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草

北京荨麻疹最好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210116/8595950.html
通 草

通草①,味辛,平。主去恶虫②,除脾胃寒热,通利九窍,血脉关节,令人不忘。一名附支。生山谷。

①通草:《本草纲目》谓:“有细细孔,两头皆通,故名通草,即今所谓木通也。”此处所言通草,即现今之木通。

②恶虫:《诸病源候论》云:“虫上食口齿生疮,下至肛门,伤烂乃死。……食人五脏,多下黑血,数日即死。”恶虫泛指使人致死的虫。

为木通科植物木通、三叶木通或白木通的干燥藤茎。

1.除脾胃寒热:治疗脾胃寒热相兼的病证。

2.通利九窍,血脉关节:治疗诸窍不通、血脉与关节不利。

.令人不忘:治疗健忘。

1.《神农本草经疏》:“通草者,即木通也。禀清秋之气,兼得土之甘淡,故其味辛,平,微寒,味甘而淡,气平味薄,降也,阳中阴也。入足少阴、太阳,亦入手少阴、太阳。能助西方秋气下降,故利小便,专泻气滞。肺受热邪,津液气化之源绝,则寒水断流,膀胱受湿热癃闭,则约束小便不通,宜此治之。其证胸中烦热,口燥舌干,咽干大渴引饮,小便淋沥,或闭塞不通,胫酸脚热,并宜此主之。《本经》主除脾胃寒热者,以其通气利湿热也。其曰通利九窍血脉关节,以其味淡渗而气芬芳也。令人不忘者,心主记,心家之热去,则心清而不忘矣。湿热生虫,故又主恶虫。”

2.《本草备要》:“古名通脱木。色白气寒,体轻味淡。气寒则降,故入肺经,引热下行而利小便;味淡则升,故入胃经,通气上达而下乳汁。治五淋水肿、目昏耳聋、鼻塞失音,淡通窍,寒降火,利肺气。退热催生。”

.《本经疏证》:“仲景当归四逆汤之用木通也。为利水道设乎?为通血脉设乎?盖古人之用药也,宜于此不宜于彼者勿用,与他物不相和洽者勿用,功不两就者勿用。夫惟手足厥寒,脉细欲绝,岂无阴邪水饮阻隔阳气而然。”

1.通草古今名称的讨论。

古代本草所讲的通草,实为木通,为木通科植物木通、三叶木通或白木通的干燥藤茎;现今所说的通草,乃为通脱木,为五加科植物通脱木的干燥茎髓。古代本草中的通草,多以通脱木为正名,陈嘉谟《本草蒙筌》谓:“白瓤中藏,脱木得之,故名通脱。”因有通利小便,治疗水肿之功用,而有通草之名,正如李杲所谓:“阴窍涩而不利,水肿闭而不行,用之立通,因有通草之名。”

2.木通品种的讨论。

古今作木通使用的品种有木通科的木通、白木通,毛茛科的川木通,马兜铃科的关木通。关木通为我国东北地区所习用,有多年的历史,收载于《中国药典》年版一部,所含的马兜铃酸为有毒成分,用量过大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甚至死亡,国内外有不少关于关木通引起肾脏损害的不良报道,为保证用药安全,国家已于年停用关木通。白木通仅在少数地区自产自销。现今较为常用的是川木通与木通,二者功用相似,版《中国药典》已将木通作为正品使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aguopaguoa.com/ppwh/97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