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的攻克法宝4月11日周三

我颤抖,但我并不怯懦

我迟缓,但我并不彷徨

我僵硬,但我并不固执

尽管病魔可恶

但我们终将携手攻克

——致“世界帕金森病日”

邓小平、拳王阿里、希特勒、陈景润、奥黛丽·赫本……

这一连串蜚声世界的名字均折戟于一种疾病的麾下,它就是“帕金森病”。

对普通大众而言,“帕金森病”像是个熟悉的陌生人,在当今网络兴盛、自媒体活跃的时代,要听闻“帕金森病”的名字并不是一件难事,但却鲜有人深入了解它的“来龙去脉”、它的“隐匿多变”、它的“典型模样”、它的“迁延不愈”以及它的“攻克法宝”,这些映射出一系列的疑问:

到底什么是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是一种运动障碍性疾病,年,英国医生詹姆斯·帕金森首次发表文章对这种疾病进行了描述,为了纪念他,将此病命名为“帕金森病”。

它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老年人多见,平均发病年龄为60岁左右,帕金森病的根源是脑内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导致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姿势步态异常和睡眠障碍等。

该病起病隐匿,病程进展缓慢,症状逐渐加重。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在我国,帕金森病人的数量逐年增加,虽然它本身并不是一种致命的疾病,但已成为仅次于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严重危害老年人身体健康的致残性疾病。

谁是导致帕金森病的“罪魁祸首”?

遗传风险、经常接触杀虫剂和除草剂等农药是导致帕金森病的“罪魁祸首”。此外,吸烟、饮酒、饮食习惯等是否与帕金森病有关仍不明确,但适度的运动锻炼可能对预防帕金森病有益。

得了帕金森病有哪些表现?

“走起路来慌慌张张,手抖动地连筷子都拿不稳,说话越来越含糊,表情僵硬失去了笑容,日常生活动作变慢……”

这是许多帕金森病患者的自述,由此可见患病的典型表现可总结为“抖、僵、慢”三字。

抖是指手、胳膊、小腿、下颌和面部不由自主地抖动;

僵是指肌肉变得紧绷,四肢活动的时候感到僵硬、沉重、不灵活;

慢是指动作缓慢,在日常生活中穿衣、刷牙、洗脸等动作变慢,写字越写越小,走路时无法迈开脚步,而以小碎步前进。

另外,有些帕金森患者自述“总是高兴不起来、心理有时很烦躁、常常忘记事情”,家人描述其“变懒了,不爱出门,不爱说话,以前特别喜欢去公园现在也不去了,脾气变坏了”等。

这些都是帕金森病的非运动系统症状,在典型的运动系统症状出现之前就可能出现,也可能伴随运动系统症状持续存在。

如何早期发现帕金森病?

刚刚我们说了有些患者在典型运动症状出现之前,可能会出现多种症状:

包括鼻子“不灵了”、对以前感兴趣的事情变得没兴趣、记性差、直立性低血压、睡眠质量差、活动少、后背疼痛不适、腰腿疼痛、便秘、小便困难等等表现。

当然这些症状未必都具备,只要具备其中几种,就应该引起注意。

而一旦出现“抖、僵、慢”等典型症状,医院就诊。

得了帕金森病怎么办?

到目前为止,我们还不能完全治愈帕金森病,但这并不代表帕金森病就是绝症,我们可以通过“三驾马车,并驾齐驱”逐步攻克它

这“三驾马车”分别是: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康复治疗(包括心理疏导与照料)

药物治疗是基石,常用的有复方左旋多巴(补充脑内多巴胺递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MAO-B抑制剂(抑制多巴胺在脑内降解)、COMT抑制剂(抑制左旋多巴在外周降解)、金刚烷胺(可能增加脑内多巴胺的释放)、抗胆碱能药物(调节多巴胺和乙酰胆碱的平衡状态)。

若药物无效时可考虑手术介入,但手术治疗有严格的适应症,且术后仍需要药物维持治疗。药物和手术这两类疗法疗效均有限。

康复治疗的参与势在必行。康复治疗易被忽视,但却能使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得到最大获益,应当贯穿始终、伴随一生。

帕金森病的康复治疗方法多样,根据疾病分期及病人症状的不同选用帕金森病体操(包括放松和呼吸训练、面部动作训练、头颈部活动训练、腰部伸展训练、上肢及肩部伸展训练)、关节活动范围训练、步态训练、姿势矫正训练、平衡训练、言语训练、手部精细动作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训练等方法。

此外,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是一种新的物理治疗方法,被归为“二十一世纪四大脑科学技术之一”,具有无创、安全性好、可操作性强、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对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功能、情绪、记忆、日常生活能力等均有改善作用。

经颅磁治疗

此外,帕金森病患者在“衣食住行”各方面均需特别注意:

1

衣要宽松:

尽量选择宽松前开身的衣服,选择带拉链及穿脱方便的衣裤,鞋子不要选择系鞋带的,尽量选择魔术贴,且鞋底避免橡胶或生胶底以防患者向前跌倒,力争自己穿脱衣物鞋袜,从而锻炼肌肉及协调性;

2

食要健康:

多饮水,多进食杂粮、蔬菜、水果、坚果、谷物以及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尽量少吃动物脂肪,适量补充奶类和豆类,防治骨质疏松,避免饮用过量的咖啡和酒精饮料,进食时选用放置比较稳的碗、使用筷子辅助器,服用左旋多巴类药物建议在餐前或餐后2小时,以免因高蛋白饮食影响疗效;

3

住要安全:

保证足够的采光和照明度,室内常用的位置安装把手和扶栏,要避免坐软的沙发及深凹下去的椅子,把床头提高,或在床尾结一个绳子便于病人牵拉起床,上厕所时使用坐便器利于起坐,浴缸底部放置防滑垫;

4

行要坚持:

在疾病早期,要坚持一定的体力活动,适当进行健身操、太极拳、慢跑等体育锻炼,这些锻炼可改善帕金森病患者有氧健康状况、运动功能、疲劳、情绪和认知功能,有助于治疗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治疗常见的误区有哪些?

新确诊的患者,一经诊断立即足量多种药物治疗:

帕金森病的治疗需要长期管理,治疗药物也是逐渐调整剂量,千万不能快速大量加药,否则药物副作用大,且容易过早产生运动并发症等。

症状改善就停药:

帕金森病是由于脑内多巴胺神经元的变性坏死引起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需要终生服药,症状改善只代表病情控制,莫以为疾病治愈,擅自减量或停药可能导致症状恶化或严重副作用,且会影响后续治疗的疗效。

一经诊断就寄希望于手术治疗:

并不是所有的帕金森病病人都可以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有严格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且手术存在较大风险,一般只能明显改善运动症状,不同的手术方式、部位具有不同的效果及风险,术后患者仍需药物维持治疗,仅是药物的剂量可能减少。

盲目相信保健品、偏方:

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过程目前仍是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国际上尚没有治愈的方法。患者千万不要被一些小广告误导,冒然服用偏方、保健品,既耽误了病情,又浪费金钱。

综上所述,帕金森病出现已有较长历史,其起病隐匿复杂,临床表现多样,治疗方案也要遵循“个体化”原则,且伴随症状波动需要适时调整,因此早期就医、定期复查、不适随诊就显得尤为重要。

希望通过“世界帕金森病日”的健康科普活动,可以为广大群众普及帕金森病的相关知识,避免帕金森患者诊治过程走弯路、误治疗。让我们携手前进、健康生活、与帕共舞。

西安医院

康复医学科(脑病科)

“世界帕金森病日”义诊活动

活动内容:

1.义诊、现场咨询、解答问题

2.发放帕金森病科普宣教资料

义诊人员:

张巧俊教授

吴仲恒主治医师惠艳娉主治医师

雷倩护师晏光林治疗师

时间:4月11日(周三)上午8:30-11:00

地点:西安交大二附院门诊综合大楼一楼

义诊专家介绍

张巧俊,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安交大二附院康复医学科主任。任中国康复医学会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吞咽障碍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康复医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陕西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分会主任委员等职。多年一直从事神经相关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尤其是帕金森病神经生物学及药理学机制研究,并致力于探寻新的药物及治疗手段。目前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技研究发展计划攻关及西安市科技项目20余项,参编医学专著2部,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进步奖1项、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发表帕金森病相关科研论文余篇,多篇刊登于国际顶尖杂志。

文丨康复医学科张巧俊

图丨澎湃新闻

编辑丨赵文颉

▼点击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
昆明白癜风正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aguopaguoa.com/ppzx/19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