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对大猪蹄子的印象是错误的

TODAY

我们讲“大猪蹄子”

乾隆

厚此薄彼

电视剧给我们塑造的乾隆,最常见的印象是多情而宽容。

这该怎么说呢,对他喜欢的人,他是相当宽容的。

而现实中作为丈夫、父亲、领导等人的角色的乾隆,性格上最大的特征是偏心。

自己喜欢就的爱之深,自己讨厌的就恨之切。厚此薄彼就是常态。

作为丈夫,喜爱如令妃,可以命福康安给令妃娘家买地买房;

厌恶如废后,贵为皇后,人都死了令内库给两白银草草埋了。

作为父亲,对喜爱的女儿是真·慈父。

怕爱女暑热,婚后让新婚小夫妻随意住避暑山庄不必请旨;蒙古女婿去大小金川打仗,偷偷给前线长官下密旨:不许我女婿打冲锋啊,他有闪失我拿你是问。

作为对比,对不喜欢的女儿,女婿在前线战败病死,人都死了还特地八百里加急削了人家亲王的爵位。

作为领导,三朝老臣张廷玉都要告老还乡,荣归故里了,特意在最后抓着人家一点小辫子往死里怼,硬是把父祖留给他的老同志弄了个晚节不保,郁郁而终。

对和珅、富恒这种合心意的,犯再大的错也照样结为儿女亲家。

很多皇帝都有这种明显的好恶,有些皇帝会眼不见心不烦地把人撂一边,但乾隆喜欢再踩上一脚。

这一点,《如懿传》中还原得更好。

四重身份五种语言

与电视剧给人的印象不同,满清刚入关时,满人的汉化程度并不高,顺治皇帝入关前就不会说汉语。入关后的各位爱新觉罗也并不认为自己仅仅是中国的皇帝。

以乾隆为例,作为最高统治者的他面对不同的被统治者有着不同身份。

面对满人,他是八旗的主子,全族的族长与汗。

面对汉人,他是汉地十三省的皇帝。

面对蒙古人,他是全蒙古的博格达汗。

面对藏人,他是藏传佛教中的文殊菩萨。

如果用《冰与火之歌》里的写法的话,就是:

在你面前的,

是满洲八旗的主人、

汉地十三省的合法皇帝、

从科尔沁到天山南北全蒙古的博格达汗、

文殊菩萨转世、

迷恋盖章的诗人、

天助者、

大清国皇帝陛下。

表现在乾隆的内宫,乾隆对满族妃嫔说满语,对蒙古妃嫔说蒙语,对汉人妃嫔说汉语,对容妃则说维吾尔语。

在外也是一样,对满蒙亲贵说满语与蒙语(两者语法相似),对汉族大臣说汉语,对新归附的维吾尔贵族则说维吾尔语,对进京的六世班禅则说藏语,当时让班禅大吃一惊。

不仅说的很流利,写的也很顺畅,乾隆用蒙文写过《准格尔源流》一文,用藏文抄写过《甘珠尔经》。

除此之外,乾隆鼓励满蒙官员给他写满蒙文字的奏折,但让他失望的是这些官员的奏折里语法词法错误连篇,他就像批改作文一样用朱笔圈画出来,有一次批到老家盛京将军的奏折满文实在是狗屁不通,直接在奏折里用满文怒斥:有何颜面见祖宗耶?!

这些材料也可以看出除了满汉一家的宣传外,满人上层对于天下与民族的真实想法。随着乾隆朝西北与西南战事的结束,现代中国的版图在他手中确立,他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会五种语言的天下共主。

毕竟他的年号在满语里的意思是:“上天辅佐”

饥饿的盛世

说真的,包括教科书在内,我们现在批评乾隆的地方是越来越多了。

但从传统封建社会标准来看,他干得不错。

乾隆是传统封建社会中减税最多、救灾最卖力的皇帝,至少在数据上是这样。

统治六十年,给老百姓免掉了两亿多两白银田赋,平均每年国库拿出来救灾的钱,也比他爹拿出来的多十倍有余,人口也增长到了前所未有的近四亿。

这点上说确实是盛世。

但话又说回来,随着人口爆炸与耕地不足,乾隆年的人均粮食占有量和秦始皇时代差不多,换句话说这是一个大多数人食不果腹的盛世。

但这又不是乾隆能够解决的问题。

另外一个常见的黑点就是“闭关锁国”,“沉浸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

闭关锁国是事实,但乾隆真的对外界那么茫然无知吗?

不见得。

我们就不说乾隆在马嘎尔尼来华前就收藏了多少西洋的好东西了。

他或许是第一个知道牛顿与英国议会的中国人。

他始终都吸纳许多传教士进入宫廷担任他的私人建筑师、艺术顾问与医生。

通过外国使节与宫廷里的洋人的消息渠道,他清楚中亚与南亚的地理与政治情况,也知道英国人与俄国人在这当中扮演的角色。

那么问题来了,他那么清楚外面的世界为什么仍然搞闭关锁国呢?

这个道理其实就和现在朝鲜是一样的。

金氏父子有全世界最全的电影片库,各种稀有的外国唱片与豪车,兄弟子侄大多在国外学习进修,外交上玩了那么长时间的火也没把自己玩死。他们对世界局势可否算洞若观火?

但是朝鲜老百姓呢?

“非不能为,实不欲为”,说乾隆对外界茫然无知是错误的,但说他固守成规,故意止步不前倒是对的。

但这又回到了“一代人只能做好一代事”的这种无奈上。

参考文献

欧立德:《乾隆帝》,青石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年6月。

孔飞力:《叫魂:年的中国妖术大恐慌》,陈兼、刘昶译,上海三联书店,年1月。

常建华:《清代的国家与社会研究》,人民出版社,年7月。

赖惠敏:《乾隆皇帝的荷包》,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年7月。

张宏杰:《饥饿的盛世》,重庆出版集团,年4月。

原创文章,保留版权,转载须经本人同意,并注明出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aguopaguoa.com/ppwh/115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