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含经故事选NO金縷衣的

.金縷衣的布施

  有一次,佛陀來到故鄉迦毘羅衛城遊化,住在城南的尼拘律園精舍中。

  一天,佛陀的姨媽摩訶波闍波提,拿一件親手縫製的嶄新金縷黃色衣,要布施給佛陀。

  佛陀告訴她說:

  「瞿曇女!這件衣服應該布施給僧眾。布施給僧眾,便是供養了我,也供養了僧眾。」

  但是,摩訶波闍波提再三地執意要佛陀收下,佛陀也再三地要她布施給僧眾。

  這時,站在佛陀後面,執扇搧佛的尊者阿難說:

  「世尊!請您收下吧。世尊!摩訶波闍波提瞿曇女照顧您很多,既是您的姨媽,又是您的奶媽與養母,世尊在生母過世後,就是由她哺乳養育您長大的啊。」

  「是啊,阿難!摩訶波闍波提瞿曇女確實照顧我很多,在我母親過世後,養育我長大。

  阿難!摩訶波闍波提瞿曇女也因為我的緣故,歸依了佛、法、僧眾,不疑三寶,不疑苦、集、滅、道,離殺、盜、淫、妄、酒,成就了信、戒、施、聞、慧。如果一個人想要以終身禮敬與供養生活所需用品的方式,來報答讓自己歸依佛、法、僧眾的恩人之恩澤,那是報答不了的。

  再者,阿難!能布施十四種個別眾生,有大功德,大福報。這十四種是:如來、辟支佛、阿羅漢、向阿羅漢、阿那含、向阿那含、斯陀含、向斯陀含、須陀洹、向須陀洹、離欲外道、精進的修行人、一般人、畜生。阿難!如果布施給畜生,可得到的福報大小為一百,那麼,布施一般人為一千,布施精進的修行人為十萬,布施離欲外道為十萬億,布施向須陀洹到阿羅漢的聖者,則為無量,布施辟支佛也是無量,更何況是布施如來了。

  再者,阿難!對七類僧眾的布施,有大功德,大福報,即使僧眾中可能雜有不精進、有名無實的惡比丘,也一樣有大功德,大福報。

這七類是:

一、布施如來在世時的比丘、比丘尼僧眾。

二、布施如來入滅不久後的比丘、比丘尼僧眾。

三、只布施比丘眾。

四、只布施比丘尼眾。

五、指名特定的比丘眾、比丘尼眾。

六、指名特定的比丘眾。

七、指名特定的比丘尼眾。

  阿難!布施給任何特定的個人,所得的功德與果報,再怎樣也不會大於布施給僧眾的。

  再者,阿難!

有四種布施:

一、由行善法的清淨施者,布施給行惡法的邪惡受者。此類布施,因施者而清淨。

二、由行惡法的邪惡施者,布施給行善法的清淨受者,此類布施,因受者而清淨。

三、由行惡法的邪惡施者,布施給行惡法的邪惡受者,此類布施,施者、受者都不清淨。

四、由行善法的清淨施者,布施給也行善法的清淨受者,此類布施,施者、受者都清淨。」

按語:

一、本則故事取材自《中阿含第一八0瞿曇彌經》、《中部第一四二施分別經》。

二、「金縷衣」,《中部第一四二施分別經》只作「一套新衣」。

三、早期佛教對修行有成就者,安立了四個果,分別是:預流果、一來果、不還果、無學果;或音譯為: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或簡以:初果、第二果、第三果、第四果。預流果是指初入聖者之流,表示從此邁向聖道而不退,最多再經七番生死流轉,就能成就解脫。一來果是預流果之上的成就,最多只再來人間一次,就能成就解脫。不還果是一來果之上的成就,不會再來人間了,就在「不還天」的天界成就解脫。無學果表示已經成就解脫,不再有生死流轉了。(參考《雜阿含第一二四八經》等)

四、本則故事,亦廣泛地記載於各部律典。律典中,佛陀回答摩訶波闍波提瞿曇女的話,有一句極有意義,那就是佛陀說「我在僧數」(如《五分律》,大正大藏經第二三冊第一八五頁中)。「我在僧數」,表示佛陀也是僧團中的一分子,與「如來不言:我持於眾、我攝於眾。」(如來不說:我領導眾人,《長阿含第二遊行經》)相應。

五、尼拘律園,位於迦毘羅衛城南的尼拘律樹林。佛陀成佛後第六年,第一次回家鄉時,父親淨飯王為他在此建立一座精舍的林園。當時佛陀在此精舍住了七天,為淨飯王說法,也在此林園中接受了姨母所供養的金縷袈裟(金縷衣)。(參考《佛光大辭典》第一八八五頁,印順法師著《印度之佛教》第二九頁)

六、佛陀不接受摩訶波闍波提瞿曇女的個別布施,而要她布施給僧眾,其實是期望她能獲得更大的福報,因為布施僧眾的福報,比布施佛陀個人更大。

七、在尊者阿難的多次請求下,後來佛陀允許尊者摩訶波闍波提等女眾出家,這是比丘尼僧團成立之始(參考《中阿含第一一六瞿曇彌經》)。而本則故事發生時,尊者摩訶波闍波提還沒出家,比丘尼僧團也還沒成立,所以,經文後段所說,包括布施比丘尼僧眾的「對七類僧眾布施」,很有可能是後來增入的(參考菩提比丘英譯本註解一二九一),這應為經典增編失誤的痕跡。

八、為何布施僧眾的功德,大於如來?或許是因為僧團負有「正法久住」的使命,佛法在世間的延續,是靠僧眾實際承擔的吧。

SāDHU!SāDHU!SāDHU!

萨度!萨度!萨度!

往期精彩回顾点击标题,即可阅读序、自序NO.

怎样才是真正的赞叹佛陀?NO.

佛陀的修学历程NO.

佛陀的初转法轮NO.

拒絕利用神通傳教的佛陀NO.

能成就無量福道的教誡教化NO.

如何知道聖者NO.

聖者的恬靜淡泊性格NO.

佛陀如何面對謾罵NO.

久離恐怖的佛陀NO.

不聞雷聲的讚歎NO.

對佛陀最誠敬的供養

NO.

佛滅後的「大師」

NO.

佛陀普渡眾生了嗎?

NO.

緣起甚深

NO.

神射手的啟示─深徹的四聖諦

NO.

法最尊貴而不是血統─正法中沒有種族歧視

NO.

無關年資的非時通達

NO.

登頂之美NO.

耕一種不一樣的田

NO.

善知识与精进不放逸

NO.

彌醯的獨修挫折

NO.

貧窮的財主摩訶男

【有声书《八正道》-菩提比丘七度出家成为阿罗汉十波罗蜜功德-東達拉尊者葛印卡内观-斯里兰卡法留中心宝利尊者学员问答《阿罗汉的足迹》-《三十七道品导引手册》-雷迪尊者内观禅修的佛法精要(原声视频)-乌巴庆老师经典记录修习慈心的利益恰宓尊者开示的如何修习慈心禅

坦尼沙罗尊者

四梵住

隆波甘哈简介及寺院参访指南隆波甘哈

害怕是痛苦的原因《父亲的宝藏》-隆波甘哈

定慧禪修法-毗瑪拉蘭希尊者

阿姜曼正傳--阿姜摩訶布瓦生活的艺术--威廉.哈特

《灭苦之道》--法遵比丘尼

《禅修手册》-隆波帕默尊者阿姜查的新年开示最高的吉祥:以平等心处生命中的所有变迁快乐的真谛

2新年快乐

《禅修手册》-隆波帕默尊者

帕奥禅师

菩提资粮

佛法问答

堕胎《禅修指南》-隆波帕默尊者

内观静坐日常练习指南

南传上座部佛教资料大全百度网盘链接

除妄念经-除寻经-帕奥禅师开示

记者年对南传传奇人物伟大的蒂帕嬷的采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aguopaguoa.com/ppzl/74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