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宁美食湾甸傣家特色小吃

湾甸傣族乡是昌宁县三个民族乡之一,全乡共有少数民族人,占总人口的31.04%。其中傣族人,彝族人,回族76人,其他少数民族人,居住着哈尼族、苗族、佤族、布朗族和傈僳族。在长期的发展进程中,各族群众互相支持,亲如一家,共谱民族团结之曲,共唱民族团结之歌,并始终遵循着本民族传统的饮食习俗,而傣族的饮食因独具特色、品种丰富、花样繁多广受好评。

傣族以大米和糯米为主食,糯米饭因具有营养丰富、耐饿、不易发馊变质、田间劳作时食用方便等优点,颇受傣家人青睐。糯米粑粑不仅具有独特的民族风味,而且品种很多。用糯米加工成的食品有“毫棒弄”、“毫棒缅”、“毫”和“毫卧朗”。傣族菜肴琳琅满目,有浓郁的民族风味。这些菜肴色、香、味、形俱佳,具有香、酸、冷、辣等特点。从制作方法上分为烤、蒸、炸、腌等几大类,从原料上分又可分为肉类、水产类、禽蛋类、山珍类和蔬菜类等。辣椒、姜、葱、蒜、花椒、八角(大料)、香茅草、香菜、薄荷等都是不可缺少的辅料。傣家人还喜欢吃保健养生的特有植物,如帕哈菜、含羞草嫩枝叶、酸刺尖、苦子果等绿色植物,因为这些菜有清肺解毒、明目健脑等功能。独特的菜肴有:野姜舂干巴、撒撇、酸扒菜、腌酸肉、酸刺尖煮牛肉、帕哈鸡蛋煎饼等。

毫棒弄是泼水节时家家户户都要吃的食品,相当于汉族的年糕,因此有“吃过‘毫棒弄’,人长了一岁”之说。制作“毫棒弄”时,将糯米放入水里浸泡三至四小时,待米泡醒后沥去多余水分,蒸熟。蒸熟后,掺入少许红糖水舂细,在洁净的芭蕉叶上摊成圆型薄片,晒干后呈褐黄色,可以烘烤亦可油炸,味道极其香甜。

毫棒缅是“泼水粑粑”里的一种,也是傣族过泼水节时家家户户都要吃的食品。“毫棒缅”的制作过程和“毫棒弄”大体相似,先将糯米泡醒,蒸熟,倒入盆中,掺入切细的红糖,拌匀,再用文火蒸三十到四十分钟,起锅后将糯米直接摊开在干净的芭蕉叶上,晒干。食用时用两根竹片夹住在碳火上烘烤(亦可油炸),其味香脆,回味无穷。

毫闷也叫“泼水粑粑”是傣族在传统的“泼水节”时喜欢食用的一种粑粑。制作“毫闷”时,先在糯米粉里掺上水、红糖、芝麻等原料,揉成软的面团,然后在嫩芭蕉叶上涂少许熟香油(嫩芭蕉叶很脆,用前要蒸软),将糯米团摊成四方型包入芭蕉叶内,蒸熟后即可食用。

毫卧朗在傣语里有黑粽子之意,在每年的傣历二月八日,傣家人都要用“毫卧朗”来敬献村里的“色林”。“毫卧朗”是一种黑色的长条状粽子,制作时在浸泡过的糯米里面渗入芝麻、花生、火腿、稻草灰,用芭蕉叶或冬叶裹成条,捆扎好后放入甑子中里慢慢蒸。蒸熟的“毫卧朗”不仅色泽鲜亮,而且有糯米和火腿的醇香,口感香而不腻。

野姜舂干巴是傣家人引以为豪的特色菜肴之一。他们将精选的牛肉切成细长条,加入精盐、味精、辣椒粉、草果粉、麻椒、料酒腌制一天后,晾晒至半干后或无滴水后,用烟熏或小火烘烤直至焦黄熟透。烤熟后的牛肉散发出阵阵烟香,十分诱人。这时候,先将洗好备用的野姜舂碎,再将烤熟的牛肉放在案板上,用木槌敲软,撕成肉丝后和野姜一起放入舂臼舂,加入切细的小米辣、姜末、蒜泥,芫荽等佐料,舂得松软后,即可入席款待嘉宾。

撒撇撒撇有生撒和苦撒之分。湾甸傣族乡的傣族群众大多喜食苦撒。做撒撇特别讲究工序,买回筋少肉嫩的生牛肉后,用菜刀切成细条,在滚开的水中煮熟后备用,将牛肚和牛肝在炭火中烤熟,切成细条与牛肉混合,然后放入切成细末的韭菜叶和撒撇叶,浇上用火炭浸泡过的苦胆水,以此拌入香柳、老缅芫荽、茴香、小米辣、精盐、味精等佐料,一盘苦凉回甜的撒撇就做好了。撒撇的种类很多,除了牛肉撒撇之外,还有猪肉撒撇、黄鳝撒撇、螺蛳撒撇、柠檬撒撇等等,各地做法略有差异。

酸扒菜傣族的酸扒菜多以青菜为主,有时也用嫩豇豆、蕨菜、刺芋等作酸扒菜,煮酸扒菜最重要的是酸汤,比如说,用青菜煮酸扒菜,用酸笋水与番茄作酸汤与用水腌菜水和番茄作的酸汤是两种不同味道,而傣族群众往往喜欢选择后者。将酸汤烧得滚开后放入洗净的青菜,放入精盐盖上锅盖,猛火煮十多分钟后翻搅一次,直到菜叶煮得泛黄飘香为止。使用酸扒菜时,依据个人的口味加入剁细的小米辣、蒜泥、芫荽、花椒粉、味精、酱油等佐料。傣家酸扒菜酸香可口,颇受人民喜爱。

腌酸肉傣家人还喜欢吃腌制肉食,色泽鲜活、酸香可口。有酸猪肉、酸牛肉、酸鱼肉等,制作工序繁杂、手艺独特,是傣家人款待嘉宾不可或缺的一道佳肴。

酸笋煮鸡傣语叫做“泐盖赛糯”。主要原料是鸡肉和酸笋;配煮的佐料,有青辣椒或辣椒油、生姜、芫荽、荆芥、薄荷、野花椒粉。烹煮方法,是先把鸡宰杀、褪毛、剖腹去杂,收拾干净后切成小块;过酸的酸笋,先用清水略微漂洗,捏干;佐料洗净切末。主料、配料准备齐全以后,倾油入锅,将姜末炒香,加入食盐和鸡肉翻炒片刻,让肉吸油、吸盐。至鸡肉七八成熟时加入汤料煮沸后,加入酸笋、食盐、味精与辣椒,至鸡肉与酸笋熟透,撒人芫荽、荆芥薄荷,用碗盛装上桌供食用。这道汤菜,味酸而鲜,略带辛辣或麻辣,极开胃口。

帕哈鸡蛋煎饼主要原料为帕哈、鸡蛋、精盐等。先将采摘来的帕哈菜洗净切成小碎末备用,然后将鸡蛋打好,面粉搅拌均匀后倒入搅拌好的鸡蛋和帕哈,加入适量的盐巴均匀的搅拌。最后将其倒入搅拌好的面粉鸡蛋,锅底铺上薄薄的一层,煎至金黄色在翻边就好。这道菜肴因帕哈香味浓郁,是香料中含叶绿素最多的一种,有消炎解毒之效,并有助于合成眼睛的视色素,起到明目及防治夜盲症的作用。

酸刺尖煮牛肉主要原料为酸刺尖、鲜牛肉等,配煮的佐料,有生姜、大蒜、草果、八角、野花椒粉、芫荽、薄荷、辣椒、荆芥、香茅草等。煮制之前,先把牛肉洗净,切大小相等的片;酸刺尖漂洗后沥干;佐料洗净切末。烹煮时,倾油入锅,首先煸炒拍松的生姜、大蒜、草果、八角、野花椒粉与青辣椒末,至牛肉充分吸收酱油和佐料香气。至肉的水分炒干时,加入清汤,把牛肉煮至肉扒刺熟,装入有薄荷垫底的菜碗,上桌供食用。这道煮肉,肉扒易嚼,肉味略带酸辛,油而不腻,口感极好,汤鲜中带酸,酸中夹辣,可口开胃健脾。

红萝卜丝腌猪蹄主要原料为湾甸特产干红罗卜丝、猪蹄、炒面粉等。配料有辣椒粉、花椒粉、八角粉、精盐、草果粉等。腌制时,先将猪蹄烧黄洗净煮熟冷却,再用肉汤将炒面粉熬成稀糊状冷却,然后用少许肉汤将干红萝卜丝回开使劲揉搓30—40分钟,倒入熟猪蹄、熟面粉及佐料,将其拌匀,最后用红萝卜丝将猪蹄包裹放入土罐内,十天半月后即可使用。这道菜,色泽艳丽,味微酸,香辣适口,是当地群众外出劳作时最常携带的家常菜。

含羞草舂鱼主要料为含羞草嫩尖、各类鱼,包括黄鳝、青蛙等,辅料为蒜、老缅芫荽、花椒粉、糊辣子、精盐等。制作时先将鱼洗净,在木炭火上烤熟冷去后备用,然后将含羞草烘烤变色冷却,先将蒜捣烂再将含羞草捣碎,倒入鱼使劲舂,直到把鱼肉捣碎为止,放入精盐、辣椒面、花椒面等再捣少许。盛入盘中时,撒上事先备好的芫荽拌匀即可使用。这道菜因含羞草具有安神镇静、止血收敛、散瘀止痛的功效备受当地群众喜欢,也是傣族人款待客人的最佳菜肴。

苦子果又叫苦茄。为茄科植物的果实每年春天开花挂果。果实为扁圆形,果实未成熟时为深绿色,成熟后为桔黄色。其味苦凉.苦后微有回甜,当地人很爱食用,常摘来做菜。苦子果的食用方法很多。可单独炒、拌、舂,作为素菜食用;亦可与肉类一起炒食。

炒苦子果此菜苦中带甜,开胃怯火散毒。用料:新鲜苦子果、酱油、味精、盐、菜油、蒜末。制作:苦子果洗净沥干,放入烧熟的菜油中煎炒至微黄即可,起锅时用白淀粉与酱油勾芡。

凉拌苦子果此菜酸苦适中,开胃怯火散毒。苦后有甜,回味无穷。用料:新鲜苦子果、酸醋、酱油、味精、盐、红油、花椒油、羌荽、蒜末。制作:苦子果经水掸或用子母灰捂熟后洗净、凉后切片,拌入以上各种调料即可。

舂苦子果采用的烹调方法也是傣族擅常使用的‘舂’法。此菜苦凉而辣,令人食欲大增,是傣家夏秋两季的佳肴。

鱼鮓主要原料为:鲜鱼,辅料为糯米饭、精盐、辣椒面、花椒粉等。首先剖开鱼腹,取出肚杂,用清水洗尽血迹,然后将剁成小块的鱼肉再次清洗,放在筲箕里沥20——30分钟,然后一块一块的用盐涂抹,糯米饭用清水淘洗备用,最后撒入花椒、辣椒等调合而成的佐料拌匀放入土罐中,封好罐口,放在阴凉处。10余天后,便可开罐食用,生吃、熟吃,无不酸鲜可口,大振食欲,一年四季,无不相宜。

血包排骨主要原料为精排骨、猪血。辅料为草果面、胡椒面、花椒面、辣椒面、面粉等。制作时,先将排骨腌制10—15分钟,然后放入炒锅中炒黄,再将血炒熟,最后将排骨和血水混合炒,放入稀释好的面粉水继续炒,直至变得粘稠即可,起锅前放入花椒面和辣椒面再翻炒几下。食用时放一点蒜末和芫荽,酸香可口,令人食欲大增,是年猪饭时不可或缺的菜肴。

酸笋煮甜笋主要原料是酸笋和甜竹笋;配煮的佐料有花椒叶或鲜花椒、青辣椒或辣椒油、芫荽、蒜泥。用锣锅取少量酸笋煮沸,放入事先切成条状的甜笋,放入花椒叶、盐巴,盖上锅盖猛火煮,煮沸后打开锅盖翻搅一次,放入切细的青椒再盖上锅盖猛火煮,10分钟后微火煮至上桌。食用时放上蒜泥、味粉等佐料即可食用。酸辣可口,回味无穷。(文/银春兰)

赞赏

长按







































治愈白癜风要多少钱
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哪里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aguopaguoa.com/ppms/4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