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现在治疗白癜风需要多少钱 http://m.39.net/pf/bdfyy/
点击上面蓝色文字↑↑↑订阅我们!
搜索或中国国家地理
大山大湖大景观。体验巍峨雄壮的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脉的巅峰巡礼,遥望威武险峻的珠峰,朝拜四教(藏传佛教、印度教、苯教、古耆那教)神山冈仁波齐。越野阿里大地,到藏地明珠般的高原湖泊放飞心灵,包括最神圣的神湖玛旁雍错、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咸水湖纳木错、鬼湖拉昂错、西藏第二大湖色林错和苯教崇拜的最大的圣湖当惹雍错。圣域深处还保留着藏传佛教早期最重要的寺庙大昭寺和桑耶寺,晚期的托林寺和萨迦派最著名的寺庙萨迦寺。
充满异域神秘感的阿里还向世人展露着古格王国遗址和迷幻般的札达土林。别具一格的荒野大地更是野生动物生活的家园。车行阿里,越过接连不断的土石路、砂石路和搓板路,在世界级大山大湖的怀抱里快意纵横。内在的收获远胜于外在的磨砺。到阿里,寻众山之根、万水之源,到阿里,寻找自我、塑造信念,充满内心震撼和美好发现的信仰之旅就此开始。(本路线作者:陈志文;摄影/卢海林)
行程单
D1拉萨
在拉萨休整一天,高原适应期,参观大昭寺,补充必备物资。
D2拉萨—扎囊县—日喀则—萨迦县(约公里)
详细说明:从拉萨驾车向东北方向行驶,前往江苏路,经金珠东路、金珠中路、鲁定南路、世纪大道后上机场高速,之后下左侧出口转Y,继续前行上嘎拉山隧道,朝S前行,见岔口右转抵达山南地区扎囊县,然后去往扎囊的桑耶寺。从扎囊县S前行至曲水雅鲁藏布江大桥,在第二个路口向左转进入G,继续前行上青岛西路,见岔口左转进入山东路,中午抵达日喀则,从日喀则市沿山东路向南行驶至珠峰中路,在第二个路口向右转,从扎德西路驶入G,稍微向左转进入S,经八思巴北路后抵达萨迦县。
D3萨迦县—定日县—珠峰大本营—吉隆县(约公里)
详细说明:从萨迦县城沿八思巴北路向南行驶至德吉中路,见岔口右转,在德吉西路进入S,继续前行至G,经协白路、雪豹南路、上海东路之后抵达定日县;从定日沿上海东路行驶至雪豹南路,经协白路之后进入G,经珠峰路之后抵达珠峰大本营;从大本营沿珠峰路进入G,经加吉线、兴隆路、平安路之后抵达宗嘎镇。吉隆沟从宗嘎镇至热索村,尚未开发,被称为西藏最后的神秘之地。
D4吉隆县—萨嘎县—仲巴县(约公里)
详细说明:从吉隆沿平安路向东行驶至幸福路,经兴隆路、加吉线、伦珠路之后抵达萨嘎县;从萨嘎县沿伦珠路向南行驶至格桑路,见路口左转,在德吉路进入G,见岔口右转抵达仲巴县。仲巴是全程海拔最高的地方。
D5仲巴县—帕羊镇—霍尔乡—普兰县(约公里)
详细说明:从仲巴县向南方向行驶,沿纬二路右转进入G,在第一个路口右转抵达仲巴县帕羊镇;从帕羊镇沿G行驶至普兰县霍尔乡;从霍尔乡沿G行驶至S,见路口右转,由此抵达普兰县。
D6普兰在普兰休整一天,并去玛旁雍错和拉昂错,遥望冈仁波齐。
D7普兰县—札达县(约公里)
详细说明:从普兰县向东,沿S驶入G,由此继续前行至扎达县。去往札达的路上,便可看到壮观的土林。
D8札达县—札达土林—托林寺—古格王国遗址—狮泉河(约公里)
详细说明:从扎达县向西北行驶,约五公里后抵达札达土林国家地质公园;游览完后向东北方行驶约四公里后抵达托林寺;从托林寺向西南行驶,见岔口右转直抵古格王国遗址;游览完后向西北行驶至G,沿国道继续前行,经迎宾大道之后抵达噶尔县狮泉河镇。
D9狮泉河—革吉县—亚热乡(约公里)
详细说明:从噶尔狮泉河镇沿迎宾大道向西行驶至繁森路,在第二个路口右转,进入北京南路,在第三个路口右转,进入狮泉河东路,继续前行至陕西西路,在陕西东路上S,沿省道前行至革吉县;从革吉县沿S直抵亚热乡。
D10亚热乡—帕玛—措勤县(约公里)
详细说明:从亚热乡沿S前行至S,经广西路之后抵达措勤县。
D11措勤县—文布乡—当惹雍错—尼玛县(约公里)
详细说明:从措勤县沿广西路向东北行驶上S,过一处左急弯之后右转,前往S,沿省道继续前行至文布乡;从文布乡沿S向北行驶进入S,在第二个路口右转抵达尼玛县。
D12尼玛县—色林错—班戈县(约公里)
详细说明:从尼玛县沿S前行至色林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从色林错沿S向东行驶,进入S,沿路稍微向右转,继续行驶于S,见岔口右转抵达班戈。
D13班戈县—纳木错—拉萨(约公里)
详细说明:从班戈县向东行驶至当雄县纳木错;从纳木错向南行驶,经友谊路、团结路、当曲河东路之后进入G,经金珠西路、金珠中路、金珠东路、江苏路之后抵达拉萨。
自驾线路数据
路况难度:★★★★
虽然阿里境内已经县县通公路,但仍有不少路段路况苛刻。南线吉隆县内的吉隆沟是砂石路面、悬崖路,定日至绒布寺的路面狭窄,有十分颠簸的搓板路。而北线比南线路况更差,有大段土路是砂石路面。
驾驶难度:★★★★
此路线为长线,且海拔高,路况复杂,驾驶员需具备较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还需掌握砂石路面、碎石路面、搓板路的驾驶技巧。阿里北线人烟稀少,一旦出现陷车、爆胎等插曲,寻求救助的希望不是很大,驾驶员需要具备一定的自救技能。
景观丰富度:★★★★
珠穆朗玛峰和神山冈仁波齐悉数收入此线。五大高原湖泊纳木错、玛旁雍错、拉昂错、色林错、当惹雍错犹如圣洁的珍珠点缀在阿里大地。藏野驴、藏羚羊、黑颈鹤、盘羊、大角羊等珍稀高原生灵生活在这片净土。路线中还涉及藏传佛教早期最重要的大昭寺、桑耶寺和晚期的托林寺、萨迦寺。
出片率:★★★★
阿里景观丰富大气,气势恢弘的札达土林、神秘沧桑的古格王国遗址、多个美丽的高原湖泊以及神圣壮观的藏传佛教寺庙,还有在旷野奔跑的野生动物,都是摄影爱好者向往的拍摄对象。阿里处处皆风景,出片率较高。
沿途补给:★★★★
南线的加油站较少,萨嘎是南线最后一个中石油加油站,中间在仲巴有私人加油站。北线的住宿条件相对较差,有时甚至需要露营。
装备等级:★★★★
除防滑脱困板、电动充气泵、补胎工具、过江龙、油压千斤顶、10吨拖车绳、防滑链、小露营灯等,还需配备高寒露营设施、助氧设备、高能量食物。
沿途部分亮点
大昭寺
大昭寺始建于唐贞观二十一年(公元年),是松赞干布为纪念尼泊尔尺尊公主入藏而建。后经元、明、清历朝修缮扩建,而成今日规模。因寺内供有释迦牟尼佛12岁的等身像,而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是西藏现存最辉煌的吐蕃时期的建筑。寺院巧妙融合藏、唐、尼泊尔的建筑特点,是藏式建筑的千古典范。寺前终日香火缭绕,信徒们手持转经筒,虔诚地行走在大昭寺的回廊或外墙。转经有三条线,以佛殿为中心转一圈为“囊廓”,环大昭寺外墙一圈为“八廓”,以大昭寺为中心,将布达拉宫、药王山和小昭寺括进来的大圈为“林廓”。
桑耶寺
桑耶寺始建于公元8世纪吐蕃王朝,是当时最宏伟、最壮丽的建筑,与大昭寺一同被认定为藏传佛教早期最著名的佛寺。桑耶寺背靠山南地区扎囊县桑耶乡的哈布山,周围树木葱茏,河渠围绕。整个建筑格局按照佛教中的大千世界布局,中央为代表世界中心须弥山的乌孜大殿,居高四望,可见四大部洲、八小洲、日月殿和四塔星罗拱卫。大殿兼具藏、汉、印度三种风格,因此又被称作三样寺。寺内珍藏着吐蕃王朝以来西藏各个时期的历史、宗教、建筑、艺术等多方面的遗产,是藏族古老而独特的早期文化宝库之一,也是藏族文物古迹中历史最悠久的寺院。
萨迦寺
萨迦寺是藏传佛教萨迦派的主寺,因库藏的珍贵文物繁多,被誉为第二敦煌。当今所说的萨迦寺为南寺,由萨迦派第五祖八思巴年修建,年修建的萨迦北寺早已被毁。寺庙占地面积约4.5万平方米,有大殿个,佛堂、经堂多个,建筑面积约70万平方米。建筑风格独具匠心,融合汉式城郭式特点,具有很好的防御性能。
珠峰大本营
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国和尼泊尔两国边界,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也是世界第一高峰,被誉为万山之尊、世界第三极。整个山体呈巨型金字塔状,威武雄伟,昂首天外,四周地形极为险峻,登山难度极大。珠峰海拔.43米,北坡在中国西藏定日县境内,南坡在尼泊尔王国境内。在它周围20公里的范围内,群峰林立,山峦嶂,仅海拔在米以上的高峰就有40多座,较著名的有南面3公里处的洛子峰(世界第四高峰),东南面是马卡鲁峰(世界第五高峰)。在这些巨峰的外围,还有一些世界一流的高峰遥遥相望:东南方向有世界第三高峰干城章嘉峰(海拔米);西面有海拔米的格重康峰、米的卓奥友峰和米的希夏邦马峰,因而形成了群峰来朝,峰头汹涌的壮阔场面。(摄影/杨桦)
圣湖玛旁雍错
浩瀚、宁静、清澈的玛旁雍错是世界上多个宗教认定的圣湖,也是亚洲乃至整个世界最负盛名的湖泊之一。在诸多古经书中,它都被称为“圣湖”之王。坐落在冈仁波齐东南30公里处的玛旁雍错,海拔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之一,面积多平方公里。据说湖水集聚了八种公德,同时也就变成具有甘、凉、软、轻、洁净、不臭、益喉、利腹的神圣之水。湖畔人烟稀少,宁静又神秘,犹如梦中天堂一般,远处雪山、冰川、蓝天、白云及开满鲜花的美丽草原,更为她增添了一份原始淳朴之美。(摄影/袁波)
拉昂错
拉昂错人称“鬼湖”,藏语意为“有毒的黑湖”,海拔米,与神湖玛旁雍错仅一堤之隔。拉昂错的湖水微咸,人畜皆不能饮,这大概就是其名字的由来。拉昂错的湖水呈深蓝色,周围没有植物和野生动物,死气沉沉。偌大的湖区空旷寂静,立在湖边仿佛是站在宇宙的边缘。拉昂错和玛旁雍错之间的道路是进出普兰县,去往札达土林的必经之地。(摄影/袁波)
神山冈仁波齐
冈仁波齐是世界公认的神山,同时被印度教、藏传佛教、西藏原始宗教苯教以及古耆那教认定为世界的中心。冈仁波齐海拔米,是冈底斯山的主峰。冈仁波齐峰形似金字塔,藏民称其像“石磨的把手”,四壁非常对称。由南面望去可见到它著名的标志:由峰顶垂直而下的巨大冰槽与一横向岩层构成的佛教万字格。几个世纪以来,冈仁波齐一直是朝圣者和探险家心目中的神往之地,但是至今还没有人能够登上这座神山,或者说至今还没有人敢触犯这神圣的世界中心。年日寺为转山第一站,以后依次为止拉浦寺、松楚寺(也称幻变寺)、江扎寺和赛龙寺,其中后两座寺位于内线。这五座寺庙都有不少脍炙人口的传说故事,并留存有丰富的雕刻、塑像、壁画等文物。(摄影/袁波)
托林寺
托林寺是西藏藏传佛教晚期最著名的寺庙,由古格王国于北宋时期建立,距今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托林寺是古格王国在阿里地区建立的第一座佛寺,位于札达县城的象泉河畔。寺院建筑布局呈带形,包括殿堂、僧舍和塔林三部分,融合印度、尼泊尔及中国藏地的建筑风格,为研究当地建筑、绘画、雕塑等提供了珍贵实物资料。托林寺曾殿宇林立、佛塔高耸,是中世纪的西藏名寺,然而由于各种自然和人为的破坏,只有三大殿和一座佛塔保存完好。在寺旁的象泉河谷里,上百座佛塔遗迹排成一列,绵延上百米,默默见证着托林寺曾经的宏大辉煌。(摄影/袁波)
古格王国遗址
古格王国遗址是一座高原古城,位于阿里札达象泉河畔的一座土山上,占地约18万平方米。古格王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吐蕃王朝的晚期。当时古格王国对内发展生产,对外与邻国打仗,耗费大量人力、财力,随着藏传佛教势力的扩大,国王与佛教首领之间的矛盾日愈尖锐,最终因为战争导致灭亡。
札达土林
在喜马拉雅山脉和冈底斯山脉之间、象泉河谷畔,有一条气势恢宏的土质莽林,这就是著名的札达土林。远远望去,在高原迷幻光影的衬托下,满眼的金碧辉煌,宛若神话世界。几百平方公里的土林似宫殿,有的像庙宇,像碉楼,也有的像教徒修行静坐,像万马奔腾,其巧夺天工的奇特地貌与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有异曲同工之妙。远古时的大湖湖盆和大河河床历经千万年地质变迁,经流水侵蚀而成这种独特的高原地貌。札达土林有强盛一时的古格王国的宫殿和寺院遗址,距今约有年的历史。
当惹雍错
当惹雍错是西藏原始宗教苯教崇拜的最大的圣湖,也是西藏第三大湖,又称当惹错、唐古拉湖。南北走向的当惹雍错形似鞋底,三面被达尔果山包围。达尔果山的7座山峰排成一列,山体黝黑,顶覆白雪,犹如七座整齐排列的金字塔。达尔果山和当惹雍错一起被苯教尊为圣地。这里气候相对温暖湿润,能种植青稞、土豆等作物,湖畔水草丰茂,也是藏北重要的牧区之一。优越的气候条件和易守难攻的地理位置使得当惹雍错曾是古象雄王国王宫的所在地,是研究象雄历史和苯教文化的重要场所。
色林错
色林错是西藏第二大咸水湖,也是著名的大型深水湖,湖心区水深在30米以上。色林错南北宽22.8公里,东西最宽处达40公里,湖区面积为1平方公里,仅次于纳木错。扎加藏布、扎根藏布、波曲藏布等多条河流注入湖中,形成西藏最大的内陆湖水系。湖滨水草丰美,是藏北重要的牧业基地,湖心小岛上栖息着棕头鸥等候鸟。
纳木错
纳木错拥有诸多赞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咸水湖、西藏第一大湖、中国第二大咸水湖。纳木错位于海拔米的高原上,呈长方形,东北长70多公里,南北宽30多公里,湖面面积达多平方公里。纳木错藏语意为天湖、灵湖或神湖,是藏传佛教的著名圣地。纳木错南侧是终年积雪的唐古拉山,北依和缓连绵的高原丘陵,环湖四周是广阔的草地,藏民的帐篷、欢跳的牛羊、蓝蓝的湖水、天上白云,组成一幅美丽的高原湖景画。纳木错全年均可放牧,一年四季都生机勃勃,意趣盎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