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人物蒂帕嬷DipaMa当

蒂帕嬷(DipaMa)

——当代南传佛教伟大的禅修成就者

蒂帕嬷是南传佛教一位传奇的大成就者。她以居士之身中年开始修行,很短时间内得到了很大的成就;她按师父指示按《清净道论》修行神通,并如实地证到了五种神通的惊人成就,例如她可以分身、穿墙、预知。。。而后她又不再修习神通,因为她觉得对证道有障碍。她为西方弟子传法并获得了世界级的声誉。

蒂帕嬷出生于孟加拉。她与当时的大多数亚洲妇女一样没有什么机会进行正式的修行。然而在中年时她全身心地投入禅修,在短期内获得甚深的内观证悟。她找到将家庭生活融入修行的办法并教导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修习正念的技巧。蒂帕嬷对西方世界影响甚大,一部分是因为她与内观禅修社的三位创始人的关系。她是约瑟夫葛斯坦(JosephGoldstein)和莎朗萨兹堡(SharonSalzberg)的主要禅修老师,也是杰克康菲尔德(JackKornfield)的老师之一。蒂帕嬷12岁时嫁给了拉加尼巴,一位比她年长12岁的工程师。婚礼后一周,他就去缅甸工作。35岁的她怀孕生女,3个月后不幸夭折。4年之后,生了女儿蒂帕,意思为“光”,从此人们称她为蒂帕嬷,意即“蒂帕之母”。蒂帕嬷的第三个孩子是个男婴,死于生产。蒂帕嬷因为悲痛,又身患高血压和心脏病,卧床不起。年蒂帕嬷46岁时,丈夫拉加尼突然心肌梗塞离世。几年的时间里蒂帕嬷几乎不能照顾她自己和她女儿。她觉得如果她不能找到办法从悲痛中解脱出来,她不久也会死。她于是转向学习禅修,确信这是唯一能拯救她的道路。蒂帕嬷曾梦见佛陀对她轻声诵了《法句经》里的一段经文:“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蒂帕嬷从梦中醒来,决定要全身心投入禅修。      在她参与禅修的过程中,她的定境迅速加深。某晚她在去禅修大厅的路上,突然发现自己无法移动。有几分钟的时间,她居然不能抬脚,这让她非常困惑。她终于发现原来有一条狗牢牢地咬住了她的腿,死不松口。令人惊奇的是,在短短的几个小时的禅修中,她的定力已如此深厚以至于她没有感到疼痛。她遵照去中心闭关时得到的指导,在家里耐心地禅修,努力地做到对每一刹那的念住。   几年后,蒂帕嬷接受著名禅修导师马哈希尊者的指导。在那里不到3天,蒂帕嬷就进入了更深的定境,睡眠和饮食的欲望都消失了。接下来的几天中,蒂帕嬷经历了“内观进阶”中在证悟前的各个经典阶段,接着在证到初果的时刻,她的血压回到正常,心脏的悸动次数也大大的减少了。曾经虚弱到不能爬楼梯的她现在充满了健康的活力。她背负多年的忧怖消失了。      那一年剩下的日子里,蒂帕嬷往返于家和禅修中心之间,迅速地到达了证悟的更高阶段。认识蒂帕嬷的人对她的变化大为惊奇。她从一个病泱泱的哀伤的女人变为一个平静,顽强,健康,容光焕发的人。年,缅甸政府要求所有外国人离开缅甸。蒂帕嬷决定去印度的加尔各答。在印度那些想在家务缠身中修行的妇女们来到蒂帕嬷的居处寻求指导。她满足她们的愿望,给予她们能充分利用全部生活的个别指导,不因为繁忙而有所妥协。      蒂帕嬷对印度家庭妇女的指导下慈爱但严厉,蒂帕嬷要求学生和她一样持五戒并且每晚只睡4小时。学生们每天禅修数个小时,每周要多次向她汇报,并在她鼓励下做独自的闭关。蒂帕嬷的修行道路并不限于一个特定的场所,世界是她的寺院,抚育子女和教导他人就是她的修行。她将家庭和禅修融为一体,内心坚定地拒绝在生活中树立籓篱。   蒂帕嬷学生呼她为“家庭主妇的守护神”,而且她也是和修行融为一体的的示范。对蒂帕嬷来说,修行无处不在,无论何时,无论何地,都是完全的觉醒。她是“心的本质是觉知”的活生生的例子。蒂帕嬷经常是沉默的,她的学生们在她的沉默和围绕着她的不可动摇的祥和中找到了皈依。      蒂帕嬷也掌握了一般禅定中提到的五类神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但她只有在需要的时候才显示。

年蒂帕嬷去世前,她在加尔各答的几百个学生,另外还有一大群西方弟子。从早到晚来访者川流不息。她从没有拒绝任何人。当她女儿劝她给自己多留点时间时,蒂帕嬷回答说:“他们渴求佛法,让他们来吧”年蒂帕嬷的肉身败坏告别人间。      一般家的修行者经常感到在禅修和家庭,工作及社会责任间难以调和。但蒂帕嬷提醒我们并不需要选择。任何窘境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礼物,激励我们一次次地找到包容在慈悲心里的中道。对这种挑战的应对也许会产生一种适合世俗生活的修行方式,体现出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生活在佛法中。

蒂帕嬷虽然身为寡妇及单亲妈妈,她仍尝试在充满父权以及封建思想的佛教僧院系统中,突破重重限制,寻求一条禅修的道路,她从来不曾怀疑过自己能否得到最高的证悟。以她当时所处的时空环境,根本没有所谓的“妇女解放运动”;然而,蒂帕嬷却解放了自己。有一次她曾经说:“佛陀的女儿们是无所畏惧的。”

在蒂帕嬷开始修行之前,大家都知道她是一个极度焦虑且依赖心很重的人。她在12岁的时候奉家人之命结婚、与公婆同住行动不得自由、凡事完全听命于丈夫。我们若是从她个人的这些遭遇及当时的文化背景来看,那么对于她后来能成为思想如此自由开放的人,不得不令人从内心生起无比的敬意。例如,她坚持让女儿蒂帕接受大学教育,而后来当蒂帕决定要离婚时,她也给予支持。蒂帕嬷了解周遭的妇女所遭遇的种种困难,但是她仍然坚信她们可以迈向解脱的道路。蒂帕嬷表示当你生为女人的时候。女人的生命是非常艰苦的,但不用为此烦恼,只要不断地精进修行,而不须担心照顾丈夫与孩子的这些责任。如果我们生活在佛法中,那所有的事物可以透过佛法来解决。蒂帕嬷除了给予灵性上的指引,她还经常对向她求助的妇女们给予相当实际的建议。她会告诫某位加尔各答的家庭主妇说:“你不应该认为女性是无助的。你并非孤立无援,首先,你应该要受教育,然后你应去服务他人。如果你能够改善自己的经济状况,你就能够独立了。”蒂帕嬷树立以身作则的典范让别人获得力量。她在几乎完全属于男性的僧院传承中,担任首席教师的职务,并且是早期受邀到美国教导禅修的亚洲禅修大师。蒂帕嬷从未把这些成就视为值得宣扬的事情,但是她个人展现的风范以及求道成功的故事,已经让世界各地不同文化背景的妇女们得到很大的激励跟鼓舞。以下的问答是蒂帕嬷在年的印度,以及年的美国,面对信众的访谈录。问:内观禅修的目的是什么?答:内观禅修的目的是要泯除心中的纠结或是阻碍。你若能带着清明的觉知,非常缓慢地观察每一个瞬间,你就能打开心中的纠结。这些纠结分别是对自我的妄见,即相信有一个独立存在的自我的妄见:怀疑、对于仪式的执着、贪婪、恶念、贪念、贪求物质的生活、傲慢、不安、无明。经过每一个阶位的证悟,心中的这些纠结就会一个接着一个,慢慢被消除。一直到第四阶位时,这些纠结都会不见。问:当我们能量和用功都不足的时候,该怎么办?答:有时候能量会变低,有时候会变高。有时候不够用功,有时候反倒是用功过头了,而你真正要注意到的只有一件事,就是“能量与用功都不足的时候”。当它极度不足的时候,如果你注意到不平衡的情况,那么它就会自动调节过来。要觉察“能量不足”或者“能量太过”的情况,直到能量和用功两者达到平衡状态为止。这整个过程应该要非常地安静、沉缓以及自在。我们藉由察觉到它们的状态,来调节能量和努力,我们不应成为能量的受害者。问:如何能做到爱一个东西又不执着于它?答:有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水。“不执着”意谓着你整个人漂浮在水上面,但没有一头栽进里面。你没有潜到水里面,而只是让自己漂浮在上面。问:有时候我会想自杀或者感到万分沮丧。答:沮丧和自杀的感觉是一种疾病。有时候就连基础深厚的修行人,内心也会生起这种厌世的灰色思想。我们要试着让自己的人生观更积极而且更实际,就某方面来说,你必须明白自杀所带来的后果——这样的行为将导致你在许多的轮回中都无法拯救自己。此外,你还要记住人的生命是非常珍贵的,千万不要糟蹋它,最好是致力于内观禅修并保持内心的喜乐。问:在你生命中的那些重要转变,是发生在密集禅修期间,还是发生在你将禅修带入日常生活之后?答:最重要的转变是发生在密集锻炼的时期。我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不断地加强它们,它们就因此而变得更加地深化。问:你内心的悲痛与哀伤是慢慢消失的,还是由于产生了某种洞见而快速地消失?答:我可以感受到那些悲伤是慢慢消失的,但经过更多的禅修之后,使我获得了某种智慧,因此所有的悲伤都消失不见了。问:应该由谁来教导禅修?答:我们有两种东西可以教导别人,第一种是知识和理解;另一种则是有亲证体验,也就是达到第一或第二阶段的禅定。问:你对生命的基本认识是否已经改变?答:我对生命的看法已经有巨大的转变,以前的我对凡事都非常执着。我的占有欲极强,想要许多东西。如今我的感觉却像在飘浮,处在一种出离的状态。我活在世间,但不再想要任何身外之物,不再想占有任何东西。我生存于这个世间,如此而已,这样便足够了。

她的开示与汉藏大德异曲同工,以下是她的修行开示:

Meditateallthetime随时随地禅修

Practicenow.Dontthinkyouwilldomorelater.

“现在就去修行。不要以为你将来有的是时间”

  DipaMastatedfirmlythatifyouwantpeace,youmustpracticeregularly.Sheinsistedthatstudentsfindtimeforformalmeditationpracticeeveryday,evenifonlyforfiveminutes.Ifthatprovedimpossible,sheadvised,Atleastwhenyouareinbedatnight,noticejustonein-breathandoneout-breathbeforeyoufallasleep.

蒂帕嬷坚决地说,如果你想平静你就得经常地修习。她坚持认为学生应该每天找时间去进行正式的禅修,哪怕五分钟也好。如果连这都不可能做到,她建议道:“至少,你可以在晚上入睡之躺在床上去注意一呼一吸”。

Moreimportantly,inadditiontoformalsittingonthecushion,DipaMaurgedstudentstomakeeverymomentoftheirlivesameditation.Someofusarebusypeoplewhofinditdifficulttosetasideanytimeatall.Ifyouarebusy,thenbusynessisthemeditation,shetellsus.Meditationistoknowwhatyouaredoing.Whenyoudocalculations,knowthatyouaredoingcalculations.Ifyouarerushingtotheoffice,thenyoushouldbemindfulofrushing.Whenyouareeating,puttingonyourshoes,yoursocks,yourclothes,youmustbemindful.Itisallmeditation!

除了坐垫上的正式打坐,更重要的是,蒂帕嬷劝诫学生要将生活中的每个时刻都要成为禅修的时间。我们当中的一些大忙人觉得为禅修留出一点儿的时间都很困难。“如果你忙,那么工作就是禅修”。她告诉我们,“禅修是了知你所正在做的事情。当你在计算,了知你正在计算。当你匆匆忙忙赶去上班,你应该对匆忙的行为保持正念。你在吃东西的时候,穿鞋子、袜子、衣服的时候,你一定要保持正念。这些都是禅修!”

  ForDipaMa,mindfulnesswasntsomethingshedid,itwaswhoshewas-allthetime.DipaMamadeitclearthatthereisnothingwrongwithlapsesofmindfulness,withthemindwandering.Ithappenstoeveryone.Itisnotapermanentproblem.

保持正念不是蒂帕嬷“要去做的事情”,正念一直与她溶为一体。蒂帕嬷很清楚,心念散乱、正念流失并非过错。“每个人都会碰到这样的情况。(但)这问题不是恒常的”。

Thereisnothingultimatelytoclingtointhisworld,DipaMataught,butwecanmakegooduseofeverythinginit.Lifeisnottoberejected.Itishere.Andaslongasitishereandwearehere,wecanmakethebestuseofit.

“最终而言,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可执著的”,蒂帕嬷如此教导,“但我们可以善用一切东西。我们不应该拒绝生活。生活就在我们眼前,只要它在我们眼前,我们就要善用它”。

Chooseonemeditationpracticeandstickwithit选好一个法门然后坚定不移地修习

Ifyouwanttoprogressinmeditation,staywithonetechnique.

“如果你想在禅修上取得进步,就要坚守一个法门”

 Forthosebeginningthespiritualjourney,DipaMawasadamantabout   Practicingthisspiritofblessingthroughoutthedaycanmaketheordinarybe







































北京中科专注治疗白癜风
白癜风哪里可以根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aguopaguoa.com/ppzx/12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