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当巴桑杰尊者语录摘选

息解派皈依境(中为帕·当巴桑杰尊者,下为玛吉拉准空行母)

1.瑜伽行者与瑜伽病者

帕·当巴桑杰对玛法慧说:“你的大手印只是言词上的,我讲的是离义大手印,那是本元不造作的,是了义的大手印,是瑜伽行者。言词上的是形式的大手印,行者是瑜伽病者。”

2.要看到病苦正是功德庄严

“当病中身体受到痛苦时,你便能见到人生是苦,这病苦使你明了厌离,在厌离中达到无着,所以你要见到病苦,正是你的功德庄严,它帮助了你解脱。”玛法慧在病中见一黑色游方僧(编按:游方僧即帕·当巴桑杰)穿墙进入卧室对她这样说,玛法慧便立刻感悟说:“我现在只有病的庄严,而无凡夫的病苦了!”

3.面对生死见到一切如幻——解脱

“我的儿呀!你欲求今世中解脱,用逃避现实的方法是无法解脱的,只有面对生死,在面对生死中见到一切如幻,本心当体解脱,要知以虚空填入虚空,以心觅心等思维方法是不可能解脱的,本元(心)当下现成!”这是帕·当巴桑杰对索穷的开示,索穷沉思不解,最后在炒麦粉时,突然见到本心。

4.生老病死冤鬼等只能锁住你的身

“那鬼王附身作祟是帮助你出离,难道不是佛菩萨的化现吗?你念念不忘你的痛苦,难道不是加持的甘露吗?被生老病死恶鬼等锁住你的身,切莫使你的心也去执着病痛……”大岗为鬼附身,日落时要发作,请帕·当巴桑杰治病及开示,当巴是这样开示的。

5.修持应如饿狼吃食四口诀

帕·当巴桑杰说:“在未遇修法时,应如饿狼觅食般去寻找究竟摆脱轮回之法,如有缘听受法时应如饿狼见食般地专注着,当听完教授修持时应如饿狼扑食狼吞虎咽般地迅速饱满,当修行完成时,应如饱食的狼在草地上无忧无虑地游荡着!”这是以饿狼吃食为喻的修持四口诀。

6.闻、思、修、行、果五喻

帕·当巴桑杰说:“闻法之时,须如野兽乍闻声;思维之时,须如牧人剪羊毛;修行之时,须如愚夫尝美味;座下修行时,须如饥牛食野草;得果之时,须如早日出云层。”

7.生死相、众生相、灌顶相

帕·当巴桑杰说:“生死相?是一节一节的连环套,即缘起法,其中毫无安乐之相。众生相?便是那屎堆中的蛆虫。灌顶相?上品以心灌顶,弹指刹那成就,中品以瓶灌顶了悟真谛,下品为外、内、密、极密四法灌顶,劣品灌顶徒以水洗头,死则无救。”

8.灌顶当知誓愿

贡噶问帕·当巴桑杰,格西说学法必须灌顶为何?答曰:“凡为王者有三,一为自然王,二为世袭王,三为作乱王。如此皆王。应知若有王权而无王福,终将横死,灌顶不知誓愿者当知!”

9.斩断身心执着各自休息

帕·当巴桑杰在玛雅雪山说:“我们不要贪恋身境之物,有了贪恋获得,使自心让出一席之地,如此便有苦,我们也不必把心中具足的投向世间,愚痴地期望获得什么,这也会有苦难。不要使身执于心,亦勿使心执于身,斩断身执着的贪欲,使身心在各自的境界休息,这将达到解脱。”

10.大降伏者为降伏自心

帕·当巴桑杰说:“心若贪欲则身心俱入魔境,魔从来只是烦恼之漏,不要认为非人等成为魔害,从自降伏方有众生降伏,大降伏者降伏自心!”

11.修大颠倒将洞见法性

帕·当巴桑杰说:“弟子们,我们来修大颠倒吧!世间愚夫由于颠倒梦想而有生死痛苦,我们当从这大颠倒中修习颠倒,则我们将不颠倒,我们将洞见法性本来面目!”

12.一切不执着烦恼归自心

帕·当巴桑杰说:“人所贪恋者,无非六尘(色、声、香、味、触、法),我今不顾六尘得失,一切不执,此是‘决’之精要,以身心俱作布施,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全施,更无可执,若能不执着,犹如恶浪归大海,大海归虚空,烦恼总归自心。”

13.当巴的四种庄严打扮

“你当在八种地域寻找佛的坛城,什么是八种坛城地域呢?是尸陀林,是疾病流行的地方,是鬼宅,是兰若,是战乱之地等。你们当得到这八种坛城的外在庄严,还应知道诸种内在庄严,是忍辱、谦下、不贡高、病、死、身形恶劣,遭人打骂。更应知道密的庄严,即是我传授的古萨里(乞者)行法,你们如果明了本彻之心,则是极密的庄严。”当巴就是用这种庄严打扮他的弟子。

14.一个瑜伽行者应如狗般方能得上品悉地

当巴有一次与一条途中所遇的野狗同行、同食、同住,在定日地方对跟随信士说:“如果你要做一个瑜伽者,应如狗而食,如狗而行,如狗般游荡,口离是非,心念无常,常修出离心,心无着,死于尸陀林。如此可获得上品悉地。”

15.当巴对西藏修行者的谴责

当巴游历藏地回到定日,对可贡巴弟子等说:“能观无常者初为趣入正法之因,中为精进之鞭策,后为能令证得光明法身。”又说:“我游历全藏,凡藏人修法未有一修念死者,唯着黄衣,积聚资财,以此为乐,当念于死,至阎摩前尚可遇美食财宝吗?更有喜于收集一切妙宝珍玩,当念死后堕入地狱尚可收藏吗?”他见到这些西藏修行者,不觉哈哈大笑!“谁具多闻我慢高?谁善修行积资财?谁住静处多喧哗?谁断自戒无惭愧?此等修行者皆于法退失而乐罪业,这种人虽见到人要死而却不见到自己亦会死耶!”当巴对这些修行者总是非常遣责的。

16.当巴第一次入藏遭驱逐

当巴70多岁,第一次由印入藏,以瑜伽行者服式穿越玛雅雪山而进,看到一些修慈悲行的人说:“你们如一行乞者,无衣而食,却在广场中央对大众呼喊说:‘我将给予你们衣食,你们来取吧!’这不是魔行吗?”对那些用女人修习密法的人说:“你们妻妾满堂,难道不知此生的爱恋多么可厌,你们只觉相会时的欢乐却不思别离之苦?”对自称修大印的人说:“你如果不能如实知见,就见不到一切法的本质皆无常,如不能见到无常,你就不能放下,如果不能放下执着,就无以解脱,你是一个凡夫,要知那些梵天外道也有你们也能讲的领悟呀!”

……

听者无法接受他的教导,反认为是异端,用棍棒石块将他逐出藏地,当巴说:“我会再来!我的弟子将遍布全藏!”

17.当巴修持守则

(a)一切世事勿执以为实,犹若云雾,勿执以为常。

(b)一切声誉犹空谷,勿修名誉当修法性。

(c)美衣如虹,好看如幻,当着旧衣而事修持。

(d)自身乃脓血黄水之皮囊,勿以为重。

(e)虽美食味亦为不净之因,勿太为口腹之欲。

(f)境起如冤敌来临,当憩旷野或山林。

(g)迷乱如芒刺,勿使入汝心中当修平等性。

(h)摩尼宝自所本有,勿贪欲食物钱财。

(i)多言为烦恼之本,当如哑巴而住。

(j)心性现起事业意,勿随之而转。

(k)加持乃从心生,应当祈祷喇嘛(上师)、意登(本尊)、堪卓(空行)

(l)勿久住一地,久住一地,佛亦见过。

(m)以谦下行断增上慢,任他谤我骂我。

(n)光阴如箭,时不久住,当常修此身如寄。

(o)如游方息脚处,勿营房舍,随有所作皆无利益。当专修以求解脱,身受虫啮决不分择。

(p)于现世境不生动摇,抛弃亲戚朋友如小鸟入林勿有恋着。

(q)真诚之信如妙大地,烦恼妄想不可得而定住。

(r)人身如同如意宝,勿委他人行持指使。

(s)三味耶犹如柱杖行者,在世时勿于正法懈怠舍置。

18.修无常最后能达空性

当巴说:“当修无常法,于内见无常,于外见无常。常修无常,魔、非人等无复为害;常修无常者,于世间无所贪着;常修无常,便见一切事业毫无意义,最后必能放弃所缘而达空性。”

19.修身口意三业安住

当巴说:“身应无常,不拘一处,随业游荡。口应禁语犹如哑巴,心住无住,随缘任运,于大平等境三业安住。”

20.观苦是解脱之摩尼宝

当巴说:“一切世间法,无不随业消亡,具智如实知见,远离一切,故此法印之观行当把握!”

“观苦是解脱之摩尼宝,无苦何以解脱!”

21.若身心为欲牵便生一切苦

当巴传授心境相断的大手印法时的开示:“境不会真正进入心,心也不会进入境,只是身为欲牵,互相支持,于是生一切苦。”

22.现在你的病不正是你的功德吗?

当巴传授修相对菩提心的“自他交换”法时,有一弟子照此精进修习,他观想将众生的一切障业由他承担。不久后,此弟子病了,越来越凶,他很恐惧便去向当巴求医,当巴说:“你何以这般恐惧呢?你现在的病不正是你的功德吗?”弟子听到这开示,站在那里,若有所悟,感到了不少觉受。

23.要瓦解世间痛苦,只有洞见它如幻本性

当巴说:“我在印度时,尼古玛法慧空行母(那若巴之妹)是如是开示的:你们若靠逃避来解决世间痛苦,说法是依靠什么法也是无用的,只有当着世间种种苦痛,洞见它如幻的本性,这些苦痛无惑地便当体瓦解!”

24.对等过失和罪过的态度

当巴说:“因渣菩提(Indrabodhi,莲花生大士的养父)有这样的开示:如果你还未成就,那就应当如鹿一般谨慎对待过失和罪过,如果你已成就,那你就应当如鹰翔天空般处处无碍。”

25.应视违缘是上师加持

当巴说:“对于各种人和非人及病等违缘事,当恭敬地对待,若无此等违缘,何能产生出离之心,放下之觉悟?故当见到诸违缘即上师三宝之加持也,得此加持之苦露,我方能至于无死也!”

26.再也找不到违缘和痛苦方算完成了修行

当巴说:“你们当往人生中痛苦的地方去修持,你们当去尸陀林修持,当你见到尸陀林如同佛净土时,你便应离尸陀林到更险恶的地方去修,就这样一地至一地的游行。当你在这世上再也找不到觉得违缘产生痛苦的地方。你所到处无不是佛净土时,你已无疑地完成了修行!”脱柳听了这些口诀,在冈底斯雪山历经处险境,再也找不到这世间还有什么痛苦,一切痛苦如云消散时,他的执着也瓦解了!于是便对他的弟子说:“我自毫地(应作宽坦解)站在那里见到了执着的解体。”

27.遭人斥骂是助我断除执着心的修行

当巴说:“古古热巴在修行时是狗王,他与狗群相处,白天变成狗在集市中游行,遭人斥骂,晚间回复人形在尸陀林修瑜伽。他说:‘当我被人斥骂时,正是帮助我修行,断除执着心,这对我和彼都有益。’”

28.帕·当巴桑杰与米拉日巴(附息苦口诀)

当巴与米拉日巴相遇时,米拉忽然变成路旁的花朵,当巴思用脚踢而说:“啊!这花本是米拉变的,我怎能踢他?”又说:“米拉你把证悟和密诀如山歌一样地乱唱,空行母已在昨夜夺取你精华明点,你将在日落时死去。”米拉恢复人形,唱起《死之六愿》的大无畏道歌,当巴说:“你的歌全是比喻真正的解脱,应是自心明体当下的证悟。”米拉又唱了《明体证悟歌》,当巴听了便说:“这样也好,你不需要我,我不需要你,我们各自赶路吧!”

米拉拉住当巴说:“听说你有息苦口诀,我欲听闻。”

当巴说:“麻拉雅!呸!呸!呸!

一切恶魔非人到来无怖畏,一切皆法性之流露,

一切违缘到来无恐惧,放下我执还有什么不瓦解,

无事之时明体宽坦如天空,

有事之时一切观为幻化,

昏沉来时呼呸!

掉举之时修静住,

不乐之时小林纵歌声,

此是一切空行守护密诀。”

歌罢相别,当巴前往定日,米拉往雅龙。

29.境之方便尤较心之方便为要

当巴开示实相大手印,看到许多弟子得到初步证悟,便对他们说:“汝等若以此证悟常居静处,虽有所成就,但恐怕无法究竟,应往凶险之地,大违缘处,自心妄念任运起灭,诸法一味犹如海中恶浪轻浪,总不离大海,若只知心之方便,未知境之方便,则如弃宝于地!”

30.怎样领会加持,怎样了解梦?

当巴说:“加持由自心中生,若欲佛菩萨现身摩顶加持终是魔事。”

“你不领会违缘,就不会领会这加持。”

“一切梦兆无非心的变现,行者当了知此中幻变,但不要执着,除此并无其他重要的精深意义。”

31.修习违缘无惧于苦

当巴说:“对于违缘的修习,如能精进,经久后便成为自然修习,如果你已经在这世上解决了所有违缘的障碍,你难道还害怕什么违缘之苦吗?”

32.洞见法性就不会有恶行

一弟子问当巴:“成就者任运烦恼还有恶行否?”当巴曰:“如果已洞见法性便不会有恶行,如果仍有习气恶行,必定未成就。”

33.颠倒习气而行方能清净心

当巴说:“在这颠倒的世间住于颠倒的地方,用颠倒的思维来清净颠倒的心。”

34.最可畏是顺缘,最亲近是违缘

当巴说:“最可畏的事是顺缘,最亲近的事是违缘,最可畏的或许是亲人,最亲近的正巧是非人(魔),最可畏的是涅槃,最亲近的是轮回。”

玛吉拉准空行母解释说:“在轮回中才有涅槃,在涅槃玄想中没有解脱而只有执着,这是当巴的精义。”

35.金刚大持之身行

当巴说:“外在凶险破败之违缘是化身的庄严,内在苦乐好怀的违缘是报身的庄严,密中妄念的违缘是法身的庄严,一无所有古萨里行忍辱慈悲菩萨行,平等任运解脱行,三身俱一体即是金刚大持之身行。”

36.当巴对弟子的慈悲加持和庄严是什么

当巴在定日与弟子同住时,一弟子做一恶梦,另一弟子卜之示以明日必死,祈求上师加持消灾,当巴开示曰:“你们不要因遇违缘来祈祷加持消灾,须知加持的成果,正是你们现在所遇到的,并且我对你们慈悲加持能使你们行持成就的,也就是这违缘,这违缘可成为你们出离的源头,你们不要口口声声祈求消灾行福,这是被魔所摄受还不知晓!你们应当修习心无挂碍,惟到庄严之地(凶地)去修行罢!这是我对你们的加持!这是我给你瑜伽行者的庄严骨饰!”

37.当巴对弟子的最后示范

当巴在岁时,对弟子揶贡噶和小岗说:“铜号发出嗒嗒的响声在东方,我将要回到我的庄严净土,这个庄严净土也是我的弟子常住之处,玛法慧主(即尼玛法慧,汉译太阳)即将落山,但今后我的弟子将如明月和星辰一样出现,现在一切都无意义。”当巴即离开住地,到尸陀林、鬼洞、龙地等处以古萨里苦行禁食七天,然后对弟子说:”我的示范已结束,净土在那里得到,你们也应该这样做。“当巴随即面朝东方跏趺而坐圆寂了!

38.勿向外求常观自心

当巴说:“受用如云,顷刻都散,名誉虽好,只如空谷回声,衣服饮食,如虹如秽,人多聚处,不如林下水边,妄念易生,当以平等菩提心对治。牟尼宝自己已原有,勿向外求,此心当如镜,常常观照。上师三宝加持力,只在自己如月照大地有水处则较明朗,殷重如水,加持如月也。”

赞赏

长按







































北京平价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治疗白癜风最好医院是哪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aguopaguoa.com/pptq/5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