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听闻佛法并不足够
依据经律,四位比丘是两两成对,证得预流果的,但是注释书说四位比丘逐一在不同日,分别证得预流果。这是经律和注释书唯一不同之处。这一项除外,下列数项,各个传本是一致的:四位比丘不是因听闻佛法而证得预流果,而是因于实修;禅修时,他们没有外出托钵,而只待在住处日夜禅修;佛陀自己也待在住处,随时准备帮助他们,给予指导。
所以,尊者瓦帕在四月(Waso)的月圆日晚上开始禅修,由于如法修行并得到佛陀的指导,他在第一个月亏日证得预流果。这个成果,不是只因听闻讲经便成就。此外,尊者巴地亚也修行了两天,在第二个月亏日证得预流果;大名尊者用了三天;马鸣尊者则是用了四天。他们全都为了成就圣果,而付出相当的精进。他们是在佛陀指导之下,努力修行才证得预流果,不是仅凭听闻佛法而已。这一点应是很清楚的。
尊者瓦帕等五比丘并不是普通人,他们曾是皇室星相家,在世尊出生时便对他的未来做了预言。不过,有些注释书说他们是那些皇室星相家的儿子。在佛陀十几岁时,他们出家成为游行沙门,他们也有相当的智慧,能够轻易掌握佛陀的教导。如果仅靠听闻佛法就能证得预流果的话,他们就不用去努力地修行一天、两天、三天或四天了;世尊也无须督促他们努力修行,只要为他们说法一次、两次,他们就能成为预流者了。然而,事实是,世尊不只要求他们听闻佛法,也要求他们努力禅修。世尊这么做的理由极为明显,原因就在于因为世尊知道他们是「可调伏众生」(neyya),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禅修。
现今有人主张:「要证得预流果,并不需要修行奢摩他或内观;理解法师所说的教理,就可以让人证果。」这种说法,是修行奢摩他和内观的人的障碍。我们应知道这种观点完全没有根据,只会伤害佛陀「行教」(pa?ipattisāsanā)的传播。怀有这种见解的人,将会发现自己无路可至涅槃。
尊者瓦帕等如何努力修行
尊者瓦帕等五比丘,为了成就圣道果,精勤努力在自身里长养《转-法-轮-经》所说的八正道。如之前已说过的,藉由正念观察自身中不断生起的见、听等现象,他修习八正道,以便能够遍知苦谛──五取蕴。
禅修者开始观察在当下不断生灭的名色之时,可能会受到妄想和分心干扰。尤其博学多闻的人,可能会有怀疑、犹豫生起。有些人会感到身上剧烈的疼痛。奇怪的禅相(心中的影相)也会干扰他们,[]让他们误以为自己有殊胜的成就。有些人会听到耳边有呢喃低语,有些人对修行感到气馁灰心。信和慧不平衡,或者定和精进不平衡,也会阻碍修行的进展。若没有密集的努力,定力(心一境性)也不会增长。
当禅修者到达「生灭智」的阶段,如光亮、快乐、强力正念等会现起,这时候,禅修者可能会执着自己的成就。当这些可能引生烦恼的现象生起时,禅修老师就必须给予指导,帮助禅修者去除这些烦恼。若没有禅修老师的指导、协助,禅修者的努力有可能会徒劳无功。这就是为什么在比丘禅修时,世尊没有外出托钵的缘故。
就在世尊这样地指导与帮助下,尊者瓦帕经过一天的努力后,证得预流道果。尊者瓦帕见法、得法、知法、入法、度疑、离疑、于佛法确信而不依他人,于是请求佛陀让他加入僧团。佛陀便说「来吧!比丘!」,答应了他的请求。
尊者巴地亚、大名和马胜,也分别在四月的第二、三、四个月亏日证得预流果,并请求出家,佛陀同样说「来吧!比丘!」,答应他们从佛出家。
在第五个月亏日,世尊召集五比丘,对他们宣讲《无我相经》。闻法时,五比丘观察五取蕴,修行内观道,因而证得阿罗汉。
包括佛陀在内的六个阿罗汉
第一次结集的长老,在《律.大品》里说:
Tenakhopanasamayenachalokearahantohonti.[]
那时(在佛说《无我相经》之后),世上有六个阿罗汉。
让我们共同礼敬这些成就者,藉此结束《转-法-轮-经》讲座。我们合掌礼敬佛陀,以及二千五百五十一年前在鹿野苑断除烦恼、圆满成就的五比丘阿罗汉。
来源:四念处内观禅法网
节选:转法论经讲记
作者:马哈希尊者著
翻译:温宗堃、何孟玲中译
近期文章推荐:
.
安般念的教说因缘
法句经故事
智者不为得失所动
.
就像驯服一头牛
真正修行时,我们不再关心任何外境|阿姜查
法句经故事
辱骂比丘的女人
修行之难易|阿姜查
-超越了发展善法和舍弃不善法
得禅那者如何修内观
马哈希尊者
?end?
编辑
徐小黄
——此时此刻正念正知——
愿以此功德,导向烦恼的止息!
愿以此功德,成为涅槃的助缘!
愿以此功德,与一切众生分享!
愿以此功德,众生平等的受用!
欢迎点击阅读原文更多往期好文。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