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结果出炉

程序开发求职招聘QQ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746.html
今日,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蓉举行,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结果出炉!小锦了解到,根据《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经省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评审、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定,省政府批准——

授予四川大学冯小明教授四川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授予“微纳结构化智能高分子材料的可控构建与性能强化机制”等36项成果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授予“锂硫族电池隔膜与正极设计及电化学性能增强方法与机理研究”等80项成果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授予“高性能有机光电材料设计及器件构建”等项成果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授予马丁·毕比(MartinBeeby)、特奥尔多·乌特鲁斯·约翰内斯·冯·阿什(TheodoorWouterusJohannesvanAsch)国际科技合作类奖。

小锦从市科技局获悉,成都市科技创新战线再创佳绩,在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奖个项目(人选)中,成都主持及参与的共有个项目(人选)荣获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奖,比去年增加40项,获奖数量占四川省总获奖数量的83.08%。

其中,微纳结构化智能高分子材料的可控构建与性能强化机制等33项成果获一等奖,比去年增加2项,占一等奖获奖数91.66%;

锂硫族电池隔膜与正极设计及电化学性能增强方法与机理研究等我市71项成果获二等奖,比去年增加17项,占二等奖获奖数量的88.75%;

高性能有机光电材料设计及器件构建等我市项成果获三等奖,比去年增加21项,占三等奖获奖数量的77.55%。

冯小明教授简介冯小明,男,汉族,年10月出生,中国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年和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分别获理学学士学位和理学硕士学位。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并获理学博士学位。现任四川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冯小明教授长期从事不对称合成方法学及手性医药、农药和具有生物活性化合物的合成研究。针对不对称合成中发展新型优势手性催化剂、新反应、新方法和新策略等核心科学问题,历时二十多年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国际领先的重大原创性成果,为四川乃至中国在有机合成领域的国际影响力以及人才培养做出了杰出贡献。冯小明教授以廉价易得的氨基酸为手性原料,设计合成了多种新型的具有原创性和特色的手性催化剂,其中。被称为“冯催化剂”的手性双氮氧-酰胺化合物面向全球销售,被诺贝尔化学奖得主Noyori教授评价为“代表一类优势手性配体”,为优势催化剂的设计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建立了手性双氮氧-金属配合物催化剂库,实现了50多类重要的不对称反应,包括10多类全新化学反应和前人无法实现的挑战性反应,创造了以中国本土研究工作者命名的有机人名反应——“Roskamp-Feng”反应(Feng即冯小明);发明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不对称催化新方法和新策略,为20多个手性天然产物、药物和候选药物分子提供了高效、绿色的合成途径,包括治疗老年痴呆症药物Coerulescine、治疗抑郁症药物帕罗西汀等;研究成果获授权美国发明专利1项、中国发明专利6项,其中1项美国专利和2项中国专利已转让给企业进行产业化研究。冯小明教授荣获多项重要科技奖励和荣誉。其中,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项、第三届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陈嘉庚科学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全国创新争先奖章、四川杰出人才奖、中国化学会手性化学奖、黄耀曾金属有机化学奖和有机合成创造奖。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化学学术刊物上发表SCI论文篇,累计SCI他引次,应邀在化学顶级期刊Chem.Rev.和Acc.Chem.Res.等撰写综述15篇。研究成果入选了“年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中国科学院《科学发展报告》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优秀成果选编》,在不对称催化领域中产生了重要影响,起引领作用。冯小明教授还荣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四川省模范教师和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等荣誉称号。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宋妍妍

编辑凌晨

校对王映丹

审核张婷婷李影庄伟伟

监制孟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aguopaguoa.com/ppzx/83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