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门礼仪饭训善信到汉传佛寺斋堂用

南無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编者按:

今日农历润六月初一,当说法、布施、供养诸佛菩萨,福增无量!

有善友问:“居士、善信、俗人能否到汉传佛教寺院斋堂去用餐?若去汉传佛寺斋堂吃饭需要注意些什么?”为此,笔者摘抄修改中的《佛门礼仪·善信到汉传佛寺用餐礼仪》与大众分享。

请注意:依佛陀教诫,佛教出家僧尼托钵乞食为生。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后,随着佛教的传播,中国习俗对佛教出家人托钵乞食的生活方式不太认同,认为乞食者很下贱。后来,被人们称为“菩萨皇帝”的南北朝梁武帝萧衍(-年)根据中国民风,制定汉传佛教出家僧尼在佛寺素食,于是汉传佛寺僧尼素食流传至今。所以,汉传佛教僧尼素食与南传上座部僧众托钵乞食、藏传佛教僧尼的肉食不同。

这里,介绍汉传佛寺用斋礼仪给有缘者,仅供参考。

祈愿:佛陀正法久住,僧伽和合,一切众生离苦得乐!

行愿合十

一、佛门广大利众生

佛教寺院作为宗教活动场所是僧尼安心自修与弘法的道场,其主要功能是弘法利生,教化民众,去除烦恼,安心生活,起到和谐社会利济群生的作用。

佛陀是欲界、色界、无色界的三界导师,佛法普润一切万物众生,佛教寺院是佛陀教育的学校,僧尼是宗教师。佛寺大门永远为一切需要佛法的众生敞开,因此,一切众生都可以去佛教寺院斋堂(五观堂)用餐,但必须遵守佛寺的一切规矩。

二、为何要安静吃饭?

准备到佛教寺院去用餐的社会人士,在去佛寺之前,最好学习一下佛门用餐的礼仪,免得一旦进入佛寺斋堂,违规操作处处出错,扰乱大众清净修行。

笔者看到一些社会人士,到佛寺斋堂用餐,因为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吃饭时一边吃一边大声说话,还翘起二郎腿摇晃不停。善信的违规,被佛寺僧值师指正,叫其安静、止语吃饭。奇怪的是,她很快忘记,又继续说话,干扰大众安静吃饭。

那么,为什么佛门僧尼要安安静静地吃饭呢?因为吃饭是佛寺僧众们的修行功课之一,僧众们都严格遵守佛陀的戒律,饮食知量,食存五观。

什么是食存五观?请看:

佛门饭训

1、计功多少,量彼来处:面对受食,心中计算自己修行功德有多少方可接受食物。思量水、电、煤、米、菜的来处,深知粒米维艰,来处不易。

2、忖己德行,全缺应供:藉着受食,静静地反省自己的修行功德,能否接受众生这餐饭的供养?

3、防心离过,贪等为宗:谨防自己的心念,远离一切过失。对所受之食,美味而不起贪念,中味而不起痴心,下等而不起瞋心。

4、正事良药,为疗形枯:将所受的食物,当作疗养保持身心的良药,

以利益修行解脱生死。

5、为成道业,应受此食:受食的目的是为了利益修道,成就道业。

我们阅读佛门饭训,清楚地看到佛门僧尼吃饭的目的、僧尼饭前的自我反省、僧尼受食的高贵及其饭食对僧尼的修道意义。

佛教出家僧尼一进入佛门就接受佛陀关于受食的戒律教导,每一餐都会自我反省,饮食知量,绝不会因为暴饮暴食,让贪欲滋生。所以,佛门僧尼吃饭与一般世俗社会之人吃饭决然不同。

站在修行者的立场看,世俗社会中的一些食客为什么暴饮暴食?其过多摄取食物背后的因素是什么?就是人的贪欲在支撑着他,那些因摄取食物过多所造成的肥胖臃肿身体,是贪吃多占所造的业生色。

既然吃饭是佛门僧尼的一种修行方式,那么,进入佛寺用餐的善信是不是也需要学习这种健康的吃饭方法呢?下面,我们来学习汉传佛寺用斋礼仪:

云南鸡足山九莲寺的云板

三、汉传佛教用斋礼仪

汉传一些佛寺,早餐时间六点,中餐时间十一点,晚上五点为药石。一些持戒严格的佛寺,下午一律过午不食,这要根据不同佛教寺院的情况和个人的修持方式以及身体状况来遵守执行。到佛寺去用餐的信众,听到佛寺过堂的梆子声,就要安静地随大众进入斋堂,过堂吃饭。在斋堂就坐时,要礼让年龄大的居士。

1、过堂用斋

在佛寺用斋前僧众念供养偈,供养三宝之后,方可用斋。

供养偈

过堂时,住持和尚坐在堂中的法座上,僧众在两边就座。饮食之前,先要敲挂在寺庙走廊上的梆和云板。

梆是吃饭号令,又叫长鱼,因为鱼昼夜均不合眼,隐喻佛徒修行也应精勤不息,废寝忘食吃饭。

当云板响起,大众搭衣鱼贯进入五观堂,依序安坐于斋堂,由维那师举腔,大众随引磬声音同念“供养偈”:供养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

圆满报身卢舍那佛;

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

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十方三世一切诸佛;

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大行普贤菩萨;

大悲观世音菩萨;

大愿地藏王菩萨

诸尊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三德六味,供佛及僧,法界有情,普同供养。

若饭食时,当愿众生,禅悦为食,法喜充满。

2、出食布施

汉传佛寺用斋,有出食的规定。出食者在开始念“供养咒”时便出位,施食,回来一问讯。

维那唱:“佛制比丘,食存五观,散心杂话,信施难消。诸师闻磬声,各正念”,一声引磬,大众回答:“阿弥陀佛”,就开始用斋。

云南鸡足山九莲寺的梆

3、用斋程序

*请端身正坐,不要翘脚、翘二郎腿。

*请止语,保持安静,别发出噪音,手机调到振动。

*开梆打点是信号,表示可以端碗。

*以右手触筷子上端,左手拿起筷子;右手取饭碗在右边,取菜碗放于左边。

*端碗要用龙含珠的姿势,四指托碗底,母指扣碗边,不可让指甲伸进碗里。

*拿筷子要适中,不要一把抓,也不要执太低或太高。

*饭前洗手,不能用脏手握筷子和饭碗。

*过堂用斋时碗筷一律排列整齐。

*过堂用三只碗,左右各一碗,后面一碗,三碗形成“品”字形;左碗盛饭,右碗盛汤,后碗盛菜。*用斋时,大众止语,不可散心杂话,要“食存五观”。

*用斋时立筷子表示干的菜或饭,平划过表示要稀饭或汤。左手拿碗,右手拿筷子夹住,将碗紧靠桌子放好,筷子靠在碗,等待。

*用完斋,念结斋偈,回向。

4、结斋回向

大众用完斋,僧值师居中向上站,表示结斋。

维那师举腔,大众用引磬同唱:

“萨多南三藐三菩陀,俱胝南,怛姪他。唵,折隶主隶,准提沙婆河。所谓布施者,必获其利益,若为乐故施,后必得安乐。饭食已讫,当愿众生,所作皆办,具诸佛法。

如果有斋主布施钱财,后面加念“财法二施,等无差别,檀波罗蜜,具足圆满”。

全部念完后,僧值师白:“结斋”!

大众答:“阿弥陀佛”,便结束过堂。

在汉传佛寺丛林,每月初一、十五或佛菩萨、祖师诞,斋堂会加菜施众;或有居士以供僧作修福的布施,也会给大众加菜。

四、供僧打斋的功德

善信到佛寺用餐,不但可以学习到佛门吃饭的规矩,同时,也可以学习供养布施佛法僧三宝,为自己培福,种下善根。因为三宝是万世明灯,僧宝是一切世间供养、布施、修福的无上福田,善信发心设斋供养僧尼成就道场,不仅能广结善缘、减轻业障,长养布施喜舍之心,更为未来深植出世的菩提善因。出家众修行进德人天师表,弘法利生;在家信众供僧护持三宝,使自己培福增慧。那么,供养出家僧宝有何利益与功德?

《增一阿含经》卷一:能施众僧者,获福不可预计。《佛说布施经》云:供养三宝可得五种利益:1.身相端庄;2.气力增盛;3.寿命延长;4.快乐安稳;5.成就辩才。《楼房经》云:“若对僧众供养一粒诃子、一勺饮食,未来生中决定不逢疾疫、饥馑、刀兵三大灾劫。 《盂兰盆经》云:若能以饭食、卧具、医药供养十方僧众,藉此十方僧众清净共修,功德回向之力,能使供养者,往昔七世父母、六亲眷属得远离三恶道,现世父母及其本人,长寿无病无恼,衣食自然具足,身心安乐。斋僧功德无量,主要有:   1、仪表端正,容颜暐丽,人人见之欢见。   2、气力盖世,精神满足,承事十方诸佛,无有疲劳。   3、生天人间,寿命久长,康健无恼,命终之时,自然受生,不被病苦所缠。   4、事事安乐,不逢灾逆,心想事成,无有困厄。   5、音声清雅,容动三千大千世界;口常说清净妙法,通达无碍,闻者无不信受而行。

信众供养帕奥禅师僧团

五、法界因果丝毫不昧

有善信问:到佛寺吃饭后,需要给自己的饭钱吗?

有人答:佛寺是十方供养,我们可以随便吃。而且,未经佛寺允许,还可以拿走佛寺物品。

有人说:不应该白吃,有因有果。若实在太穷,佛寺有饭,三宝慈悲,会给你吃。若可以,为何不留下自己的饭钱?为什么不学习供养三宝培福呢?另外,佛寺物品,未经允许,不可以随便拿走,护法韦陀菩萨不会原谅你,等着瞧!

以上是一些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最后,笔者真诚希望到佛寺用餐的善信,愉快地学习佛门饭训礼仪,深信因果,为自己培植福田,种下未来学佛修行的善因。愿一切众生离苦得乐!

释行愿.7.23

————————————————

请在文章下面







































昆明白癜风医院
治白癜风的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aguopaguoa.com/pptq/13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