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奥禅法是有问题的观想禅法吗作者Pa

据中国一些学修南传佛教的信众反映,近年来有一位署名为Aggavara的禅修者,在网络上发布了一些文章,批评帕奥禅法《為何帕奧禪法是有問題的觀想禪法》。由于该文作者没能证得仼何禅那(当然也就无法如实观到究竟名色法等),又缺失必要的教理知识,因而其基于主观臆断对帕奥禅法的批评就难免错误重重(据悉在网上时常攻击帕奥禅法者都是一些未证禅那者)。针对其中一篇《为何帕奥禅法是有问题的观想禅法》文中的一些错误认识,笔者(Passika)应几位禅修者之邀,特给以适当解释或纠正。(斜体字部分均是引自原作者Aggavara的原文原句)(转载备注下,转载的时候没有把斜体字给转载过来)1)"观察我自己修习一年多的帕奥禅法,我觉得我大部分时间都把心专注在光上,以至于忘掉了呼吸本身,……在修观禅的时候,我观察我身体发出的光,以至于忘掉了身的现象本身"帕奥禅林没有任何业处导师会要求尚未达到某种程度的止禅禅修者直接去"专注光,忘掉呼吸"。几乎帕奥禅林所有禅修者都被教导在开始乃至某种阶段之前都不要专注光及任何影像,仍只专注入出息。即便光与呼吸合并为一之后,仍须专注呼吸相当一段时间,直到达到某一标准。这整个过程都须有导师善知识监督和指导,不可自行其是。不知何故,作者偏偏不听教导,不仅早早专注于光,且竟然专注光长达一年,错过大好时光,谁之错?其次,帕奥禅林的业处导师也不会教导"在修观禅的时候,观察身体发出的光"。因为光本身不是观禅的目标。在帕奥禅林,禅修者一般都是先学完止禅课程,才学观禅;而作者未得禅那,未修色法、名法,不经指导就自行直接跳到观禅修观,怎能不出错?2)"帕奥禅法的止禅是观想"安那般那念是帕奥禅林的基本业处。无论是帕奥止禅教材,还是禅林业处老师,都教导禅修者专注入出息(focuson,concentrateonbreath),而不是观想入出息。无论是英文还是中文的《如实知见》,都没有类似"visualize,imagine/观想"之说。这是"把不真实视作真实,把自己幻想出来的现象当作真实的现象来观察"吗?难道入出息是不真实的、幻想的吗?有些人入出息明显,有些人不太明显,有些人时显时微,但不等于没有入出息。3)"帕奥禅法的观不是观,是观想"。若自己都没有如实去修观,比如按《清净道论》修四界分别、色法、名法、心路过程、心识刹那、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又如何能肯定别人就是观想的呢?在帕奥系统能如实知见以上究竟法的大有人在。帕奥禅法的观禅(vipassanā)基本是以究竟名色法为目标所缘,在强大定力的支持下(一般出四禅后),目标所缘可以观得一清二楚,了了分明,自始至终无有观想,也无需观想。4)"帕奥禅法就比较特别,不管是其止禅,还是观禅……帕奥禅法整体实际上基于观染在观想"帕奥禅法的几乎所有业处,都是先入定(短时住定),出定之后再修止、修观。有定与无定,所观目标清晰程度大不一样。无论是住定还是刚出定,必定有光,此是生定必然结果。光不是禅修目的,更非观禅目标。此光与观染(upakkilesa)之光又不同;观染只在生灭随观智非成熟阶段才出现,到成熟阶段即无。5)"当光和呼吸融为一体的时候,就开始专注光…..这是光明遍白遍的修法"安般的修法与遍禅的修法迥异,任何一个合格的业处导师都会明白其不同之处,更不会说出如上之话。如果实修过诸遍禅,且亲历过诸禅相(nimita)的话,就不难发现其区别。6)"帕奥禅法验证禅那…是在心脏找出五个光点,也就是五个禅支"在帕奥禅修手册里,无论是《KnowingAndSeeing》,还是中译本《智慧之光》,都找不到作者所说的"帕奥禅法…在心脏找出五个光点,也就是五个禅支"。不过,作者接着说:"当年我听小参的时候,听到有人汇报看到了六个光点,禅师说不对回去再看,还有人汇报五个光点各自的感觉时汇报的不对,禅师说不对回去再看"。作者且在文尾也承认:"原文…没有像我直接详细的说是五个光点",前后内容为何如此矛盾?查禅支是有前提条件的,否则,禅那和善速行就无区别了。而且按一定的程序,并非仅仅看到了心脏里的光(更不是多少多少个光点)就能解决问题了,尽管心脏部位光的出现是必要条件之一。若禅修没有达到一定的程度,帕奥禅林的业处导师是不会让查禅支的。7)"帕奥禅法从初禅到四禅的过渡……是舍弃其中的光点"在帕奥禅修手册里,找不到作者所说的"禅师会要求修行者开始决意舍弃其中的光点来达到更高的禅那。"从初禅升至二禅乃至四禅,确实可以决意或舍弃什么,但舍弃的绝非是多少多少个光点。8)"真的需要观过去未来…缘起吗?"若仔细阅读《相应部.不遍知经》(AparijānanaSutta)、《长部.大因缘经》(MahānidānaSutta)及其注释即知是否必要。当然,佛世确有人(如Dabba,Sopāka,Sankicca诸尊者)似乎不仅没有修缘起,甚至止观也未必修过,就证得阿拉汉道果。若我等若也有如此巴拉密,大可不必修定修慧了。顺便说一下,观缘起不仅可以通过观名色法,还可以通过神通。帕奥禅林一般只教前者,鲜教后者,但帕奥系统不乏有人两者俱会。9)"一些有帕奥禅那的人证得禅那以后还能听到外面的声音,还能感受到腿麻,还能换腿,这是在禅那中吗?"不错,当他听到外面的声音、换腿时,他确实已出安止速行,不在安止定中了;而当这些快速过去之后,他又能轻易地入定,进入安止速行。佛陀神通第一的上首弟子MahāMoggalāna(大目犍连)尊者,也曾经在入四禅后,还听到大象趟河之声,但这不等于说尊者没有得四禅,只不过那一座的四禅纯度有所降低,不是%的速行皆为安止速行而已。10)"我见过帕奥的一位证到四禅的人,当时第一感觉就是不可能是四禅,因为四禅舍心是很强的,而其行动举止还透露出一些并不轻的烦躁,"对于证得禅那不久的禅修者不能够期望太高。烦恼习气的净化是需要时间的。证得四禅不等于证得行舍智(证得此智舍心方显),更不等于证得三果(没有贪瞋)、四果(烦恼断尽)。就连佛世的阿拉汉瓦恰(Vaccha)尊者,只因过去很多世身为婆罗门,骄慢的习气比较重,证得阿拉汉之后,仍有习气,还时常召呼他人"来吧,可怜虫",但他"已无害人之意"。另外,入定之时与出定之后日常生活中的状态也是差别很大的,属于不同的心路过程。我们不能根据别人在出定后的表现来评判其禅定的程度,以免判断错误。更不要轻易去批评与毁谤。11)关于毁谤其它禅法的问题。Aggavara在其文中谈到,毁谤其它禅法及禅修者是不正确,不应该的,会导致障碍其他信众解脱的因缘。的确如此,如果有学习帕奥禅法的禅修者批评毁谤其他的禅法与导师,那是非常错误的。这些如果有发生过的话,通常是一些初学者,不懂因果,不知道观照自己的身心与烦恼。初学者通常容易犯一个错误,那就是"法镜外照",眼中尽是别人的过失,对自己猛厉的烦恼和过失浑然不觉。然而,在同一篇文章中,作者轻率批评帕奥及其它传承的禅修者及导师,臆测评判和随意毁谤帕奥及其它传承禅法。因为数量实在太多,具体文字就不一一列举了。这可能闹出了"法镜外照"的笑话。真心祝愿其通过认真学修止观禅法,有一天能够做到法镜内照,对自己当下身心的状态和行为有一个清醒的观照和认知。12)关于帕奥禅法传承问题Aggavara在其文中谈到帕奥禅法的传承问题。这个要从南传佛教的历史背景来观察。南传佛教历经两千多年的历史,经历了太多的社会动荡,多次出现衰微的态势。特别是近几百年来,南传佛教国家大多沦为殖民地,佛教已经很衰微了。藏经和戒律的传承能够有幸延续下来。但是禅修的具体实践和指导,隐而不彰。从十九世纪末开始,缅甸、泰国的一些高僧大德,包括雷迪西亚多,阿姜曼尊者等等,重新实践,亲身验证佛陀原始的教法,才重新开启了南传佛教国家注重禅修的风尚。后来又出现了马哈希西亚多、阿姜查尊者、葛印卡禅师等等,使南传禅法的影响力遍及到世界其它地区。这些著名的禅师们,有的是经过广泛参学,总结自己的禅修经验,依据佛陀的经典,开展出具有特色的禅法。后来的禅师有些的确是照搬传承上一代禅师的禅法,但可以追溯到有明确历史记载的时间并不会太久。在这种历史背景之下,我们不能够简单地说,哪一种情况是有问题的,哪一种情况是没有问题的。无论是禅法的开创者,还是传承者,大家都更加重视的是,是否符合巴利三藏以及注释书的记载,努力回归到佛陀原始的教法。根据帕奥禅师的修学经历,他不仅深入研习了上座部三藏经典与注释书,还广泛地参学缅甸著名的禅师和禅法,包括马哈希禅师的弟子班迪达尊者等。并且隐修十多年,亲身验证佛陀的原始禅法。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南传佛教与禅法的复兴受恩于这些著名的禅师们的努力弘扬。如今的南传佛教禅法,呈现出来的是百花齐放的气象。南传佛教众多种类的禅法各具特色,给广大的禅修者提供了能够适合自己根性的学习机会。我们应该怀着互相体谅包容、互相尊重、和睦共处、乃至互相学习的态度,这也符合佛陀的言教和本怀。随意的贬低和极端的否定任何一种,于己于教都是非常有害的。近些年来在南传佛教圈中流传的有关马哈希、帕奥两种禅法的争论,其实质就是要不要修定、要修多大程度的定的分歧。其它的细节问题都是由此分歧引生而来的。佛陀用其一生,乃至在般涅槃前仍反复教导弟子"勤修戒定慧":"如是戒、如是定、如是慧。修习戒成就,则定有大利益、大果报;修习定成就,则慧有大利益、大果报;修习慧成就,则心完全由欲漏、有漏、见漏、无明漏等诸漏解脱。"——(长部第16经《大般涅槃经》)佛陀从未说过只须修其一或其二。尽管佛世的确有人仅闻一偈即证道果,此乃人间稀有人,其过去世的巴拉密深厚,非我等能比能学。我等后人还是老老实实"勤学三学"较妥。八圣道中的正定即是四禅(八定),而八圣道(即戒定慧三学)是导向涅槃的必经之道。笔者从来不否认缅甸的其他念处禅法,这些禅法在提升座下日常生活中的正念方面,投入比较多,见效会比较明显;不过,在此基础上若能够修成正定,岂不是止观双运、如虎添翼了吗?多年来,帕奥禅林不乏有人自马哈希等系统来到帕奥禅林,修学有年,终见成就。如帕奥禅师本人,圣法大长老(锡兰),UAggā??a,UKundala,UKovida等业处导师,来帕奥禅林禅修前都曾执教或修学于马哈希等系统。笔者本人修学帕奥禅法之前,也修学过缅甸其他禅法,现在仍然很尊重那些大德们。应该承认,禅那既然是上人法,就不可能是普通人一蹴而就、轻易获得的。即便出家、全身心投入,三五年内证得禅那都已不错了,否则还会叫上人法?如果说帕奥禅法是有"问题"的禅法,可能"问题"就在于门槛太高了,需要付出极大的精进、较长的时间。因此禅修者,特别是在家居士,几年内就能够越过这个门槛的比例比较低。但是,哪怕花上十年、二十年,乃至更长时间,才证得禅那,都是值得的。因为"诸善业中,禅修(bhāvanā)最胜"!而且,一旦能够证得禅那,再修习佛陀所教导的其它止观禅法,将方便得多、容易得多了。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愿正法普润华夏大地!愿正法久住世间!转载来源







































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地址
初期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aguopaguoa.com/ppzx/4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