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次大陆唯一和外界沟通的开伯尔山口
噩梦一般的一次次重写印度的命运
印度次大陆世界上非常独特的封闭地形,南面是浩瀚的印度洋,东西两侧分别是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在古代航海技术落后的情况下,无疑是天然屏障。
而北部是绵延公里平均海拔达米的喜马拉雅山脉,挡住了大部分西藏人的脚步。东部是平均海拔米的若开山脉,越过山脉也只有缅甸广阔的热带原始森林,使得中华文化止步于云南。
图上红色位置为开伯尔山口
但凡事总有以外,在西北部公里的兴都库什山脉和苏莱曼山脉之间,有一条最窄处近米的开伯尔山口。这既是南亚次大陆连接西亚中亚的文明通道,更是入侵者的桥梁。北方民族通过通道,占领印度后慢慢被同化,又被新的民族从山口攻进来,又再次被同化。各人种,以及各民族的文化在印度这一古国内相互融合,使得印度人有各种不同的体质和外貌,印度社会如万花筒般复杂多样,成为世界人类学博物馆。
开伯尔山口地形
哈拉帕文化遗址
最古老的印度文明是公元前年地印度河流域文明,称为哈拉帕文化,位于今旁遮普地区。哈拉帕文化达到相当发达的程度后,因不明原因而衰落,最终彻底消失。
公元前年左右,一支印欧语系的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征服了当地土著。他们建立种姓制度,将人分为四种。1.婆罗门,僧侣祭司阶层;2.刹帝利,军事贵族和行政贵族;3.吠舍,平民阶层;4.首陀罗,被雅利安人征服的土著居民。后来甚至分出了更低的贱民。
雅利安人之后,波斯人、马其顿人、大月氏、突厥、阿拉伯人、阿富汗人、帖木儿蒙古人都从开伯尔山口走进印度,成了这里的主人。
古印度与西方的交涉
——印度佛教史上不容忽视的事情(文:传印长老)
壹
历史的往事
(一)佛陀之世波斯人的入侵印度
栖居生息于伊朗高原西南部(靠近波斯湾、现在的法尔斯省地区)的波斯(Persis)人,公元前六世纪之际,由居鲁士二世(Cyros,前—前年在位)领导本族起义,打败了由公元前六世纪初就统治着他们的异族——米底人(Media),建立了阿基米尼斯(Achaemenes;亦作阿基美尼德,Achaemnide)王朝。
居鲁士死后,他的儿子冈比西二世(Cambyses,前—前年在位)继位,不断向外扩张。于公元前五二五年,征服了埃及,国势日盛。
继冈比西二世之后,便是著名的大流士一世(Darios,前—前年在位)。大流士一世王似不属于居、冈的血统,又此人适与佛陀同世,他统治波斯三十六年,国势大振,盛极一时。当时波斯帝国疆域东及印度河,南至波斯湾,西达地中海小亚细亚和埃及,北临黑海连里海,形成世界史上空前的大帝国。
还是在居鲁士时代,波斯的势力就已经向东伸展到了雪山西麓、印度河上游以西的地方。约于公元前五一八年到公元前五一二年(佛陀四十七岁到五十三岁)之际,波斯大流士王继续向东扩展势力,占领了印度河西岸和印度河下游的东岸地方;包括西北印度的犍陀罗、迦湿弥罗等地,都在波斯的统治之下了。
到这时期,波斯人融合着古希腊的文化,已经形成独具一格的波斯文化。这是与雅利安人文化(吠陀文化)体系、渊源各不相同的文化。大流士王是世界史上的名王之一。由他侵略印度所施行的统治,包括波斯文化的统治,延续了将近二百年之久,对于印度社会、民族文化以及对宗教方面的影响,是不容忽略的。
(二)难陀朝代希腊人的入侵印度
这一历史事件是指世界史上另一名王——亚历山大王(Alexander,前—前年在位)的东征。首先要从世界史上有名的波斯与希腊的战争说起。
波斯帝国的阿基米尼斯(Achaemenes)王朝,自公元前六世纪中叶(前)以降,逐步征服了伊朗高原以西的广阔地方,日益形成对希腊的威胁。特别是波斯占领了小亚细亚沿岸的希腊的一些殖民城市以后,双方矛盾激化,终于发生了战争。
战争于公元前五〇〇年以波斯大流士王镇压小亚细亚的希腊人在米利特斯(Miletos)的起义开始。镇压了起义以后,大流士并不满足。于公元前四九二年,挥戈指向希腊本土。许多希腊城邦国家望威臣服,唯有雅典人(Athenae)和斯巴达人(Sparta)不肯降服(初征希腊)。
公元前四九〇年,大流士军再攻希腊,矛头直指雅典。雅典以少胜多,打败了强敌,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马拉松(Manathon)战役(二征希腊)。
公元前四八〇年,波斯国王薛西斯(Xerxes)率军攻打希腊,结果再遭溃败(三征希腊)。公元前四四九年,希腊同盟军队彻底消灭了波斯在希腊的残余势力,终于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
然而,此后希腊城邦之间互相争雄,大闹矛盾。其中,尤以雅典与斯巴达两个城邦之间为甚,终于发生了内部战争(前—前,伯罗奔尼撒战争)。正当希腊城邦自相纷争,加之奴隶不断反抗,而使希腊城邦日趋衰落之际,在他们的北方的国家——马其顿(Macedonia)却一天比一天强大起来。马其顿人与希腊人在种族上原属近亲,可是希腊人自恃其文明的进步,总认为他们有些野蛮而采取轻视的态度。
公元前四世纪中叶,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Philip,前—前年在位)征服了希腊诸城邦,取得盟主地位。他曾经打算远征东方,未及实现而遭臣下暗杀。
腓力二世的儿子便是亚历山大王(Alexander,前—前年在位),即位之时年方二十岁。他是一代哲人亚里斯多德(Aristotle,前—前)的学生,自幼受希腊文化教育,有雄略。继其父志,进行东征,经希腊城邦同盟会议,决定征讨长期以来的敌对者——波斯。
公元前四世纪后半叶(前年5月),亚历山大王率军,浩浩荡荡由马其顿首都派拉(Pella)出发,开始了长达十年之久的东征。其军所向披靡,首先征服了小亚细亚。于公元前三三三年十一月与当时的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会战于伊苏斯(Lssus)——现在的土耳其境内阿纳达市以东地方,波斯军溃败,大流士三世向东逃走。亚历山大军沿地中海南岸征服埃及(前),并且在这里建筑以亚历山大命名的城堡而镇守之。接着,挥师巴比伦(前)。于公元前三三〇年一月进驻波斯首都——波斯波利斯(Persepolis),掠得财宝无数(包括掠夺波斯其他城市的财宝,据说驮运财宝的马匹有二万头,骆驼五千头),并且纵火焚毁了气势雄伟、壮丽无比的都城宫殿。
波斯大流士三世于伊苏斯战败后,逃亡到里海东南山中,公元前三三〇年时被其臣下比苏士所杀。至此,波斯阿基米尼斯王朝实际上宣告灭亡。比苏士自称波斯王塔薛西士四世。亚历山大王为大流士三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以后,继续追讨对方的叛徒比苏士(塔薛西士四世)。
公元前三二九年春,亚历山大的军队越过兴都库什山脉,进入巴库特里亚(Bactria,阿富汗境内),占领中央亚细亚(苏联乌兹别克地方)。次年(前)消灭残余势力比苏士,征服了波斯全部领土,建立起横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
亚历山大军于公元前三二七年末或前三二六年初侵入印度,占领了印度河流域。是年亚历山大王二十九岁,佛陀入灭已经一百六十年了。
亚历山大先征服印度河东岸怛叉斯罗城(今伊斯兰堡)城主太克西利斯;再征服印度当地山区,部族领袖阿比萨拉斯,以及该地区总督多克瑞亚斯,皆主动投降。
又征服杰卢姆河(时称希达斯皮斯河)东岸。城邦国王普罗士(波拉斯)风姿英俊、体格魁伟(身高五库比特以上)、勇猛正直,可谓印度风格的典型国王,临阵虽战败而不乞怜。亚历山大感其德操,仍旧让他为王,并为之扩充疆域,和好邻邦。亚历山大于杰卢姆河西岸驻军和战斗过的地方分别建城,名布西发拉(纪念死去的战马,今之吉拉普)和尼卡亚(希腊文意为胜利,今之蒙城)。
再征服与普罗士(波拉斯)王国接壤的格劳塞部族,此部族屈于威力而投降。亚历山大共占领印度(今之巴基斯坦)境内城镇三十七座,其城镇小者居民五千人,大者人口在万人以上。还占领了大批村庄,人口总数不少于城镇。
印度五河之一的齐纳布河(时称阿塞西尼斯河),水流湍急,河中巨石尖棱,亚历山大率军过此河。又渡过拉维河(时称希德拉欧提斯河),此河水平稳易渡。诸多印度当地部族皆投降,其中独有卡萨亚部族(邦主亦名波拉斯),据其首府桑伽拉(今之拉合尔)进行抵抗。激战后,亚历山大占领桑伽拉城。
亚历山大听说萨陀累季河(时称希发西斯河)东岸很富庶,城邦很强盛。激起占有欲,欲渡河攻占。然而,其部下因长期转战,感到没完没了,厌战心生,士气低落。虽经亚历山大一再动员,而终无效,不得已,遂决定班师。班师之前,于该地修建了雄伟高大如塔式的祭坛十二座,举行过祭礼,挥军渡河西还。到达新建的西城,组成船队,沿河流直下。
行前,亚历山大把征服的印度领土(今巴基斯坦)全部交付波拉斯统治,共七个民族,二千余城镇。
亚历山大回师,兵分三路:步骑兵一部沿河东岸(左岸)南下;主力、象二百头,沿河西岸(右岸)南下;亚历山大率部由河乘船而行。船队有三十桨大船八十艘,有运输船、轻型船以及原有和新造的各种船近二千艘。
行五日,抵二河汇流处。由于河道狭窄,水流湍急,骇浪惊涛,震天动地,有两船折桨互撞,小有损伤。在这里,各种部队会师,重新部署。由于遇到马利亚部族的抵抗,于是再战于拉维河(希德拉欧提斯河)两岸。此次战斗酷烈,亚历山大在夺取马利亚人城塞时,身先士卒登城,因梯折断,后续人不能及时登上。亚历山大只身跃入城塞,被箭矢射透胸甲,负重伤,出血倒地。伤势稍愈,即乘舟沿拉维河返回营地——拉维河与齐纳布河(阿塞西尼斯河)合流处附近。这时,余下的马利亚部族和欧克西德拉卡部族,皆派代表来请降。又造新船,沿途接受当地部族的归降。在五河汇流附近地方,建造“亚历山大”城一座(今之密顿城)。
印度河下游东岸的穆西卡纳斯族,先投降后反叛,亚历山大镇压了他们,处决了不肯服从他的婆罗门。
亚历山大船队沿印度河南下,到达三角洲顶端的帕塔拉。在此建造船坞,留驻舰队,派员统辖,征集四个月军粮,充分作返航准备工作。海路由尼阿卡斯统领,由阿拉伯海经波斯湾返航到幼发拉底河口;陆路由亚历山大亲统,沿海岸回军。行进到伽德罗西亚一带,条件恶劣,给养困难,炎沙绝水,遭遇极度困苦。亚历山大还军至巴比伦,时为前三二四年,于此完婚,患热病,翌年死。
亚历山大自述其侵占印度河地区时的情形是:当地印度人有的主动迎降;有的逃跑后又被抓住;有的把他们的国家放弃后逃跑,留下领土任凭他来处理。他把这些土地交给他的盟国和主动归顺他的人。
亚历山大在印度时,有一回在野外草地上遇到几个智者(婆罗门),平时他们常在这里辩论各种问题。那天见亚历山大偕侍卫走来,便停止争论,只是站在原地方跺脚。亚历山大叫翻译询问何故跺脚。婆罗门答曰:“大王啊!我们每个人在大地上,只能占有他脚下踩的这一点地方。你也不过是跟别人一样。只不过你特别好动,特别狠心。老远地离开自己的家乡,在这大地上游荡,给你自己找了不少麻烦,也给别人添了不少麻烦。可是,过不了多久,你就要死去。死后,你在这大地上所能占有的,最多也不过是你的坟墓所占的那一小块土地而已!”据说,亚历山大听了后,曾向智者们表示深以为然。
(三)亚历山大帝国的分裂与孔雀王朝的建立
在亚历山大王侵略印度的混乱局面中,应运出现的风云人物是阿育王的祖父——旃陀罗笈多(Chandragupta,月护,前—前年在位),据佛教文献说他出身于刹帝利族,然而希腊文献中传说,他出身于低等种姓,认为他多半是与摩揭陀难陀王家相关的私生之子。他可能是企图颠覆难陀王朝而未果,于是出走西方,来到印度河的军阵之间向亚历山大求助,亦未遂愿。嗣后,得到婆罗门谋臣考提利亚的辅佐,用其策略,先对摩揭陀国周围地方进行侵略。亚历山大退归西方(前)以后,旃陀罗笈多王便把难陀王朝推翻(前),其时年方二十余岁。旃王取得了恒河平原的统治权之后,便引军向西北印度进击希腊人,遂把希腊占领的印度河以东的国土收复了回来。
亚历山大西还之际,曾把军政事务委付于留驻下来的臣下,可是,由于印度人的反抗和希腊人内部的纷争,以致希腊人在这里的势力,很快地削弱下去,甚至消逝。然而,经过了还不到十年的光景,希腊的另一国王再次出现于西北国境上,这就是叙利亚王国的开创者——塞琉古一世(Seleucos,或作叟留寇斯,前—前年在位)。
原来,亚历山大王逝世后,因部下纷争,昙花一现的大帝国疆域,不久即分裂为四:马其顿的克山德鲁(Cassandros,前—前年在位);小亚细亚(土耳其西半)、特拉克(Thracia,保加利亚地方)的利西玛库斯(Lysimachos,前—前年在位);埃及的托勒密(Ptolemaios,或作帕特列梅奥斯,前—前年在位);叙利亚、伊朗地方的塞琉古(Selcucos,或作叟留寇斯,前—前年在位)。
塞琉古一世拥有原亚历山大帝国东半的大部分领土。他于公元前三〇五至前三〇三年之际,妄想实现亚历山大没有实现的征服印度的野心。他先攻占了巴库特利亚(Bactria,阿富汗境内),接着引军渡过了印度河。这时,旃陀罗笈多王已经由西北印度还军中原,遂又动员强盛的军力再次发兵西北抗击外敌。大概塞琉古预计到自己的军力不足以打败印度人,两军没有进行激烈的决战,遂即双方缔结和约,时为公元前三〇三年顷。
依据和约,塞琉古割让由阿富汗到巴基斯坦一带四个洲的地方给旃陀罗笈多王,旃王向塞王酬赠大象五百头。据说旃王还纳了塞王的女儿为妃;两国关系趋于亲善友好。塞琉古王朝还派遣了使节常驻于孔雀王朝首都波吒厘子城(Patalipura,华氏城,遗址在今巴特那市西北附近)。其中有一位使节名叫米格斯提奈斯(Megasthenes,或作麦加斯梯尼,约前—前年在世),驻在印度经十年之久,著有《印度迦》(《印度记》)四卷(原书今不传,在古代西方作家著作中有所引述,略可知其内容之片断),较详细地记录了当时的印度情形。
旃陀罗笈多统治了恒河、印度河两大平原以及西北的地方(括及阿富汗一部分并及巴基斯坦),国境东西由孟加拉湾到阿拉伯海,西北达兴都库什山脉,北至喜马拉雅山脉,南过毗德亚(宾陀)山脉到达纳巴答河。建立了印度前所未有的统一国家——孔雀王朝(Maurya,前—前),定都于波吒厘子城,当时这里不仅驻有来自叙利亚的使节,也驻有来自埃及的使节,蔚为具有国际性的商业、文化之都。(待续)
往期回顾
?藏识
▲大雄宝殿楹柱联——莫虚负荷花十里桂子三秋
▲大雄宝殿楹柱联——宝坊阅千载常新楼阁喜重开
▲大雄宝殿楹柱联——古德此安禅似岳镇西湖
▲大雄宝殿楹柱联——入殿参三世释迦不须问过去未来
▲大雄宝殿楹柱联——善门呈宝相发菩提宏愿
▲大雄宝殿楹柱联——积无量千万诸善根故名佛国
▲视觉
吴越文化艺术瑰宝——灵隐寺千年双石塔
▲视觉
千年陀罗尼石经幢见证灵隐寺悠久与辉煌
▲视觉
古樟华盖有凤来仪
▲视觉
杭州灵隐寺娑罗圣树花开正盛
▲视觉
罗汉松上的小罗汉
▲视觉
灵山含秀色鹫岭起嵯峨
▲视觉灵隐
济公行迹云林寻觅
?视频
▲梵呗祈福|唱诵《心经》
▲壶里乾坤大——云林奉茶
▲佛教生态保护动漫系列(—)反哺
▲佛教生态保护动漫系列(二)遇赦
▲佛教生态保护动漫系列(三)投宿
▲佛教生态保护动漫系列(四)方长不折
▲佛教生态保护动漫系列(五)《此路不通》
▲中国禅——佛教中国化的典范
▲赏析
《钟声偈》
编辑
妙莲
美编
璐希
责编|慧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