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徐州市发改委发布
年度市级特色小镇示范点考核结果
经过严格的年度考核,
全市12个镇上榜,
获万元资金支持!
哈哈,太骄傲了!
入选的这些镇将会被大力发展,
小伙伴们快来点赞吧!
什么是特色小镇示范点?
年,徐州市委、市政府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意见》,明确在未来3年内,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通过完善土地、财政、投融资等配套措施,在全市范围内培育创建一批产业特色鲜明、体制机制灵活、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的特色小镇,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新动力。其中还提出,要在今后三年内选择21个镇试点开展特色小镇示范点建设。
入选的小镇能够得到哪些福利?
从年开始连续3年,市财政每年补助每个特色小镇示范点建设资金万元。
这些小镇凭啥入选?丰县常店镇电动车产业小镇
★
常店镇位于江苏省最西北部,是湖西革命老区丰县6个贫困镇之一,电动车产业是常店镇土生土长的产业。
近年来,依托电动车及配件产业,紧紧围绕建设“电动车产业特色小镇”的发展定位,以打造省级电动车小镇为主线,狠抓产业规划编制、基础设施建设、补链强链建设、机制保障等,多轮驱动,有力推进了电动车产业快速发展,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电动车产业特色小镇”发展之路。
常店镇牢固树立镇、园(电动车产业园)合一、产城融合的理念,大力实施电动车小镇东进、北扩、西移计划,加快推进电动车产业集聚、集约发展,进一步彰显了产业集群效应。
同时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政府保障企业发展。为建设高水平的产业集聚区,常店镇政府优化规划,着力提升工业集聚、配套完善、生活功能齐全的镇域发展能力,全面扮靓扮美小镇环境。
丰县大沙河镇果都生态小镇★
丰县大沙河镇,位于丰县城南18公里处的苏皖两省三县(丰、萧、砀山)结合部,因 的大沙河贯穿全境而得名,地理位置优越、生态环境良好、交通便利。
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饶,大沙河镇拥有全省 的连片果园,果品面积10万亩,是传统的果品生产大镇,素有“果都”、“果海”之美誉。是 的“中国红富士之乡”和“中国白酥梨之乡”。以其优良的品质在全国各类水果评比中获得国家、省、市大奖项,并获得农业部“绿色食品”认证和“中华名果”称号。
大沙河镇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借助新一轮“黄河故道综合开发”和“大沙河风景区”建设,加大旅游投入,以“两河一湿地,二村二农庄”项目建设为载体,引领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盛世梨园、果都大观园、大沙河农家乐、瑶盛陶瓷学院、二坝湿地公园等一些知名旅游景点共同汇聚成一个集旅游观光、度假休闲、农业体验于一体的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区,每年梨花节、红富士苹果节期间吸引30多万游客来此赏花摘果、休闲旅游。
近年来,全镇上下全面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强力发展商贸旅游,大力发展果业,倾力完善基础设施,聚力加强内涵建设,加快城镇一体化,全镇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沛县杨屯镇光伏产业小镇★
沛县杨屯光伏小镇位于徐州市沛县,北临微山湖,东西与山东接壤,是江苏的北大门,拥有2万多平方米采煤塌陷地,发展光伏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近年来徐州市沛县杨屯镇光伏产业风生水起,结合镇区搬迁,正在探索光伏特色小镇发展模式。小镇规划工业园区5平方公里,目前已建成2.27平方公里,入驻企业19家,年工业开票收入达8亿元。投资10亿元新上徐州拓正茂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多晶硅项目,一期50台铸锭炉项目竣工投产。利用采煤塌陷地亩,建成34兆瓦光伏电站,包括徐州宏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20兆瓦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10兆瓦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徐州立澜光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4兆瓦光伏项目都已并网发电。光伏产业年产值达6.5亿元,有力助推了全镇经济社会的发展。
未来三年,杨屯镇将新上兆瓦水面光伏、万平方米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台多晶硅铸锭炉、台光伏切片、电池组件、电池板项目,形成完整的光伏产业链。年,光伏产业将形成固定资产投入过30亿元,集聚企业过50家,引进创新团队10个、技术研发中心20个,工业开票收入过百亿,税收过5亿,劳动力安排过万人的目标。
下一步,杨屯镇将围绕光伏产业领域,重点引进光伏切片、太阳能电池组件、太阳能电池板等一批招商项目,力争将杨屯镇打造成及产业、文化、旅游于一体的光伏特色小镇,让居民充分享受光伏产业带来的 化收益。
新沂市智慧健康小镇★
健康小镇坐落于风景优美的新沂市,东临东海之滨,西界大运河畔,南至高合线,北至人民西路,占地近0亩,总建筑规模超万平方米,投资总额超过亿元人民币。
小镇是必康集团积极响应国家创新发展、转型升级号召,瞄准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于年提前布局的完全基于“工业4.0”理念的智慧小镇。目前必康小镇各板块已基本完成建设,年将逐步投入使用。小镇全面运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前沿科技手段,围绕“医药大健康”主题、“个性化服务”主线,布局智能生产、智慧物流、智能体验和大数据四大板块,以大数据为支撑,全面贯穿医药、护理品、化妆品、功能饮品制造,互联网生态和电子商务,现代化冷链、堆场和仓储物流体系,融合产品研发、高科技医疗、养老、培训交流、五星级酒店、智慧商业、娱乐健身等配套功能,实现完整的产业链和价值链闭环。
小镇拥有全球 的医疗科技体验中心,为全球医疗、健康、科技领域专家、学者提供全新的体验模式、新技术实践和数据化交流培训平台。小镇内建有的酒店、商业、餐饮娱乐、文化休闲、教育医疗等智能化服务设施,使小镇成为大健康、高科技体验的“迪斯尼”乐园。为2万名小镇从业人员提供超现代化工作、生活、养身和休闲环境;为每年8-10万名来访专家、学者提供健康服务、学术交流等高科技、个性化体验。
小镇创造全新的商业模式,以人为本,致力于打造生产、生活、生态相融合的现代化生态体系。小镇运营体系也将带动周边经济发展、居民就业,同时来访专家学者将通过学术研发、交流和体验,推动大健康领域技术进步、行业发展。必康健康小镇将为制造行业技术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全省特色小镇建设起到全面的示范、带头作用。
睢宁县沙集镇电商产业小镇★
睢宁县沙集镇位于睢宁县东部,公路、铁路、水运、航空十分便利;全镇面积66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4个社区,6.4万人口,是江苏省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镇、徐州市重点中心镇。
电子商务产业是沙集镇特色产业,拥有0多个家具网销单品,入驻“中国质造”江苏产业带,多家企业通过ISO质量体系认证,在全国率先实现“淘宝村”17个行政村全覆盖。目前全镇已建标准厂房面积近50万平方米,物流及配套用房面积15万平方米,1万平方米电商综合服务中心和众创空间、孵化基地已经投入使用。电商从业人员3.5万人,网店达1.6万家,实体企业余家,物流快递公司(子公司、分公司)83家,物流网点多个,摄影机构24家,带动五金配件、板材贴面、油漆销售、策划运营、会计服务等配套产业发展,同时辐射周边地区50公里范围内农民共同发展电商产业。年全镇电子商务网销额突破百亿元大关。
近年来,沙集镇先后荣获“中国淘宝镇”、“中国家具电商产销 镇”、“江苏省电子商务示范镇”等20多种荣誉称号;沙集电子商务产业园获批江苏省服务业集聚区,“沙集模式”享誉全国。
未来3年,沙集镇将根据《沙集镇电商产业发展规划》要求,全面拓展产业链,打造一条集电子商务、研发、生产、物流、培训等于一体的简约家具上下游产业链条,力争到年网销额超亿,物流营业额超30亿元,集聚6万人口,带动从业人员4.8万人。
睢宁县李集镇东方饰品小镇★
李集镇位于睢宁县西南部,地处两省三县交界之处,全镇65平方公里,总人口5.8万,下辖11个行政村、4个社区,素有“小南京”之称。该镇连续多年在市对镇分类考核和全县考核中名列前茅,是全市首批中心镇,先后荣获全国重点镇、 生态乡镇,省文明镇、生态镇、卫生镇、徐州市园林小镇等荣誉称号,同时被确定为全国不动产登记试点镇、徐州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镇。
李集镇是苏皖交界地区商贸重镇和商品集散中心,也是睢宁县委、县政府构筑的“一核一轴四重点”服务业发展格局的重点之一。饰品加工是其主要的传统产业之一。目前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也是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在全国 的生产加工基地。李集镇生产的花饰供货量约占全国总供应量的85%以上,全镇现有饰品经纪人余人,形成规模来料加工示范点60个,带动镇内及安徽等周边地区近5万名妇女创业就业,被老百姓称为老少皆宜的“百姓创业工程”、“没有围墙的工厂”;镇区目前有直达义乌的物流企业8家,每天每天往返物流班车6-8趟,饰品日均运输量吨以上,镇区周边近公里内往返义乌的货物运输均从李集拖运。
未来3年,李集镇将立足传统商贸优势,以电子商务集聚区、商贸综合体等项目为抓手,着力完善饰品设计、饰品生产、饰品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条,把李集镇打造成为全国 的饰品生产基地。
邳州市官湖镇银杏小镇★
银杏,“植物界的熊猫”,皮、叶、种均可入药,木材是 家具材料,全身是宝。明人方以智在其《通雅·植物》中这样说银杏:早春一派新绿,秋来满树金黄。其“黄蝶舞碧天”的独特风姿,更是吸引亿万游客四季朝圣。官湖,正是四季朝圣佳绝处。
悠久的种植传统。1年前,官湖民间就已形成种植银杏的传统。近30年的产业调整,官湖银杏种植已覆盖耕地面积的90%,形成“春采叶、夏管护、秋收果、冬移株”的作业模式,有成熟产业工人3.2万人,“要想快致富,就种银杏树”成为党群、干群共识。
丰厚的自然资源。现有银杏成片林4万5千亩,苗木总量万株,年产干青叶1.8万吨;树龄30年以上的株,其中结果株,年产银杏果吨,种质资源、叶用资源和苗木资源有机统一。
高度的产业融合。农业基本形成专业种植和林间作业产业集群,有林业专业合作社38家;工业形成家具、雕刻、板材为主打的“银杏全产业链”,相关企业余家,其中银杏定制小屋全国首创,主要出口美国、日本。官湖成为全国银杏生产、交易和加工中心,商贸繁华、产业集聚。
现代的旅游规划。实施“银杏旅游+”战略,以银杏综合开发为纽带,投资7.23亿元完善银杏湖风景区和“黄金古道”景区建设,成立景区管委会和银杏旅游公司,统筹布局农家乐、主题民宿、康体养生等项目,拓展“吃住行、游购娱”产业链,全力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生态旅游胜地。
巨大的商业潜力。官湖镇党委政府正以“生态富民”为执政理念,放大5万亩银杏林海优势,制定银杏产业标准,加快银杏全产业链开发,努力探索出一条“一 ”全产业贯通发展之路。
银杏是人生不可或缺的美丽,美丽却是永恒的乡愁。官湖——一个冉冉升起的银杏特色小镇——让你望得见美丽,记得住乡愁。四季朝圣佳绝处,美丽乡愁是官湖!
邳州市大蒜小镇★
世界大蒜看中国,中国大蒜看江苏,江苏大蒜看邳州!以宿羊山、碾庄、车夫山等镇为核心的大蒜种植基地,相继创建成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 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 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黎明食品等多家公司在海外设立直营店或注册境外商标,邳州大蒜在国外的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
邳州大蒜种植面积每年稳定在60万亩左右,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邳州大蒜品牌价值超亿元,荣登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区域品牌价值第24位。“邳州大蒜”成为徐州市 获得“中国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的农产品,实现了徐州地区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零”的突破。
龙头企业黎明食品、绿之野生物食品、沙明食品等企业被认定为 高新技术企业,“张黎明”牌大蒜被认定为 ,形成了以蒜片、蒜粉、蒜粒、聚合蒜粉、聚合蒜粒、蒜泥、黑大蒜、黑蒜酱为主的产品链。大蒜产业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
铜山区云谷小镇★
在徐州高标准打造科技创新核心区“一城一院一谷一区”规划中,徐州科技创新谷作为“一谷”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瞄准高精尖产业,聚焦人才智力集聚,徐州科技创新谷迅速形成人才、资源、产业集聚的“洼地效应”,打造全球优势创新资源集聚区、政产学研金深度融合发展示范区、区域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助推器。
人才是创新发展的 资源。铜山区实施高层次产业人才政策,徐州科技创新谷放眼全球“重金求才”:对于诺奖得主等 人才, 给予0万元项目资助;对于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等领军人才,给予万元至万元创业项目启动资金;企业全职引进创新领军人才的,给予万元至万元的项目资金支持;对于本科生、硕士、博士等产业人才,分别一次性补贴元、00元、00元……科技谷还建成了人才公寓、商业娱乐中心、医院学校等配套设施,全方位为人才落地保驾护航。
下一步,云谷小镇将重点围绕智能装备、电子信息、新材料和安全科技、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开展招商引资,布局产业创新平台。安全科技产业以矿山安全为主体,以化工安全为依托,以消防安全为特色,以自然灾害防治为扩展。智能装备重点围绕建筑、抢险救灾、军工等专用技术与装备,加快研发工业机器人、光刻机等智能装备。电子信息技术产业重点培育以医疗电子、汽车电子、太阳能电池。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将引进汽车零部件前沿科技领域领军人才,成立高性能弹性汽车零部件研究院。小镇的产业将紧紧围绕国家产业发展方向,结合高新区基础,构筑产业创新的高地。
铜山区汉王镇颐养小镇★
汉王镇位于徐州西南苏皖交界处,总面积64平方公里,境内山脉连绵,河流纵横,风光旖旎,古迹众多,森林覆盖率达%,是徐州市的后花园。近年来,汉王镇坚持生态发展,先后被评为“中国 特色旅游名镇”、全国“林业生态”文明镇和“江苏 魅力休闲乡村”,月亮湾生态庄园、纳帕溪谷风景区、拔剑泉、马扒泉、竹坡故里主题公园、玉带河探幽景区等景点,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汉王镇依托自身优势,“念山水经,唱农家戏”,把开发旅游资源、发展观光农业、倾力打造徐州后花园作为重中之重,目前汉王商贸旅游产业已成长为富民强镇的主导产业。高标准规划汉王镇旅游发展目标体系,合理布局旅游发展空间结构,高水平设计旅游产品组合和旅游形象,通过对对食、住、行、游、购、娱六项基本要素的统筹安排,促进汉王镇旅游产业发展。通过土地流转和招商引资,加快推进休闲观光农业建设,重点建设和招引一批符合汉王发展的商贸旅游产业,徐州乐园、汉王拔剑泉公园、纳帕溪谷旅游景区等纷纷落户汉王。目前,汉王镇拥有3A级旅游景区1个,4A级乡村旅游景点4个,农家乐专业村1个, 魅力旅游乡村1个,红色旅游教育基地1个,自驾游基地1个,其他各类休闲旅游景点30余处。
未来3年,汉王镇将致力于打造文旅+康养一体发展,产业引擎、旅游引擎、智慧化及互联网引擎相互协调,产业链整合架构、旅游目的地架构(景区)、城镇化架构共同支撑的特色颐养小镇。
泉山区农产品小镇★
农产品小镇位于徐州市泉山区,北至桃花源湿地,南至徐肖线,西至铜山与泉山交界处,东至荣盛城,旨在带动西部城区产、城、生态协调发展。小镇集产、城、生态于一体、以农产品产业化发展为依托的,现代化农产品商贸物流小镇和江苏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农产品小镇规划总占地亩,计划总投资亿元人民币,目前已入驻企业(商户)达3家。现有农副产品展示、交易、冷链物流、仓储、加工配送、电子商务、检验检疫、研发、购物等综合性服务平台。
农产品小镇规划建设五大区域,分别是淮海经济区 的食品安全运营平台、生态宜居雨润新城、福达生态体验农庄、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园和泉润公园,实现提供直接就业岗位近2万个,带动相关从业约7万余人,聚集约7万人。
未来3年,农产品小镇将继续加大招商引商力度,全面提升经营规模,主要招商方向为农副产品基地、加工、冷链物流配送,农副产品采购、供应、运营;旅游景区投资、合作共建、特色小镇民俗风情园区打造;商务酒店合作、运营。
新城区检验检测小镇★
检验检测小镇位于徐州新城区西南部产业园区,西至拦山河,北至迎宾大道,东至湘江路,南至湘江路,规划用地约2.9平方公里。与徐州老城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互成犄角之势,相距均在10km范围内,区位条件优越,交通设施完善。
小镇目前已聚集了省安科院徐州分院、省特检院徐州分院、徐州工程学院(食品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人文学院)、徐州市计量检定测试中心、徐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徐州市纤维检验中心等多家检验检测或研究机构,建设有网架及钢结构产品、纤维产品、电线电缆产品、水泥制品、工程机械产品、煤炭及煤化工产品、煤矿安全、职业危害检测、大型工程装备检测与控制、工程装备数字化设计及检测食品安全生物芯片检测等20多家省级、 检测中心或实验室。
检验检测服务业是国家重点发展的八个高技术服务业之一,为加快推进徐州检验检测和认证产业发展,有效整合苏北和淮海经济区优质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资源,培育服务徐州“6+6”现代工业产业体系提质增效、推动沿东陇海线经济带及苏北地区工业质量提升、面向淮海经济区产业转型升级的检验检测服务和创新科技研发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小镇目标定位:争创国家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示范区,建成国内 的检验检测认证基地和创新中心及产城融合、多态合一的新型科技小镇。
小镇坚持“政府引导与推动、企业开发与管理”的原则,政府打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招商环境,积极引导和吸引项目入驻。小镇重点发展:装备制造、食品及农副产品、煤盐化工、现代医疗、高端装备、新材料、建筑建材、新能源、节能环保和仪器仪表等十大领域,规划有发展检验检测、标准计量、认证认可、设备研发等产业功能板块,配套商业服务、居住生活、公共服务等配套功能板块。
里面有没有的你的家乡呢?
有的话就快来打CALL吧!
往期精彩回顾?徐州 美女,看简历确实被惊艳到了!
?小时候的收麦场景,70、80后看了别哭!
?徐州最贵的房子,不在市区里,竟在这里……
?以“五环之歌”作为成名曲的小岳岳今秋来徐州“搞事情”!
看“徐州我的家”点击“阅读原文”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