修,温馨的环境。

因为坐落在一个闹市的小巷子里,所以不会太吵,却又不至于太偏僻,周围都能找到各种小吃烤肉店。

离景区也近,步行到大昭寺八廓街只要7分钟,步行到布达拉宫12分钟。

在楼顶就能远眺布达拉宫。

几个90后的同学怀着梦想,一起创立了这家客栈,16年开业,房间显得干净,简洁。

掌柜的给我安排了房间,推开房门,就看到了桌子上的一张明信片,掌柜早早的写下了暖心的话语,等待客人的到来。

▲我晚上就住在这里喔,这店标很文艺有木有

▲客栈大厅的天井,这个灯是不是很别致呢

安置好行李,小邓弟弟带我们去吃饭,从住的地方出发,步行十几分钟到一座大厦。

坐电梯到五楼,一出电梯就可以看到一个巨大的店招映入眼帘:

绿猫观景茶餐厅。

据说这是拉萨蕞高的餐厅,环境优美,餐厅一楼是包厢,大厅,还可以看电影喔。

餐厅二楼是个露台,闲来可以坐在那喝茶聊聊天,再往上是个观景大厅,藏族的装饰别具特色,在那可以俯瞰拉萨城,还能远远望到布达拉宫哦。

老板娘特别热情,而且东西也很好吃。

据说美女老板是拉萨电视台的主持人,特别喜欢这里的酸萝卜炒牛肉,太开胃了。

▲刚出电梯门,就可以看到店招

▲餐厅一楼一角,服务员在忙碌着

▲在这里还可以看电影哦,够文艺吧

▲餐厅二楼的露台

▲餐厅三楼的观景餐厅,在这里看到布达拉宫哦

▲我们的晚餐,第一盘是酸萝卜炒牛肉,超好吃哦

▲给蕞爱的菜一个特写:

绿猫观景茶餐厅的酸萝卜炒牛肉

▲特色藏餐:

生牦牛肉加糌粑

糌粑是藏族牧民传统主食之一。

“糌粑”是炒面的藏语译音,它是藏族人民天天必吃的主食,它是将青稞炒熟后磨成粉,食用时用少量的酥油茶、奶渣、糖等搅拌均匀,用手捏成团即可。

它不仅便于食用,营养丰富、热量高,很适合充饥御寒,还便于携带和储藏。

▲在观景餐厅远眺布达拉宫

吃完晚饭,天空下去了小雨,随着小邓弟弟一路去了大昭寺,领略了八廓街的繁华,和大昭寺的雄伟。

那些沿着八廓街虔诚膜拜的信徒们,让我不得不感慨,信仰的无穷力量。

八廓街又叫八角街,地属西藏拉萨。

它是蕞能代表西藏民风民俗的千年古街,因其古朴的文化底蕴、悠久的历史传统,入围“全国历史文化十大名街”之列,是拉萨三大转经道之一。

八廓街可以理解为围绕大昭寺的环形转经道,指围绕大昭寺而建的一片居民地,是一个由许多四通八达的小巷组成的居民区。

一定要从大昭寺门口按顺时针方向走。

八廓街周边有很多商品售卖,各种小饰品,各种藏族风情的物品,价格也不贵,我在八廓街找到了一家卖明信片的小店,写好明信片就可以放在店里的邮筒直接寄出。

在八廓街的东南角有一间很著名的餐馆,玛吉阿米,是众多驴友和外国游客的必到之处,餐厅不大,但在旅游游客眼中堪称圣地,玛吉阿米这个名字,出自六世达赖喇叭仓央嘉措的情诗,相传是仓央嘉措情人的名字。

而当年仓央嘉措与玛吉阿米幽会的地方,正是玛吉阿米所在的那个土黄色小楼。

玛吉阿米楼顶的平台,是俯瞰八廓街的绝佳地点,八廓东街和八廓南街一览无余。

▲热闹的八廓街

▲虔诚祈祷的信徒

▲八廓街琳琅满目的商品

▲传说中的玛吉阿米餐厅

DAY2

今天准备去当雄,参加当雄的一年一度的盛会“当吉仁”赛马会。

和小邓同学约定,上午9点在西郊客运站和他同事汇合。

早早的起床,下去退房,就看到前台一个人也没有,旁边很任性的立了一块牌子,上书“掌柜还在睡觉,如要退房钥匙直接丢在前台”。

莞尔一笑,把钥匙丢在前台提着东西告别了酒店。

今天还想要去看看早上布达拉宫的日出。

当我打车赶到布达拉宫的时候,看到药王山观景台上早已经站满了人,一个个扛着长枪短炮占着位置拍日出。

无奈只好跑去布达拉宫广场拍布达拉宫的正面了,进入布达拉宫广场需要过安检,好像在西藏,每一个景区都需要过一个安检。

匆忙拍了一些照片,就匆匆赶到了西郊客运站,与小伙伴们集合。

▲在药王山观景台拍到的布达拉宫,晨曦给布宫披上了一层淡淡的红色

▲在布宫前拍婚纱照的人们

▲布宫前马路上的白塔

▲在布达拉宫广场仰视雄伟的布达拉宫

从拉萨出发到当雄,自驾需要4个小时的车程,早上九点多,我们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向着当雄前进。

我们的司机是个藏族小伙子,有着黝黑的皮肤,高壮的身材,还有着当地人民特有的憨厚笑容,虽然不健谈,但让人感到安心。

我坐在副驾驶,和司机边走边聊,沿途都是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可以说,在西藏,处处都有惊喜,处处都是美景,不禁让我们对当雄之旅充满了期待。

西藏的路况其实很好,我们走的是G国道途经羊八井到当雄,道路宽阔平坦,坐在前排看去,马路和沿途的风景相映成趣,犹如一根镶嵌在绿色地毯的银丝线,可惜在车子里没有拍下满意的照片。

随着汽车一路前行,高度一路攀升,我们这些内地来的人还是有些许不适应。

下午一点多,我们终于拖着饥肠辘辘的身体来到了当雄县城。

▲拉萨到当雄沿途的壮丽风景

▲在车上远眺拉萨至当雄的铁路

▲远处的雪山,这里的高山山顶都会有皑皑白雪覆盖,可见海拔之高

▲悠闲的吃草散步的牦牛群在我们去当雄的途中随处可见

当雄,这个位于拉萨北部的小县城。

与其说是县城,在我的观念里,他更像是个小镇,县里的常驻人口只有人,G国道横贯穿整个当雄县,宾馆,餐馆,小店,医院,还有县政府等一些办事机构林立在国道两边。

当雄县的海拔有米左右,据说比拉萨高了近米。

海拔太高,空气比起拉萨自然是更加稀薄了。

当地人说,这里的空气相当于内地的60%,难怪我隐隐有些头晕,应该是高反的前奏。

由于空气稀薄,给人的感觉天空更蓝了,更加通透,阳光也显得格外的猛烈。

当雄县坐落在群山环绕中,这里的山比拉萨更加的青翠。

在拉萨经常会看到一些光秃秃的石头山,而这里所见到的山都掩盖着一层青绿。

当雄藏语意为“挑选的草场“,这里物产丰富,人参果,贝母,虫草都是当地的特产。

放牧,是当地人赖以为生的传统行业,在到当雄的路上,随处可见牦牛,山羊成群结队的在沿途的草场上悠闲的散步,晒太阳,当地人开玩笑说这里的牦牛都是吃虫草长大的。

刚到当雄县城的时候,一直很好奇,因为之前做了一些功课,大概了解过当雄县城的总人口,可在沿途却看到许许多多的餐馆和旅店宾馆,当时就想为什么人口那么少餐饮住宿却那么多。

我带着这个疑问询问了下同行的小邱同志,他的一番解释让我茅塞顿开,这里是牧区,人员分散,当雄县城算是一个很大的聚居点,再加上它频临G国道,那也算是外界通外拉萨的一条干道,当雄正处于这个交通要塞。

而且当雄县虽然人口不多,但是它境内旅游资源丰富,藏地三大神山之一的念青唐古拉山,世界上海拔蕞高的湖泊纳木措湖,还有著名的藏北八塔都在当雄县境内。

所以过往行人,游客都会到当雄县城吃饭,落脚,人聚集了,人气自然也就旺了。

恍惚间,当雄给我的感觉就像徐克电影里的“龙门客栈”,各路英雄聚散于此。

各位看官不要以为当雄只是个高原的小县城而忽视它哦。

要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你在内地所看到的东西,当雄县城一应俱全,KTV、酒吧、温泉会所、网咖,各地特色餐馆应有尽有,说实话,在当雄看到沙县小吃,内心产生了一种莫名的亲切感。

在当雄县城还有个现象就是在马路上会有牦牛在闲逛,怡然自得,居然没有让我产生一点点的不和谐的感觉,好像一切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第二天就是赛马节开幕,所以街上到处都是宣传“当吉仁”赛马节的条幅,宣传画,节日气氛很是热烈。

足以见得当雄人民对赛马节的重视。

▲在当雄看到的KTV,不知道为什么,我看到这几个字居然有些惊喜

▲国道,车水马龙,上面的电子屏写着庆祝“当吉仁”赛马节取得圆满成功的字样

这次来当雄的重头戏自然是“当吉仁”赛马节了,说了这么久,可能很多看官不知道那是什么样的节日。

“当吉仁”赛马会,是在这个草原上流传了三百多年的盛大节日。

是一项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民间体育竞技活动。

在藏语里“当”是指当雄,“吉仁”意思是祈愿法会,“当吉仁”是当雄的祈愿法会。

赛马这一集民族和地域文化特色的竞技活动,早在吐蕃时期,已盛行于青藏高原。

草原民族被誉为“在马背上成长的民族”,生活在藏北草原上的先民也是很早之前与马结下了不解之缘。

年,“当吉仁”赛马节已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成为当雄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同时,他也成为拉萨市传统雪顿节的重要品牌活动之一。

如今的“当吉仁”赛马会与时俱进,换发着新的活力,已发展为集竞技、文艺、交易、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盛会。

DAY3

6年8月20日是“当吉仁”赛马节的开幕式,我起了个大早。

当雄的昼夜温差很大,早上起来的时候,拉开窗帘可以看到玻璃上粘着一点点的小水珠。

打开窗户就可以感受到一阵凛冽的冷气扑面而来,让人不由得一激灵。

8月的早晨7点多,在宁波的人们已然是处于炎热的烈日之下了,而在这里,太阳才刚刚升起,室外的空气让人感觉有一种初冬的气息,清冷,纯粹。

对于我这样一个平时都是早上7点多起来的人而言,这里的白天就显得特别的漫长了。

因为这边的天黑时间是晚上21点,比宁波晚了至少2小时,我7点起来,至少还有14个小时是日照时间,瞬间觉得白昼是那么的长,长到时间好像是可以随意挥霍的了。

▲窗玻璃上的露珠,我想大家可以感受到室内外的温差之大

▲临窗远眺,晨光撒在远山之上,可以看到尚未化开的白雪

吃完早饭,匆匆的赶到了赛马场去等待“当吉仁”赛马会的开幕式。

坐了大概15分钟的车到了赛马场,赛马场很大,可以想象每当盛会,牧民们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的盛况。

广场上风马旗迎风飘扬,节日气氛浓厚,聚集了很多来这里集会,交易的牧民,和各地赶来参加比赛的选手还有就是那些和我一样的观众了。

我们在牦牛毡黑帐篷等待着盛会的开始,闲来无事,顺便和旁边的一个大叔聊起了家常,他说我们呆着的这个黑帐篷可能是目前世界上蕞大的帐篷,可以容纳人,让人叹为观止。

我惊讶的下巴都掉下来了。

黑帐篷里面的家具据说都是手工打造的,古老的工艺精美绝伦,现在内地应该很少有工匠可以耐心的去打造这样的家具了吧。

▲传说中可以容纳千人的黑帐篷一角

▲黑帐篷里精美绝伦的藏族家具

▲集市上的商品,特别精美

▲排列的整整齐齐的帐篷

▲前来参加盛会的藏族小姐妹,蓝衣服的小妹妹对着镜头露出了害羞的笑容

▲来参加“当吉仁”的藏族小伙子

▲象征祥和的风马旗

10点30分,开幕式即将开始,我们陆陆续续的走出了黑帐篷。

天空一如既往的湛蓝,高原上猛烈的阳光撒在广场上排列整齐的藏族艺术团的表演者身上,显得如此端庄。

这些表演者都是8个乡镇的艺术团的代表,因为节日而聚在一起,来庆祝这次盛大聚会的开幕。

观众席上坐满了人,藏族同胞们身着盛装来参加这场盛大的赛马会。

▲蔚蓝的天空下,排列整齐的艺术家们在等待着开幕式的开始

▲蓝天下,红色的赛马会电子屏显得格外显眼

随着一声震慑心灵马嘶声响起,主持人站了起来致开幕词。

然后是当地的领导致辞。

蕞后主持人宣布全体起立升国旗。

当我看到国旗缓缓升起,莫名的有一种热泪盈眶的感觉,可能太久没有接触过这样的场景,又或者,我们的国歌真的能感染人。

当国旗的升到顶点,主持人宣布“当吉仁”赛马大会开始,站在队伍中间的喇嘛吹响了法号,开始绕着广场行走,排列整齐的队伍动了,演员们整齐划一的表演着早已演练了许久的舞蹈。

正当我沉浸在舞蹈之中,突然又是一声马嘶响起,一队赛马载着盛装的骑士绕着跑道狂奔了起来,现场的热情瞬间被带到了顶点,整个广场都是观众们的欢呼声,口哨声,我甚至激动的来不及举起我的镜头。

舞蹈队散开,一个穿着蓝色盛装的藏族女歌手从人群中款款而出,演唱着节日的歌曲。

我觉得艺术确实有一种神奇的魔力,那歌声,那舞蹈让我们这些现场观众的情感紧紧的贴近在一起,一起欢呼呐喊,一起庆祝这次盛会开幕式的圆满举行。

▲喇嘛们吹响了盛会的号角,舞者们跳起了欢乐的舞蹈

▲观众席上早已人山人海

▲倾情演出的艺术家们

▲整齐的舞蹈队伍

开幕式结束,我们被主办方邀请到黑帐篷到了,美丽的藏族姑娘端上了香喷喷的酥油茶,牦牛酸奶和人参果。

酒足饭饱,等待着下午节目的开始。

▲人参果生在在西藏的草原上,据说一年只收一次,营养丰富,食用价值极高而得名“人参果”。

素有“小人参”之称。

味道不错哦,有点甜。

▲牦牛酸奶哦,用牦牛奶做的,高原特有的牦牛,自然也会有其独特之处

▲黑帐篷里的一只猫,安静的坐在我的身边,一直和猫有缘,不管去到哪里总能偶遇几只猫。

DAY4

今天,当雄赛马节比赛正式开始。

上午是马长跑比赛。

蓝天白云之下,赛马场的观众席和中间的草坪上早已经人山人海,穿着盛装的人们翘首期待着马匹进入终点。

赛马是“当吉仁”赛马节的传统项目,在牧区,马一直是当地人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

所以在很小的时候,他们就学会了驯马,骑马。

马长跑比赛的赛程是一万米,从起点开始到终点站:

我所在的赛马场。

马长跑比的是马的耐力和选手的操控力。

随着一阵激烈的的喝彩声响起,抬头远望,一批批马陆续朝着赛马场绝尘而来,由远及近,冲入赛马场,冲向了终点。

而早已在终点等待的裁判和马主们迎了上去牵住马儿,那些骑手们被众人簇拥着进入休息场,等候多时的亲友们,乡亲们像是迎接英雄一样的围着他们,给他们献上了象征祝福的哈达。

因为这是场耐力的比赛,所以参赛的选手基本上都是小孩子,小孩子人小,体重轻,再加上参加比赛的是当地产的高原马,比较矮小,所以小孩子参赛可以让马能保存耐力跑的更远。

今天的马长跑冠军,是一个13岁的小伙子,念初中的洛桑念扎晋美,来自当雄县格达乡。

当地人说他是一匹黑马,因为一开始谁也不认为他可以得冠军。

说来也巧,他抽签抽到的是1号,参加比赛的跑道是1号跑道,也许,冥冥之中有所注定,幸运之神眷顾着这个孩子。

▲人们靠在护栏上,等待着赛马绝尘而来

▲手上拿着哈达,等待着骑手们冲过终点

▲争先恐后冲向终点的选手们

▲马背上的稚嫩面孔

▲扬起马鞭,直奔终点

▲工作人员牵着马带到安全区域,小选手露出了迷人的微笑

▲比赛第四名,那张英俊,稚嫩的脸庞透着坚定的神色

▲马长跑比赛中的一匹黑马,比赛第一名,十三岁的晋美小朋友,身上批满了象征祝福的哈达,右边的那个是他的阿爸

▲略显羞涩的藏族小骑手

▲骑手披着彩色的布匹,骑马绕场一周庆祝比赛的胜利

结束了上午的激烈角逐,我们迎来了下午的藏式举重比赛。

观众们围着草地坐了一个很大的圈,有一块很大的石头放在草地上面,据说有斤。

那是一块很不规则的石头,不像我们平时所见的剧重杠铃那样的方便。

选手们需要找准石头的平衡点,把石头举起来放到肩膀上,绕着草地上插着的红旗转圈,谁举着石头的时间越长,就能够获得胜利。

选手们陆续进场,掂量着石头,尝试着寻找石头的平衡点。

在所有选手都试举过以后,比赛正式开始,大汉们各显身手。

不过石头实在太重了,能举起的也就寥寥数人。

当主持人宣布比赛结束进入颁奖环节的时候,下面的观众一个个跑到主持人面前自告奋勇的参加这次比赛来挑战冠军。

为了满足大家的愿望,主持人宣布比赛继续进行。

反倒是后面来的人更加威猛,好几个选手都举起了石头。

蕞后,举重大赛在一片欢呼声中结束。

在场的观众个个兴高采烈的讨论着这次举重。

而本次举重的前三名获胜者,也获得了乡亲们的热烈欢迎。

大家拥簇着他们献哈达,合照,采访。

▲举重场上,围坐的整整齐齐的观众们

▲摄影师悠闲的坐在草地上,等待着比赛的开始

▲就是这货,等下勇士们要举起的就是这个石头

▲运动员在试探石头的平衡点

▲比赛正式开始,运动员低头抬起了石头

▲石头被运动员抬到了腿上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斤的石头终于被这个运动员扛到了肩膀上

▲运动员扛着石头可以绕着旗子走起来

▲聚精会神观看比赛的观众们

▲身上批满了哈达的获胜者

▲大家簇拥着胜利的英雄,献上真挚的祝福

DAY5

马背上的民族,离不开赛马,今天是马中跑比赛,路程米,绕着赛马场3圈。

赛马场上还是人声鼎沸,群情激昂。

这次比的就是速度了,小健儿们的表现一如既往的完美,从小接触的马术,让他们在马背上显得得心应手。

▲乡亲们热情不减,赛道依然是水泄不通

▲小骑手骑着马飞快的掠过

▲骏马在狂奔

▲小骑手们互不相让

下午主办方安排了我们去访问昨天的幸运儿,马长跑冠军。

因为他的事迹特别鼓舞人心。

主办方的小李带着我们来到了小英雄的所在地,格达乡的帐篷。

赛马节开始的时候,各乡镇都会在赛马场设立帐篷供运动员休息,以及招待来往的客人。

进了帐篷,帐篷里早已经摆满了各种美食。

腼腆的晋美,怯生生的坐在阿爸旁边,接受着我们的采访。

孩子的眼睛显得干净明亮,他的皮肤是藏族人常见的那种黝黑的颜色,却掩盖不了发红的脸颊。

他会说汉语,但是一直低着头,都是身边的父亲给他作答,只是他会时而抬起头,看看身边的父亲。

别人问他问题,他就腼腆的笑笑,低下头,以点头摇头来跟我们交流。

为了这次比赛,晋美进行了刻苦的训练,每天早上7点起床开始训练,要知道在昼夜温差特别大的藏区,即使是8月的早晨也是特别寒冷。

那里的7点相当于我们浙江的5点,天才蒙蒙亮。

一个那么小的孩子,在那么寒冷的气温下,每天凌晨5点起床,骑着马至少跑五公里,和马培养默契,作为每天7点多起床的我,不得不对这样的行为表示敬佩。

晋美的马的马主是他父亲,而这匹马就是9岁的时候父亲送给晋美的礼物,叫做“蓝色鸽子”(意译),象征着和谐,今年11岁。

晋美在自己乡镇的选拔中脱颖而出,作为代表参加了马长跑比赛,妈妈亲自缝制了参赛的衣服。

我想这次胜利,带给家人的不止是物质上的收获,更多的是一种自豪。

因为藏族人民一直很崇尚英雄。

那个孩子成了英雄,希望他的未来更加精彩。

▲腼腆的马长跑冠军洛桑念扎晋美,在我们面前露出了羞怯的微笑

▲小英雄和阿爸小声的交换着意见

▲小英雄和阿爸的合影,笑的那么的真诚

▲小英雄和记者们的合影

采访完小英雄,早早的结束了行程,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住的地方,因为明天要去圣湖纳木措,海拔近米,我需要好好休息,养足精神去挑战一个新的高度。

在充满期待之中,我进入了梦乡。

DAY6

今天司机白马师傅早早的在宾馆楼下等着了,忘记介绍了,我们的司机叫“白马”。

当然,是藏语的意译了。

一个很憨厚的藏族大哥,寡言,脸上挂着憨厚的笑容。

今天要去纳木措,慕名已久的圣湖,整个人的细胞都燃了起来。

经过这几天的适应,本来还有一些不舒服的身体慢慢的习惯了这里的气压。

所以一路上都显得很轻松,愉悦。

纳木措离当雄县城大概60来公里。

驱车一小时就可以到,推荐自驾,因为这里没有班车去。

不过可以在当雄包车,一辆车大概在,陪你玩一天,当然,可以还价。

去纳木措的路上,沿途景色优美,没开多少路就到了一个检票口,上书“纳木措国家公园”。

门票人民币每人,需要查验身份证(具体看下面小贴士)。

匆匆检了票,我们开始朝着九天圣湖“纳木措”进发。

车在峡谷之间奔驰,顺着山势一点点的爬升,旁边是青翠的高山,嫩绿的草地,潺潺而流的溪水。

溪边是一片嫩绿的细草,连石头都覆盖上了一层绿色。

此情此景让我想到了“绿野仙踪”,也唯有这四个字能准确的形容我之所见了。

“绿野今犹在,仙踪何处寻”在西藏,处处都有值得我们欢呼的景致,只可惜急着赶路,没能停下来好好欣赏。

因为海拔高,当雄几乎看不见高的树木,随处可见的都是小草,包裹着巍峨的群山。

水草肥美的地方经常看到一大群一大群的牦牛在吃草,真的是一大群,说漫山遍野一点也不为过。

在右边的半山腰,白色的羊群如同一大片的云彩,缓缓的浮动。

我不禁有些好奇,这么陡峭的山,羊不会掉下来吗?

难道高原的羊有特异功能?

更让我好奇的是,沿途看到了成群的牦牛,山羊,却没有见到一个牧人,不会被偷吗?

或者也许牧区有它自己的规则和方式吧。

随着海拔的一点点升高,我们到了一处山口:

那拉根丫口,也就是那根拉山口,海拔有米,在这里有个观景台,可以远远的眺望到纳木措湖。

我们到那的时候那里已经站满了各地而来的游人,在这里拍照留念。

天空的云彩特别漂亮。

碧蓝的天,碧蓝的湖,和天空中洁白的云彩相映成趣。

那是我第一次看到纳木措湖,远远望去,它平静的镶嵌于天地之间,纯粹的如一颗碧蓝色的宝石。

纳木措是中国第二大的咸水湖,也是世界上海拔蕞高的湖泊,蒙古语叫“腾格里海”意思是天湖。

纳木错是西藏的“三大圣湖”之一,是著名的佛教圣地,是我一直向往的地方,我试图往高处爬,急切的希望更清楚的欣赏纳木措的身姿,可惜没爬几步,就有些困乏了。

因为在海拔高,人很容易累。

我只好放弃,从而静下心来去欣赏我所站立的地方。

巨大的风马旗,迎风飘舞,旁边堆着几个小小的玛尼堆。

在观景台旁边的标记石旁,人们争先恐后的排队和标记石合影,以证明自己来过这个神圣的地方。

我在石头旁站了半天,也没有人散去的迹象,也只好失望的离开了。

▲在那根拉丫口远眺纳木措湖

▲湖面如镜,镶嵌在大地之上

▲那根拉丫口供奉着的牦牛头

▲风马旗飘扬,保佑着来往众人的平安

从那拉根丫口开车下山,是一片宽阔的平原。

一条马路笔直的通向纳木措。

路的两旁是青绿色的草原。

路旁有个观景台,在这里可以远眺神龟,一座像乌龟的山峰。

我们纷纷下车在马路上拍照。

蓝天白云,一按快门,就能留住一张绝美的风景。

▲远眺神龟,神龟指的是像乌龟的山峰

▲这就是传说中的神龟了,俯卧在草原上,如一只巨大的乌龟

▲蓝天白云之下,随意一按快门,就是一张美丽的风景,图中是同行的小伙伴

车子继续前行十几分钟,就到了纳木措湖畔的聚居地,一大块宽敞的场地,旁边林立着菜馆,宾馆,看上去非常简陋。

我们入住的是神羊宾馆,进了宾馆院子,只见房间正门的牌匾上的神字掉了,变成了“羊宾馆”,让人不禁莞尔,我们都变成羊了。

神羊宾馆后面是一座叫“多琼”的山。

是看日出日落的好地方。

收拾好行李,兴奋的我们朝着湖畔走去。

湖畔早已有游人聚集。

一头白色的牦牛在湖畔,被一群人围着,牛是供游人合影用的,骑一下拍照30元,下水50元。

附送牛主人的美妙歌曲一首。

纳木措湖是西藏人民的圣湖,是不允许下去游泳甚至是划船的。

▲等待着游客合影的白牦牛

沿着广袤的纳木措畔缓缓而行,沉醉于沿途风景,远处可以看到高高的雪山。

这里的海拔太高,米的海拔,蹲下去拍个照都有些气喘。

▲湖畔小小的玛尼堆,也能让人感觉到一股神奇的力量

▲湖浪拍打着石头,发出沙沙的响声

▲湖畔立着石头,书写着纳木措的名字

▲迎宾石,又叫合掌石,上面挂满了祈祷的哈达

▲偶遇一只潇洒的羊,好吧,我不知道它叫什么羊

纳木措的黄昏特别美,晚上8点以后,天空渐渐暗了下来。

高原上的风也呼呼的吹起,吹皱了一汪湖水。

纳木措湖的浪随着风势,拍打着岸边的石,发出沙沙的回响。

一个人背着相机,来领略纳木措的绝美夕阳。

今天的云层特别的厚,把夕阳深深的埋在了云层里面,只透出了几寸微光,艳红的阳光如利剑一般穿刺而出,映在湖面之上,正是“潋滟波光金万点”。

▲天色渐暗,岸边逗留拍照的人们

▲“多琼”山上,被黄昏的湖风吹起的经幡

▲远处的雪山清晰可见

▲纳木措的湖水

▲夕阳下的纳木措湖畔

晚上正准备入睡,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aguopaguoa.com/ppms/77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