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市知青岁月第35期诸葛仁对一幅

北京手足癣防治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wh/210410/8833415.html

芒市——神奇黎明之城,生态宜居圣地。如花的史实盛开在古老而淳朴的土壤里,请随“史话芒市”一起探索发现那充满希望的火炬冉冉亮起......

芒市有多美,只有生于斯、长于斯和居于斯、业于斯的人深有体会;芒市有多好,曾经在这里挥洒青春热血的芒市知青最想倾诉......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始于20世纪50年代,为响应党中央毛主席的号召,他们带着一腔热血和激情,从祖国四面八方来到芒市插队落户和屯垦戍边,与芒市人民同甘共苦、建设“第二故乡”,为芒市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奠定了坚实基础、结下了深厚友谊,是芒市人民最为宝贵的重要精神财富之一。芒市人民将永远铭记他(她)们、感激他(她)们、祝愿他(她)们。为纪念他(她)们这段珍贵的历史,表达芒市人民的感恩之情,更好地激发全市各族人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和永远跟党走的坚强意志,芒市委党史研究室特推出“芒市知青岁月”栏目。本周推出第35期,诸葛仁:对一幅照片的回忆║法帕镇知青║(潞西县知识青年首届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全体代表合影)

对一幅照片的回忆

诸葛仁

这幅照片,是年2月由原潞西中学教师杨书楚所摄,地点在我插队落户的潞西县法帕镇腊掌寨西口至芒牛寨的果朗河大竹桥旁。我正在放一头白色的大水牛,很自在地骑在牛背上,身穿长袖海魂衫、草绿色军裤,脚上是一双保山产的翻毛皮鞋,一副悠然自得的神情。照片的背景是寨子边的果朗河,河边是一大片美丽的凤尾竹林,还有傣家的水车懒碓——用水车做动力舂米的工具,竹林中就是我插队的寨子——腊掌。当地有名的芒蚌温泉就在寨前,经常有四乡八寨及芒市城里的人到这里泡温泉、洗澡。(摸鱼捞虾)那是一个星期天,杨书楚老师与同为潞西中学教师的夫人黄秀娘到腊掌找我。因事先没有约好,他们到寨子时,才知我放牛去了。还好,放牛地点离寨子不远,热情的放牛娃带他们找到我。我正骑在牛背上准备回寨子,在果朗河边与正好带着相机的杨老师夫妇相遇。杨老师立即为我拍下了这张经典照片,留下了我插队时田园牧歌式的美好回忆。当时恰是农村最闲的时候,照片中的我时值下乡插队两周年。通过艰苦的农村生活、劳动磨炼,我已从一个18岁的城市学生变成了皮肤黝黑、身强体健的正宗边疆农民。40多年过去了,时间虽然带走了我们的青春,带走了我们许许多多美好的时光,可我永远难忘的还是那段知青岁月!更难忘这张骑在牛背上的照片。现在,这张照片已被放大挂在家中客厅的墙上。它见证着我们一代人的历史,见证着我们的悲欢离合。每每看着这张照片,总有太多的感慨,总让我想起美丽的腊掌寨,想起寨子里那些淳朴的傣族乡亲,更难忘现在远居海外的为我拍下这经典瞬间的杨书楚老师!(作者原系潞西县法帕镇腊掌寨昆明知青)

友情提示:

讲好芒市知青故事,表达真挚感恩之情。欢迎当年知青下乡所到乡镇及相关媒体平台,转载发布“芒市知青故事”栏目相关文章,用好芒市知青资源,助推芒市更好发展。转载时请注明转自“史话芒市”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aguopaguoa.com/pptq/80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