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边陲,省会昆明。云南省简称“滇”或“云”,是人类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
生活在距今万年前的云南元谋人,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我国和亚洲最早人类。战国时期,这里是滇族部落的生息之地。云南,即“彩云之南”“七彩云南”,另一说法是因位于“云岭之南”而得名。总面积约39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面积4.11%,在全国各省级行政区中面积排名第8。总人口万(年),占全国人口3.35%,人口排名为第12名。与云南省相邻的省区有四川、贵州、广西、西藏,云南省的3个邻国是缅甸、老挝和越南。北回归线从该省南部横穿而过。
总计8个地级市,8个自治州;14个市辖区,14个县级市,72个县,29个自治县。云南省乡镇行政区划数据,是结合野外实测资料,参照有关地理图件,采用人机交互的方式开展行政区划地图矢量化工作,主要包括省市乡、镇、街道矢量边界。
云南省行政分别图
地方土特产
牦牛肉
牦牛全身都是宝,肉可食,皮可缝制成衣、靴、袋等。牛头可加工成工艺品,牛尾可制作成弹扫灰尘的扫帚,牛鞭则是一道壮阳药,迪庆牦牛因其常年生活在海拔3500米以上地区,这些地方生长着许多野生药种如贝母、虫草等,牦牛常食这些药材,其肉鲜美无比,杀后可炒红烧、清沌或凉晒成千巴等,其咪独特,吃牦牛肉在迪庆,实在是一种享受。并可在市场购买干巴、肉松等作馈赠亲朋好友的礼品。
猪膘肉
你若有幸到泸沽湖畔的普米和摩梭人家作客,在那丰盛的民族客宴上,你必能品尝到名扬四海的猪膘肉。“猪膘”是将猪宰杀后用独特的工艺,整猪掩制而成。其制作方法是将整个除猪头骨以外的骨格全部剔除,内抹各种调料,然后缝合,压成琵琶状,冬季掩制,制成后可放数年不腐,久者还可药用。猪膘肉因加工独特,香料丰富,吃起来油而不腻,味道可口,营养极佳,是普米和摩梭人送礼和待客的佳肴。
弥渡卷蹄
卷蹄是云南少数民族的传统美食,素以色鲜味美、食法多样、易于贮存而深受当地各族人民的喜爱。其中尤以弥渡县一带所制最为有名,故又称“弥渡卷蹄”。如果将煮好的卷蹄用棉纸包严,悬挂起来,随吃随取,随包挂,可贮存8-10月而色味不变。卷蹄食法多样,蒸、煮、单食或配菜烹制,皆味美可口,佐餐下酒最相宜。而且贮存时间越长,味道越美。
火烧猪肉
是大理、洱源等地区白族人民杀猪吃肉的一种奇特生活方式。把肥猪宰杀后,在水井边用稻草或表杆烧烤肥猪,一人用簸箕煽风,以风助,一人用两根棍子不时地拨动稻草,让稻草火将整个肥猪烧成焦黑。然后用井水冲洗猪体,并用杀猪刀将焦黑的毛皮刮去,经过刮洗的肥猪整体呈金黄色,并散发出一股股清香味。最后进行开膛破肚,将肥猪分割成若干块,待烹调食用或胞制成腊肉待食。这就是白族人民的“火烧猪肉”。吃味清香爽口,没有汤煺猪肉的腥味。
宣威火腿
宣威火腿产于云南省的宣威县,距今已有二百五十多年的历史。其外形端正,个大骨小,肥瘦适中,肉质细嫩,吃起来清香扑鼻,它以独特的风味蜚声中外,早在二十世纪初就行销国内外,并多次在国际上得。现在当地还用宣威火腿加工成各种食品,主要有:云腿罐头、云腿午餐肉、云腿月饼及云腿奶糖等。
云南牛干巴
始于元代。上等牛干巴,肉厚、膘壮、色深,外干而内柔软,咸度适中,可保存二三年。按肌肉部位,以饭盒(即股四头股)、里裆(即股薄肌)、弯刀(即股二头肌)、碓嘴(即半腱肌)所制干巴质量最佳。其食用方法甚多,可煎、炸、蒸、炒均可,以切成薄片,经油炸脆,挂糖醋汁,淋花椒油而成的风干牛肉,色泽红亮,肉质酥脆,五味俱全,香气醇浓,为云南风味佳肴。
姚安封鸡
封鸡是云南省的著名特产,有着悠久历史,其中以姚安县所制最为有名。这种鸡也属风鸡,整只带毛,有头有爪,丰满个大,形状美观,烹制后风味极佳,在云、贵、川一带颇有名气。
玉溪水晶冬瓜蜜饯
为一种带汁蜜饯,外观晶莹透明,故名。若淋弃糖液,裹干白砂糖,则称冬瓜蜜饯。成品色泽洁白晶莹,通明透亮,入口脆嫩,咀嚼无渣,满口蜜汁,清凉爽口,甘甜芳香。若以红糖制作,则色呈琥珀,红润透明。已有年生产历史。
雕梅
雕梅是白族传统名特食品。据史书记载,远在唐代南诏时期,就有探亲访友相互馈赠雕梅的风俗。雕梅因在青梅果上雕刻花纹而得名。雕梅食味清香、脆甜。酸中带甜,沁人肺腑,生津解渴,开胃提神,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葡萄糖氨基酸等营养成份,是一种对人体有益的食品。雕梅既是大理地区的一种美食,又是精心雕琢的手工艺品。
炖梅
炖梅又称“黑梅”、“煮梅”。炖梅,白族人民用来作拌凉菜、煮酸辣鱼的调味品,比醋精还要酸。炖梅不仅是调味品,还是一剂传统中,白族谚语说:“吃杏遭病,吃梅接命”。内服用于治疗慢性腹泻、痢,还有解热镇咳作用。外用捣烂后涂敷创伤、疮口,对清毒、生肌均有疗效。又是夏季解暑饮料,加糖冲释后味道香醇、解渴。是大理白族具有悠久历史的地方独特名产。
西红柿果脯
产于蕃茄之乡建水县曲江镇。以天然西红柿色泽和酸甜适口为特点,系绿色保健食品。年通过省级鉴定,列为云南省重点新产品开发项目,年获中国民航“机上卫生许可证”,成为民航指定食品。年获北京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铜奖。
大姚果脯
大姚县盛产桃、梨、李等水果,民间过去曾有加工果干的传统。针对大姚经济特点,大姚县果脯厂引进设备和技术,结合传统工艺,先后开发出桃、梨、苹果、花红、香橼、木瓜、橄榄、杨梅、话梅等风味各异的果脯,以及冬瓜、生姜等蜜饯和各类糖果。
普雄水泡梨
产于建水县普雄乡。普雄高山生长一种小黄梨,个体小,鲜食酸涩,富含多种氨基酸及其他营养元素。用淡盐水或冰糖、甘草水浸泡于土陶瓮罐中,严密封固,三四月后开取而食。味甘凉,津止咳,可治肺痨咳嗽,为天然绿色健身食品。
玫瑰子姜
玫瑰子姜是昆明市的传统名产,子姜色泽黑亮、红褐,肥嫩块小,鲜辣回甜,酱香浓郁,玫瑰香宜人,柔软无渣,洁净清爽,是佐餐的上好酱菜。
玫瑰子瓜
昆明的玫瑰子瓜是云南省久负盛名的酱菜名品,素以质地脆嫩,咸甜适口,味道鲜美而深为广大城乡消费者所喜爱。加工玫瑰子瓜的主要原料棗子瓜,即小黄瓜,是昆明宫渡区黑土下凹的特产。这种黄瓜个小(长5~7厘米、直径2厘米左右)、色绿,肉厚质脆,味道清鲜,经腌制后,再佐以玫瑰糖等辅料,便成为风味独特的美味酱瓜。
玫瑰大头菜
玫瑰大头菜是云南名特产品。创始于明末清初,曾在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奖。玫瑰大头菜色泽褐红,脆嫩滋润,回甜清香。它是用本地生产的芥菜为原料,配以盐、红玫瑰糖、饴糖、老白酱等辅料腌制、日晒、入池密封发酵而成。用玫瑰大头菜切丝炒剁肉,或是切成片炒青辣椒爽口下饭;也可切成丁与剁碎的青辣椒、剁肉一并炒吃,或将剁肉改为青包谷米,昆明人将此菜称为“炒三剁”,是一道深受昆明人喜爱的家常小菜。玫瑰大头菜也可切片作咸菜生吃。
酸竹菜
酸竹菜是山里生长的一种青嫩的竹笋,夏初挖出,削皮切成片状晾晒成干菜(独龙语称“美皓”),食前以热水浸泡,常用来炒肉食和做汤料,味鲜美爽口。制成的酸笋是将鲜笋剁碎,舂打至绵软,密封在竹筒里,用芭蕉叶封口,放在有细小泉溪处淋滴,数天后发酵变酸,取出晾干做酸竹汤,去暑解渴,是夏季适宜的汤食。
南泌
是傣语对各种酱的统称,其种类有“南泌布”(螃蟹酱)、“南泌帕”(菜子酱)、“南泌南诺”(酸笋酱)等近10种。平时最常见是“南泌帕”(菜子酱),其做法是:把一块地上开花结籽的青菜的
棵砍下来,舂细后装入罐内腌四五天,发酸时去渣把酸汁倒进锅里,煮到水份基本完时,取出晒干即成。食用时,加盐、葱、蒜、芫荽、味精、辣椒,舂拌均匀盛入碗内,就可蘸其他鲜菜吃,也可以用糯米饭直接蘸吃。味道酸辣,开胃下饭。
开远甜蕌头
开远甜蕌头是云南省的传统名特食品。在清代,它是清廷指定的进贡食品之一。开远甜蕌头具有健脾开胃、去油腻、增食欲作用,口感嫩、脆、酸、甜,并略带辣味,十分爽口。它既可单独食用,也可作为配料,制成多种美味佳肴。因而在清宫中留了“久吃龙肝不知味,馋涎只为甜蕌头”的赞语。
酱螺蛳
滇池盛产螺,渔民贩于市,食品小商购得,剔螺剜其肉,洗净后拌以姜、蒜、芫荽、甜酱油,甜面酱,油辣椒、花生酱、芝麻酱等出售,购食者众多。一九五○年后逐渐消失。
通海萝卜丝
通海萝卜丝选用品质好的鲜嫩大白萝卜,洗净泥沙,推成细丝,晒干而成。其选料认真,加工细致,色白、质嫩、丝细、均匀,生吃清香回甜,不苦不辣、无杂质、无异味,腌制咸菜食用,营养均较好,并可久存供补蔬菜淡季食用,产品长期在省内外畅销,并远销日本、南朝鲜、新加坡等国,深受消费者赞誉。
石林酒卤腐
系用黑龙潭泉水,对产品质量优越关系甚重。成品鲜红艳丽,口感细腻无渣,味鲜回甜,清香可口,创始于年前后。
玉溪油卤腐
玉溪油卤腐相传始制于明清之际,当时境内家家户户腌制,作为家用咸菜,或作馈赠外地亲友的礼品。后来发展为小商品生产。油卤腐的腌制,以黄豆制成的臭豆腐为主料,要求质地细腻,块状均匀,厚薄一致。臭豆腐经阳光照晒,排去外层水分,分别浓淡不同的口味,配以适量的粮食白酒浸裹,再以白糖、精盐、辣椒、优质八角、花椒粉等卷在皮层,并渗以炼熟的上好菜油,腌制而成。
蒲缥甜大蒜
保山蒲缥甜大蒜的制作历史已有一百五十多年,选用优质“梨壳”鲜大蒜为原料,配以红糖、醋及其他香料腌制而成,形体上保护了原大蒜完整的体型,去壳后肉质呈现出鲜艳诱人的金红色,吃起来脆嫩可口,味道香甜。它既可增人食欲,又能健胃止泻,且物美价廉,历来为群众喜爱。由于采用小土罐封装,产品保存期较长,五年以内不会霉变。云泉油豆瓣楚雄市鹿城镇西山南麓的漂白凹,有一泉,叫漂泉,泉水清澈,甘甜无杂质,富含多种旷物质。坐落在西山脚的楚雄市酱菜厂选用优质蚕豆,辅以漂泉之水,采用精心酿造的曲料,加配多种香料,运用低温发酵工艺酿制,历经一年乃成的云泉油豆瓣酱,酱色油亮、香气浓郁、鲜辣爽口、风味独特,佐餐令人食欲大增,调味则使所烹菜看色味倍增,深受国内消费者称誉。
牟定油腐乳
牟定油腐乳就是采用天台生产的霉豆腐为原料,配以辣椒、花椒等多种佐料,再掺人香油掩制而成。呈金黄色,有独特的芳香味,以鲜、软、油润、香辣适口享誉州内外。
弥勒风吹豆豉
风吹豆豉是弥勒县别具风味的酱菜特产。风吹豆豉的生产已有近40年的历史。其以优质黄豆为原料,用当地独有的大树龙潭矿泉水,把黄豆浸泡、蒸熟冷却后,拌酒曲发酵成坯子,再将坯子打散,配以食盐、八角、花椒、茴香、辣椒等香料拌匀,装罐腌制3个月后,取出风吹而成。风吹豆豉具有色泽淡黄、味道鲜美、浓香扑鼻、咸辣可口、食用方便等特点。它既可当菜独用,素吃、汽蒸、油煎均可,又可作配料烹饪众多美味佳肴。具有开胃健脾,增进食欲等功效。风吹豆豉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
易门豆豉
豆豉是易门特产,以色、香、味俱佳名扬全省。易门豆豉分青豆豆豉和干豆豆豉两大类,特别以青豆水豆豉最受欢迎。辣酱鲜红,豉仁嫩绿,红绿相间,望之即令人食欲大增。入口后,清香甜嫩,使人回味不已。用它作配料烹调鱼肉,更是别有风味。
昭通酱
该市与四川接壤,当地居民向有酿酱自食的习惯。清雍正年间开始建立作坊生产,吸取川味麻辣特点,并利用当地龙洞泉水,逐渐形成本品的独特风格。
通海甜酱油
通海甜酱油为云南传统名产,素以咸甜兼备的独特风味而深为云南广大城乡消费者所喜爱。历史上,通海“调鼎斋”的酱油曾远销北京、香港等地。通海甜酱油色泽红褐而有光泽,酱香浓郁,甜咸适口,滋味鲜美,汁浓挂碗,浓度在35°Be′以上,富有营养。用它烹菜,菜肴色泽鲜艳,增彩添香;用它凉拌各种荤素菜肴,更是别具美味,与众不同。
妥甸酱油
妥旬酱油是云南省有名的调味佳品,因产于双柏县城妥甸镇而得名。妥甸酱油的特点是,各种氨基酸和葡萄糖的含量丰富,色泽鲜艳,香味浓郁,咸甜适中,稠能挂碗。尤其是品质优良,久存不变质、不生霉,最为用户所称道。
剥隘七醋
剥隘七醋是云南历史悠久的传统名产,至今已有三四百年历史。因此醋从泡米、发酵到搅动各道工序,各需7天,故名“七醋”。剥隘七醋色泽棕红,酸味柔和而不涩,香气醇厚,味鲜回甜,质地澄清而无沉淀物。
宝秀五香咸甜酱油
宝秀五香咸甜酱油的生产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是在民国年间由当地一张姓人家从外地引进生产酱油的技术,再经摸索各种配方研制而成的。这种酱油在滇中一带享有盛誉。宝秀五香咸甜酱油选用优质黄豆为原料,以糯米或红米碾成面,配加当归、木香、红花砂仁、党参、茯苓、丁香等80种中草药配制为发酵药曲,经过一年左右时间发酵酿制而成。这种酱油,色泽黑亮,酱酯芳香,滋味醇厚,咸中带甜,回味绵长,是调味佳品,并具有健脾开胃的功能。
富宁八角茴香
八角茴香是富宁的名产,最高年产达万公斤,茴香油年产20万公斤以上。上海、北京等地都以富宁八角为上品,现已销及欧美、中东和东南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菖河蜂蜜
楚雄彝州盛产优质蜂蜜,是云南省养蜂条件较好的地区之一。这里养蜂历史悠久,峰蜜产量较高,占全省总产量的七分之一,蜂产品畅销省内外。在楚雄州所产的蜂蜜中,最有特色的是姚安县适中乡、菖河行政村和前场镇的蜂蜜。
澄江藕粉
澄江藕粉产于玉溪澄江县坝区。澄江藕粉之所以有名,主要是这里的连藕大部分的顶端不结莲米。所以藕节粗壮肥大,汁多肉嫩,淀粉含量高,它的营养成分都集中到了淀粉里,所以淀粉的质量较高。澄江藕粉性平和,对肠胃病还有通气解热的作用,即是保健营养品,又可作辅助药物,馈赠病人最佳。
华宁干米线
华宁干米线选用优质大米为原料,经九道工序加工而成。产品色泽洁白,清亮透明,丝质细腻,筋骨好,柔软可口。贮存时间长,可煮食、凉拌或炒吃。
云南贡米
云南的贡米,是过去当地官府向朝廷进献的贡米。贡米有紫米、遮放米、八宝米。紫米,属糯米类。米色紫黑,味香甜,粘而不腻。产于墨江一带。是元代、明代的进贡
遮放米
德宏潞西县的“遮放米”,色泽白润如玉,煮饭香软适口,煮粥粘而不腻,营养价值极高,堪称色香味俱佳的米中珍品,远在清代就曾被列为向清朝廷进贡的“贡米”。
香米
糯米品种之一,又叫香糯米。香稻在建水种植历史悠久,尤以官厅、坡头、李浩寨等乡镇种植的老来红、山柏籽、麻线米最为优良。色泽鲜亮,香糯可口,饭粒润滑、软而不烂。蒸煮时散发浓郁香味,是主食中难得珍品。可做面香米粑粑,可煮粥亦可酿造香谷酒。
紫米
紫米也称“紫糯米”、“接骨糯”。仅产于云南思茅和西双版纳地区。因颗粒长、色紫红,做成饭粥后色更鲜艳,故名。民间喜在年节喜庆时做成八宝饭食用。味香微甜,粘而不腻,补血益气,暖脾胃,适应于胃寒痛,消渴,夜多小便等症,以之配草药可治跌打刀伤。
丘北辣椒
匣科辣椒属1年生草本植物。果实可供食用。原产丘北县。据史料记载已有多年的种植历史。分枝较多,一般可达6-8枝,每个植株可结果-多个。果实指形,老熟后果皮呈紫红色。按果实着生状态可分为吊把椒、朝天椒、芒果椒3个品种。主栽品种为果顶向下的吊把椒。经晾晒干制的丘北辣椒是闻名全国的云南特产之一,具有色泽好、香辣味浓、油脂含量高的特点。
哀牢春三珍
哀牢春三珍主产于新平县哀牢山主峰地带。甜菜,又名珍珠莱,味鲜美,性清凉;茨头菜,属木本植物,味苦可口;羊奶菜,因体内有似羊奶一样的浆汁而得名。
观音菜
临沧特产。无公害营养保健新蔬菜——观音菜观音菜又叫紫背天葵、補血芽,属半野生蔬菜。可食可药,生长健壮,无病虫害,不需喷施农药,是绿色无公害蔬菜的佼佼者,有很好的营养保健作用。
番木瓜
番木瓜科番木瓜属常绿小乔木。又名乳瓜、万寿果。为速生丰产的热带果树。果实成熟时果皮由绿变黄,果肉橙黄或红色。肉质软滑,富含维生素A、B、C,还含糖分和无机盐,供鲜食,亦可制果干、果脯、果酱。青果可作蔬菜食用。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未熟果实乳白色汁液中含大量木瓜蛋白酶和凝乳蛋白酶。德宏州和元谋县近年专门栽培以取其汁药用。
金丝竹笋
金丝竹笋是西盟传统的土特产。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纤维素,食之可预防血管硬化、便秘等症,也有健胃、利尿、增进食欲等功能。西盟金丝竹笋选用野生苦竹笋嫩尖蒸煮晒干而成,颜色金黄,笋质细嫩。
建水草芽
香蒲科草芽属多年生水生宿根草本植物。因形似象芽,又称象芽菜。食用部分为地下匍匐茎,洁白清香,品质脆嫩,味道鲜美,富含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可炒食、煮食、蒸食、做汤等,有利尿、除烦热的食疗作用,是蔬菜中的珍品。原产建水县,已有一百多年的栽培历史。红河州的石屏、开远、蒙自、个旧等县(市)有小面积栽培。
鸡棕
鸡棕,在食用野生菌中为珍品。又名鸡脚蘑菇、伞把菇、蚁棕等。在我国以云南省出产最多,最好,西南、东南几省及台湾的一些地区也有出产。鸡棕生长在每年的秋季前后。以味道鲜美似鸡香而倍受人们喜爱。可用鸡棕单独做汤或炒吃,也可炸、腌、拌、烩、烤、焖、清蒸其味都鲜美无比。
干巴菌
干巴菌是云南省特有的珍稀野生食用菌。学名:绣球菌,也叫对花菌、马牙菌等。它生长在滇中及滇西的山林松树间。其貌不扬,黑黑的带有一层白色。但味道却鲜香无比,是野生食用菌中的上品。用干巴菌炒青椒或炒鸡蛋,其味妙不可言。
虎掌菌
虎掌菌,主要生长于云南省楚雄地区的部分山岭。菌体特殊,无盖无柄,菌体表面长满一层纤维茸毛,分黑、黄两种,以黄色为珍品,形似虎爪故名。
牛肝菌
牛肝菌是云南独有的一大特产,别名土色牛肝菌、褐环乳牛肝菌。牛肝菌子实体中等,菌盖直径3~10cm,扁半球形或凸形至扁平,淡褐、黄褐色、红褐色或深肉桂色,光滑,很粘。菌肉淡白色或稍黄,厚或较薄,伤后不变色。在云南全省各地均有牛肝菌分布,有红、黄、紫、粉等品种,其中以白牛肝菌为多。
蜜环菌
野生食用菌,云南广有分布。多生长在针叶树及壳斗科等阔叶树干基部、根部和倒木上,能引起活立木的银朽病。菌盖肉质,蜂蜜黄色至浅黄色,有平伏和直立的小鳞片,边缘有条纹。菌柄色同菌盖,菌环白色,在柄的上部。新鲜的菌丝体有荧光,在黑暗条件下可见淡蓝色光亮。营养丰富,是著名的食、药兼用菌。富含蛋白质、多种维生素、麦角甾醇、甘露醇和10多种氨基酸。有清目、利肺、益肠胃,及抗痉挛、镇静、扩张血管、降血压等作用。其培养体被用来做人工栽培天麻的共生体。
松菌
又称松菌、松蘑、松蕈、松口蘑、鸡丝菌。真菌学分类属担子菌纲、伞菌目,蘑科,蘑属。在云南分布极广,迪庆、怒江、丽江、大理、楚雄、昆明、曲靖等地州市都有生产,资源十分丰富,是中国松茸主要出口基地。菌肉肥厚,香气浓郁,食味鲜美,为名贵佳肴,并有强身、益肠胃、理气化痰、止痛、驱虫功效,及调节人体新陈代谢,降低血压、胆固醇和治疗糖尿病的作用。
猴头菌
猴头菌是鲜美无比的山珍,菌肉脆嫩、香醇、可口, 有“素中荤”之称;是一种珍贵的食用菌,生产于云南省东北部和西北部的山区,猴头菌营养丰富,含有多肽及多醣类,以及人体需要的多种维生素。据有关资料,猴头菌具有组织修复、增强细胞活力、抗癌、延年益寿、美容健体等功能。
竹荪
竹荪又名:竹参、竹笙、面纱菌等名称。是云南特有的一种名贵食用菌,也是世界上著名的珍贵食用菌。竹荪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种隐花菌类,形状略似网状干白蛇皮,它有深绿色的菌帽,雪白色的圆柱状的菌柄,粉红色的蛋形菌托,在菌柄顶端有一围细致洁白的网状裙从菌盖向下铺开,整个菌体显得十分俊美、色彩鲜艳稀有珍贵,被人们称为“雪裙仙子”、“山珍之花”、“真菌之花”、“菌中皇后”。竹荪营养丰富,香味浓郁,滋味鲜美,自古就列为“草八珍”之一。
金耳
金耳,因其颜色金黄,俗称黄木耳;因其形似人脑,又名脑耳。金耳是云南省出产的一种稀有名贵的食用菌。主产区在丽江、维西、中甸、德钦等县金沙江流域的河谷地带。金耳主要用于制作菜肴,特别是制作各种素菜,具有特殊的色、香、味,是延席上的佳品。金耳富含胶质,用糖水蒸食,不仅别具风味,滑嫩爽口,而且有清心补脑的保健作用
滇肉棒
肉座菌科。子座直立,不规则双分叉,橙黄色,后期土褐色。高8-14厘米,粗0.5-1.2厘米。顶部钝圆,菌肉乳白色,较坚实,枝干圆柱形。子囊壳埋于子座内,壳口稍突出,壳腔卵圆形,子囊圆柱形,基部具短柄,子囊孢子16枚,圆形近微方形,似粗肉棒,侧丝透明,丝状弯曲。分布于滇中、滇南的针阔混交林地,每年7-10月出产。菌体磨碎敷伤口处,可治外伤出血。
文山草果
云南省属于热带、亚热带气候的地域宽广,出产多种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草果就是其中的一种。果实结在根部,熟时红色,一蓬蓬的,似一串串葡萄。草果成熟时经采摘加工干燥后使用,品质以干爽、个大、均匀饱满、色褐红、味辛辣、把短者为佳。草果性辛温,有特殊香气,是上好的调料品,被称为五香之一;又是常用的中药材,有驱风、健胃、消食顺气的功效,用于消酒毒,去口臭亦佳。
云南省种植草果有三百多年历史,在红河、文山、保山、德宏等市、州均产草果。
虫草
虫草,又称冬虫夏草,与人参、鹿茸齐名。虫草含有维生素B12、脂肪、蛋白质等。除了药用外还是名贵的滋补品,年老体弱、病后体虚者平时食用,可强身健体。它是一种在冬天吃穗,夏天长出子座的真菌。虫草不是虫,而是植物。夏季是采摘的最佳时间。
三七
田七又名“三七”,是广西、云南的著名特产,是五加科人参属植物,多年生草本,药用其地下茎。它原系山野自生,很早以前就为我国人民发现和采用,后转为人工栽培。因为这种植物一般每株有三条叶柄,每条叶柄上往往有七张叶子,故通称“三七”。
云黄连
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云南黄连的干燥根茎。明代兰茂《滇南本草》载:滇连,一名云连……功效胜川黄连百倍。云连因此得名。历来畅销内地和香港等地区。商品呈弯曲的长条形,具过桥杆,断面金黄色,味极苦。能泻火燥湿、解毒杀虫,治疗各种热毒及烧烫伤。含多种生物碱,其含量和抗菌消炎药效比川黄莲好。与四川的雅连并列为黄连中的珍品而享誉国内外,是历代医家非常喜爱的云南名药。主产于福贡、贡山及腾冲。
云归
“云归”就是云南出产的特佳当归,生产在丽江、剑川等地2300米以上山区,个大,色白,香味浓,是云南药材出口量最大的品种之一。“云归”有活血补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也常作为煲各种汤的配料。当归名列于参、苓、术、草、芎、归、地、芍八大名,是中药中最常用的药材之一。
天麻
天麻又名赤箭、定风草、水洋芋等,是一种名贵药材,能治疗头痛、头昏、眩晕、偏头疼、眼花、语言蹇。风寒湿痹、四肢痉挛、小儿惊风等多种疾病;近年来用于治疗高血压、神经衰弱等症,据有关资料说,世界上只有亚洲东部的中国、朝鲜、日本和前苏联远东地带出产天麻,产量以我国最多,云南是我国天麻主产地之一,云南又集中产在昭通地区,尤以该地区的彝良、镇雄两县,产量最多,质量最佳,所产天麻个大、肥厚、色黄白、呈半透明状,质坚实,是云南天麻的代表。此外,怒江、中甸、丽江等地也产天麻。
云木香
中国适宜区广泛,以云南的迪庆州、昭通地区及丽江地区的宁蒗县、怒江州的福贡县最适宜发展生产。云木香呈圆柱形或枯骨形,质坚硬,气芳香浓烈,味苦。主治中寒气滞、呕吐泄泻、里急后重。含多种芳香挥发油,具有行气止痛、温中和胃、解痉降压和抗菌作用。
雷丸
又称雷实、竹苓。属担子菌亚门,是一种多孔菌。开发入药见于《神农本草经》。在云南大部地区有分布,常生于竹林内,长在竹根上或者竹兜下。呈不规则球形或块状,直径一般不超过4厘米,褐色、黑褐色至黑色,剖面白、灰白色,干后坚硬。性寒,味苦,有小毒,有效万分雷丸素是可溶于水的蛋白酶,能破坏绦虫的头节,具杀虫、除热功效。
螺旋藻
蓝藻门,颤藻科。一种丝状多细胞藻类生物,迄今已有35亿年生命史。20世纪60年代重新发现以来,公认为地球上营养成分最丰富和最均衡的生物。其蛋白质含量高达70%,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及多种人体必需的生物活性物质,还含有丰富的多糖、藻蓝素、微量元素,可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精细化工等行业,具有极高的医疗保健价值。螺旋藻自然生长条件非常苛刻,只有云南程海、墨西哥可可湖和非州乍得湖能天然生长。程海位于云南西北部,湖水无任何污染,为天然碱水湖。
元江芦荟
元江野生天火草是多年生常绿草本,属百合科。肉质肥美,皮如碧玉,心赛水晶、花似火红,成熟期短,一年半均可使用,周身是宝入药。主要分布在元江流域的干热河谷,有极强的耐旱及再生能力。元江野生天火草也就是现代人所称的“芦荟”,迈年元江大面积栽种,形成一个新兴的优势产品。
燕窝
产于风景胜地燕子洞,为传统的滋补养颜食品。为大白腰雨燕吐出筑巢的胶状物凝结而成,经精细提取,洗净、加工保存,片厚质柔,清纯高洁。燕窝粥选用燕子洞名贵特产大白腰雨燕燕窝,配以精良的香糯米、桂元肉、皂角米、银耳、东瓜糖、玫瑰糖、花生、芝麻等熬煮而成。粘度高,口感好,营养丰富。游燕子洞,品燕窝酥,喝燕窝粥,真人生快事。
元江槟榔
清初《元江府志》有种植槟榔的简略记载,当时就驰誉滇南。槟榔鲜品青果,剖开后用藤条穿串。干果称“壳槟”,将壳剥去晒干存储名“槟仁”。槟榔药名大腹皮,是元江民间极普遍的待客食品,故史籍上有槟榔得名于客人雅称“槟郎”的记述。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太原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北京如何安全治疗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