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女禅修者在修缘起的时候,去观五种过去的因。她观到在接近临终的时候,她看到的是许多鸟儿飞到空中,这是她的业相。
到底是什么因素,让她在临终时看到鸟儿飞到空中呢?她就继续向前辨析名色法,看的更远一点,就能够看到她累积业的那个时刻。
有一天,大概在她30岁的时候,她去到市场上,看到许多鸟儿在笼子里关着,对这些关在笼子里的鸟儿,她很自然地生起许多的悲悯心。于是她买下所有的鸟儿,然后找到一个适当的地方,把它们都放了。
这些鸟儿都逐一逐一地飞到天空中,当她看到鸟儿飞到空中时,她的心生起许多的快乐、许多的喜悦。这也让她常常都想起自己放生的善行,生命布施的善行,而当时她做布施的时候,她自己还不清楚自己心的用意是什么。
她只知道在那时候,她仅仅是简单地要放它们,解除它们的痛苦,她只看到一颗单纯的心——让这些鸟儿脱离痛苦,但是她没有看到无明、贪爱和执取,她只看到行和业——就是那个造作行为的过程。
于是,我又让她继续往前看究竟名色法,她看到有一个阶段,她是一个孩子,在一个学校读书。那个学校里面有一个小型的博物院,而不同宗教都有一个小小的博物舍,一个佛教的,一个基督教的,一个回教的。
有一天,作为孩子的她走进佛教的博物舍。在里面她见到一尊菩萨苦行的像,就是我们的菩萨在乌鲁维拉森林里面修六年苦行,修到身体都皮包骨了,骨头都凸出来的像。这个像很吸引她的注意力,她想:“这个人在做些什么呢?”
于是她就去询问、探索。她得到的答案是:这个人正在修行,寻求解脱。于是她被解脱的概念强烈的吸引了。所以她放那些鸟儿的时候,她潜在的倾向是要希望这些鸟儿得到解脱,她自己也倾向于解脱。
所以,她在观察临终名色法的时候,就发现接近死亡的时候,她有一个倾向生起,是想要得到一个女人的生命,然后再以一个女人的生命得到解脱。这样的了知是一种错误的了知,因为她觉得有一个女人的存在,她贪爱女人的生命,这是她的贪爱,她的这种贪爱连续地生起就叫做执取,这就是无明、爱和取。
有赖于无明、爱、取,她去放鸟,放鸟的这个行为是行,因为有悲心,它有35种名法,这35种名法是无常的、刹那生灭的,当它们灭后剩下来的能量就是业的能量,我们把这种潜质叫做业。
——摘自帕奥禅师问答集
往期图文:開始禪修
燃灯尼师
因与果
圣喜长老
小故事
爱我所有
发愿无法摆脱烦恼
雷瓦达尊者
影响业果成熟的四组因素
发愿无法摆脱烦恼
雷瓦达尊者
夫妻之间
燃灯尼师访谈系列
《相应部·无始相应经》开示
圣法大长老
出家修行不是逃避是逃亡
善吉祥尊者
住于欢喜走向觉悟欢迎北京治疗白癜风中医医院北京哪里医院看白癜风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