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尔小说会发光的石头

新刊

《中国校园文学·青年号》年1月头题小说

苏巴什河畔瓦尔斯家的黄泥小屋上,冒出的白色柴火烟从来都没有停止过,这些烟像白纱一样飘在河面上,被水带到了远方,还有一些比这些重的烟留在河边的雀勒塔格山崖上,变成了云。城堡里的人都搬到河对面漂亮的砖房去了,只有瓦尔斯家还住在这里。

河对岸,阿娜尔汗奶奶坐在门沿上望着变幻的云烟。

“瓦尔斯和他的爸爸帕孜勒没日没夜地烧制陶器,他们烧的陶罐足可以装下整个苏巴什河的水。”

“我可怜的瓦尔斯,他的眼睛为什么一出生就被云雾遮住了,是他们家七代人烧陶,烧出的烟太多了吗?”

阿娜尔汗奶奶擦拭着都塔尔琴弦,她曾是苏巴什城堡里最出名的“响铃”。

当她左手弹奏都塔尔,右手打起手鼓,唱响民歌,人们都会停下手中的活,跟着哼起来。连城边弯着腰的麦子都会直起身子,山脚下的向日葵一个个转过脖子。可是在艾尼爷爷去世后,阿娜尔汗奶奶就再也不弹奏乐器了,她像是忘记了弹奏和歌唱。

瓦尔斯看到的世界是一个影子世界,他做的梦也是影子梦。

太阳是一个圆形的影子,山是一个高低不均的影子,当帕孜勒爸爸向他走来,他看到一个移动的影子。在村里,瓦尔斯可以根据影子认出这是阿娜尔汗奶奶,那是吐尔洪爷爷,那个总是蹦蹦跳跳的影子是果果。通过影子他知道路过的羊群有多少只绵羊?多少只山羊?这些重重叠叠的影子住进了瓦尔斯的心里,他从来都不知道除了影子,世界还有另外的模样。

瓦尔斯的妈妈塔吉古丽是村里最美的女人,在瓦尔斯的眼里,妈妈是个美丽的影子。瓦尔斯迷雾般的眼睛使塔吉古丽妈妈陷入深深地自责,她坐在苏巴什河边洗衣服时,不停地哭泣,她的眼泪像苏巴什河一样没完没了地流。

“苏巴什河啊,你要是惩罚就惩罚我吧,为什么要让瓦尔斯的眼睛装满云雾?”塔吉古丽妈妈在一个月夜,离开了苏巴什城,回到生她养她的塔什库尔干。

帕孜勒爸爸说:“让美丽的塔吉古丽忘掉忧伤吧,塔什库尔干的雪会治愈她受伤的心!”

流淌的苏巴什河把时间带到了塔克拉玛干沙漠,那些被带走的时间在沙漠里沉睡,慢慢地干涸。瓦尔斯每天要把帕孜勒爸爸从雀勒塔格山脚运回的黄胶泥块踩碎,一遍遍地往烧窑里塞满木材,黄泥小屋上的柴烟就像一层又一层蒙住瓦尔斯眼睛的雾气。

“嘿,帕孜勒有一辈子都烧不完的陶器。”

“帕孜勒可是城堡里烧制陶器最好的匠人啊!”

在苏巴什城堡里,从瓦尔斯家黄泥小屋冒出的白烟就像苏巴什城墙一样老。

“看啊,一只大象从烟囱里冒了出来。”

“你的眼睛一定是看错了,那明明就是一头犀牛。”

“哦,我看到的可是一只小猫啊!”

当村民们在研究这些白烟学问的时候,瓦尔斯正把烧制好的陶器搬到库房。塔吉古丽妈妈在的时候会把各种各样的花卉种植在陶器上,瓦尔斯可以摸到花木的叶子和花瓣。他知道这一只陶器的花纹是夹竹桃,另一只陶器的花纹是巴旦木,或者是太阳花。塔吉古丽妈妈走了,这些陶器摸上去光滑得像玻璃一样。

帕孜勒爸爸再也不把花朵装饰在陶器上了,仿佛他忘记了那些带花的陶器有多美。

瓦尔斯家的院墙是一棵一棵的杏树围成的,杏树与杏树之间用石头和泥巴砌起半人高的墙。杏花盛开的时候,瓦尔斯家就像是住进了淡粉色的云朵中。淡淡的花香引来数不清的蝴蝶,影子停在他的手指上,翅膀一张一合。瓦尔斯闻着甜甜的花香,在院墙下的毛毡上睡着了。

瓦尔斯梦见自己沿着苏巴什河走过许许多多的影子,苏巴什河慢慢地明亮起来,透明的河水翻动白色的浪花,河底是五颜六色的石头,岸边是摇曳的绿草,鸟儿掠过河面发出动听的鸣叫。瓦尔斯从来不知道影子是这样的美。他顺着苏巴什河一直走,鱼群伴着他,在一块白色的石头前围成圈,吞吐气泡。太阳把这些气泡染成了彩虹的颜色。瓦尔斯在梦里呆了很久很久,天渐渐地黑了,白色的石头发出耀目的光芒,把半个天空都照亮了。

一阵风吹过,瓦尔斯打了个激灵,从梦里醒来,他伸出手想抓住那个梦。睁开眼睛,数不清的杏花在风中飘落,他身上覆盖着厚厚的花瓣。但是这些花瓣没有梦境中的颜色,也不是他以往看到的影子。

花瓣变成了隐约的白色,院子里晾晒的陶罐变成了隐约的黑色。

当帕孜勒爸爸在市场售卖陶器回来,瓦尔斯将卖剩的陶器搬到库房时,比平日轻快了许多。晚上,瓦尔斯将白天的梦境讲给爸爸听。

“花朵是隐约的白色,陶罐是隐约的黑色。”

“我的孩子,你已经可以看到白色和黑色了。”

这天晚上,帕孜勒爸爸没有坐在轱辘台前转动泥陶,他陪着瓦尔斯坐在院子里看星星,告诉他世界上各种各样的颜色。

瓦尔斯家的院门口有一棵足足有一千年的胡杨树,树干长成了空空的树洞,瓦尔斯常常会坐在树洞里静静地难过。他想起塔吉古丽妈妈美丽的影子,他也会想起再也不弹唱的阿娜尔汗奶奶比胡杨树还沉默。

瓦尔斯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只要他在树洞里睡着,就会进入相同的梦境,在梦里,他沿着苏巴什河走啊走,河水变得越来越明亮,河底是五彩的石头和游动的鱼群。每当天黑时,河中央那块白色石头就会发出耀目个光芒,瓦尔斯就会看到一个真实的世界。

每次瓦尔斯从梦里回来,世界都会变得明亮一些。

这棵足足有一千年的胡杨树像是梦的门,把瓦尔斯带到梦里又把他从梦里带出来,瓦尔斯迷上了做梦。到了第二年杏子熟的时候,瓦尔斯已经可以看清身边的事物了。

金黄的杏子被风从树上吹了下来,蜜团一样砸在地上。瓦尔斯爬上墙头,摘下一筐杏子去看望河对岸阿娜尔汗奶奶,阿娜尔汗奶奶银白的头发被风吹散了,她看上去是那样的苍老,脸上布满了密密麻麻干涸的水渠,她用树皮一样干瘪的手擦拭着都塔尔。

“阿娜尔汗奶奶的都塔尔都快忘记远方的声音了吧。”瓦尔斯已经和弓背的阿娜尔汗奶奶一样高了。

“我的瓦尔斯,除非奶奶能再为艾尼爷爷弹唱一曲,奶奶愿意把一辈子没有唱完的歌唱出来。”

瓦尔斯回到家中,在胡杨树洞又一次进入了梦境,他对着发光的石头说:“如果阿娜尔汗奶奶进入梦境能够看到艾尼爷爷,我愿意不再进入梦境。”

瓦尔斯刚说完,就看见艾尼爷爷坐在河中的石头上吹奏笛子,几只鸽子围着笛声盘旋。

瓦尔斯划着卡盆到河对岸接阿娜尔汗奶奶,他要把梦境送给阿娜尔汗奶奶,否则阿娜尔汗奶奶会带着一肚子没有唱出的歌沉默下去。

六阿娜尔汗奶奶在树洞的毛毡上睡着了。她睡得那么熟,那么甜,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两行眼泪顺着脸颊流了下来。梦里,阿娜尔汗奶奶顺着苏巴什河走着,从老年走到了中年走到了青年,年轻的艾尼坐在石头上吹着他心爱的笛子。

不知什么是根由、哪里是源头,

就像是流水,无奈地流进宇宙;

不知哪里是尽头、也不再勾留,

我像是风儿,无奈地吹过沙丘。

阿娜尔汗深情地唱着,风停在树枝上,云朵停在古老的罗什塔上,鸟儿落在刺绣着玫瑰的靴子上,年轻的艾尼吹着笛子向她走来。

当你和我消失在帷幕的后面,

这世界还将长久地往前推衍;

在它眼里,我们的到来和别离

像颗小小的石头溅落在海面。

阿娜尔汗从夏天唱到了秋天,从秋天唱到了冬天,直到唱的第二年杏子熟了。她从种满杏树的小路走出梦境,心爱的艾尼一直把她送到梦的门口。

阿娜尔汗奶奶又回到了当年的“响铃”。

“阿娜尔汗的歌声,使我忘记了病痛。”躺在床上和雀勒塔格山一样老的吐尔洪爷爷说。

“阿娜尔汗奶奶的歌声,使我忘记了三十岁还没有找到心上人的忧伤。”

村民们拿起闲置已久的乐器,萨塔尔、艾捷克、弹布尔、热瓦甫,都眃鼓、答腊鼓、鸡籹鼓、候提鼓……

昨天,准备了今天的颠倒、疯狂;

酝酿了明天的沉默、凯旋、绝望;

喝吧,你又不知从何来、为何来;

喝吧,你又不知因何去、去何方。

阿娜尔汗奶奶穿起盛装,村民们欢歌载舞!

来,把杯儿盛满;往春天的火里,

抛去你悔恨交加的隆冬外衣;

时光之鸟只能飞短短的距离——

现在,这鸟儿已在振翅扑翼。

七可瓦尔斯再也不会做梦了。在苏巴什城堡,他已经是个出色的制陶小匠人了。瓦尔斯没日没夜地转动着轱辘台,把一坨坨泥巴变成各式各样的土陶,他的手像老匠人帕孜勒爸爸一样灵巧。

从塔吉古丽妈妈走后,帕孜勒爸爸就不再笑了,以前帕孜勒爸爸制作陶器时,总是一边唱木卡姆中的曲子,一边干活,他对塔吉古丽妈妈说:“歌声可以治好瓦尔斯的眼睛。”

可歌声没能治愈塔吉古丽妈妈受伤的心。塔吉古丽妈妈走后,他们不再提起她,她的名字像是一个伤心的气球,轻轻一碰就会破裂,放出无穷无尽的忧伤。

这一天,瓦尔斯和帕孜勒爸爸来到雀勒塔格山脚下的子母河寻找陶土,子母河岸上乘的陶土都快被匠人们挖光了。自从瓦尔斯把梦境给了阿娜尔汗奶奶后,眼前明亮的事物就开始变得一点一点暗淡起来。

“帕孜勒爸爸,在我的眼睛还能看清的时候,我想知道塔吉古丽妈妈的样子。”

“我的孩子,你的塔吉古丽妈妈和画像上一样美,一样善良。”

帕孜勒爸爸准备带着瓦尔斯去遥远的塔什库尔干找塔吉古丽妈妈了。临行前,阿娜尔汗奶奶和村民们在苏巴什河边为父子俩送行。阿娜尔汗奶奶拿出一块白色的石头戴在瓦尔斯的脖子上。

“瓦尔斯,奶奶要把梦境还给你了,奶奶已经不需要梦境了,我们的苏巴什城堡就是最美的梦境。”

八瓦尔斯和帕孜勒爸爸骑着一棕一白两只骆驼出发了,他们在路上走了整整六十六天,才走到塔什库尔干河边。这一天,当月亮升的和慕士塔格峰一样高的时候,他们敲响了外婆家的门。可外婆看见他们,恶狠狠地用墙角的扫帚把瓦尔斯和帕孜勒爸爸赶到了河里。“狠心的帕孜勒,你怎么才来,可怜的塔吉古丽不分春夏秋冬在塔什库尔干河边找石头,她的手冻满了手疮。”“狠心的孩子,你怎么才来,塔吉古丽的眼睛都快哭瞎了,她说她要用自己眼睛换回瓦尔斯的眼睛。”外婆将瓦尔斯和帕孜勒爸爸带到塔吉古丽妈妈面前时,塔吉古丽妈妈哭红的眼睛没有落下一滴眼泪,瓦尔斯知道塔吉古丽妈妈把所有的眼泪咽进了肚子里。塔吉古丽妈妈带着瓦尔斯和帕孜勒爸爸来到美丽的塔什库尔干河边,将一块白色的石头戴在瓦尔斯的脖子上,这块石头和阿娜尔汗奶奶戴在瓦尔斯脖子上的石头一模一样。只有阿娜尔汗奶奶和瓦尔斯知道,这是梦境中苏巴什河中的那块白石头。(完)注解:1、响铃,指民间最好的歌者。2、卡盆,用整块胡杨木做的小舟。3、木卡姆,源于新疆古老民族文化,运用音乐、文学、舞蹈、戏剧等各种语言和艺术形式表现当地人民生活。4、文中阿娜尔汗奶奶所唱歌词均选自欧马尔·海亚娒《柔巴依集》。链接小说:蓝色的流星,蓝色的眼泪小说:一封来自苏巴什城堡的信

作者:吉尔,本名黄凤莲,新疆库车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参加中国作协诗刊社“第30届青春诗会”,鲁迅文学院第39届高研班。作品见于《诗刊》《星星》《中国诗歌》《诗探索》《诗选刊》《扬子江诗刊》等,并收录于十多种年度选本,出版诗集《世界知道我们》《我从未与世界如此和解》,获首届“诗探索·中国春泥诗歌奖”、第六届“诗探索·中国诗歌发现奖”,金种子诗歌奖、第一届和第二届“塔河文艺奖”。

邮箱:

qq.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aguopaguoa.com/pply/104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