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黑斑病是一种真菌侵染性病害,对果实、叶子、枝梢都会造成危害,果子即将成熟的时候发病率最高,尤其是在5年以上的果树。
发病轻者影响果子卖相,降低商品价值;严重时造成果子早落、腐烂,在柑橘储备时会持续扩散。黑斑病随着柑橘树龄的增长发病率也会逐年增大。
“水果好吃树难栽”,种过柑橘类水果的朋友最能体会,除了日常的田间管理以外,病虫害的防治也非常关键。
特别像黑斑病发病率高、潜伏期长,只要温度适宜就能发病,真的是防不胜防。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下柑橘种植过程中频发的黑斑病相关知识。
//1、黑斑病有什么症状?//这种病害其实有两种表现状态:一种我们叫黑星病,病害初期一般为3mm左右红褐色后期可能变成黑色,边缘凸起,中间变灰,上面再生长出小黑点。
发病严重时会引起果实早落;另外一种就是黑斑病,它的斑点一般在1~3CM左右,初期呈淡黄色或者橙色,后期会扩大变深褐色或者黑色。
发病后的果子不耐储藏,易腐烂,储藏中也会逐渐扩散。
//2、黑斑病有什么发病特点?//黑斑病在高温高湿、树势衰弱、树枝过密、常有积水、通风透光不良的果园发病重,5年以上果树发病重,随着树龄增长发病会越重。
在春季梅雨季节发病严重,3~4月就会侵入幼果,直到7~8月果实即将成熟时才表现出来,9~10月进入发病高峰期。黑斑病在15℃~38℃活动自如,25℃时最活跃,所以春暖花开、秋高气爽大家要格外小心。
//3、黑斑病如何进行传播?//黑斑病潜伏期特别长,一般在病叶、病果上越冬,在环境适宜时开始分散孢子,借助风、雨、昆虫进行传播。
//4、黑斑病如何进行防治?//清理果园:黑斑病主要是通过风、雨、昆虫进行传播,所以清理病源非常关键。
秋冬季节我们应该配合修剪进行清理果园,将病枝、病叶、病果以及杂草进行集中清理烧毁或者深埋。另外对过密的果树加以修整,保证果园的通风透光性。
科学用肥:果树种植除了选择适宜的土质,科学才能起到壮棵的目的,提高果树的抗病、防病的能力。
果树秋季要施足基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或者有机质高的有机肥最佳,不仅能够为果树提供均衡的养分,也能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加强土壤的通透性。
同时应该在不同的生长期搭配适量的氮、磷、钾均衡追施,花前期补充微肥。
合理灌排:柑橘种植少不了合理灌排,在保证植株生长的水分外,要保持水涝的形成,减少病菌滋生。
在柑橘园要做好灌排系统,对土块不平整的要进行整理,减少田间积水形成。病菌滋生的环境不适宜,也就降低了发病率。
安全施药:所有病虫害都应该是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在种植过程中少不了用药,科学安全的用药才能让最终果实更健康美味。
一般清园后采用季节可以采用~倍液的80%多·锰锌可湿性粉剂(低毒)进行全园喷施,达到提前杀菌灭菌的作用。
或春季萌发新叶时采20%氟酰胺可湿性粉剂(低毒)按照90~克/每亩进行喷施,具有预防保护、内吸预防作用。通透柑橘叶梢或根系吸收。
初花前期应该再进行用药进行预防,最好是用药2~3次,可以采用不同药剂交替使用,每次用药最好间隔15天左右。
总之,我个人认为黑斑病应该以农业防治与药物防治相结合。为了果实的安全性和高品质,挂果期以后我不建议再用药。
除了黑斑病,幼果上还有很多病虫害,防治不当将会产生伤痕,这些伤痕不能消退,影响销售价格。
柑橘果面伤痕产生的原因:
通过大量的抽样调查,柑橘果面伤痕产生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类。其中病害约占五成、虫害约占三成、剩下两成为药物、机械等伤害。要说明的是,近年来药害的比重有所加大。
病害可分为病理性病害和生理性病害。病理性病害如砂皮病、溃疡病、疮痂病、灰霉病等为害,而形成病害斑。生理病害有日灼、缺素症等。
柑橘灰霉病
果上病斑不规则,发病后病斑有灰色霉层,失水干枯后变硬、隆起。
柑橘溃疡病
病斑只限于在果皮上,病斑木质化,中央呈火山口状的开裂,有的柑橘品种在病健分界处有深褐色釉光边缘。
柑橘疮痂病
幼果染病,果面密生茶褐色小斑,后扩大在果皮上形成黄褐色圆锥形,木质化的瘤状突起。近成熟果实发病,病斑小不明显。
柑橘砂皮病
病果表面形成褐色或黑色点状、线状、曲线状、环状或不定形的硬质小粒点,病菌浓度高时病状呈泥块状或泪痕状。
柑橘黑星病
病菌从幼果期是开始侵入,在近成熟时显症,呈黑褐色圆形斑。
柑橘日灼果
受害部初呈灰青色,后为黄褐色,果皮生长停滞,粗糙变厚,有时发生龟裂使果实畸形。
柑橘缺硼
缺硼幼果,表皮先出现灰白色斑,随后斑点变黑、扩大成为僵果,这些幼果最后脱落。不脱落的幼果,果皮粗糙而厚,膨大受阻而畸形,坚硬,切开果实,内果皮层有褐色线痕或显胶状物。
虫害根据受害特征,虫源性柑橘果面伤痕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果面锉伤、啃食机械伤、果面刺伤、潜食果皮和果面分泌物霉污等。
柑橘蓟马为害来源:种柑人
果面锉伤:害虫以锉吸式口器锉伤果面,一般在花蕾期和幼果期受害,随果实膨大伤痕逐渐明显。造成果面锉伤的主要为蓟马类害虫。
柑橘象甲为害
啃食机械伤:是由于咀嚼式口器害虫啃食或刮食而在果皮上留下孔洞或缺刻造成的疤痕。主要由螽蟖、卷叶蛾类、桃蛀螟、叶甲类、蝗虫、金龟子类、象甲类和蜗牛等造成。
柑橘锈壁虱为害
柑橘大实蝇产卵痕
果面刺伤:是害虫刺吸果实汁液或以产卵器伤害果皮而引起。害虫主要有螨、蚧、吸果夜蛾、蝽、叶蝉、实蝇、瘿蚊等种类。
潜叶蛾幼虫头部特写来源:戴小华
潜食果皮:柑橘潜叶蛾幼虫在叶片和梢枝上为害比较常见,但它还能在果实上潜食。不论在何部位潜食,都不破坏其表皮。初孵若虫在果皮下钻孔,受害幼果后期果面出现疤痕。
糠片蚧为害
柑橘煤烟病
果面分泄物霉污:主要由果表密布虫体或害虫所排泄蜜露所引起。蚧类除刺吸汁液为害柑橘外,其蚧壳密布于果面,使果实表面呈现累累斑点,凹凸不平;蚧、蜡蝉、粉虱和蚜虫等排出的蜜露排泄物诱发煤烟病,使果实和枝叶表面覆盖一层黑色霉层,影响果实外观。
药物伤害柑橘为常绿果树,病虫害发生为害期长,用药防治周期长。有的果农使用农药时,只注重防治效果,忽视了药剂对果实的伤害。因药害造成果面畸形、斑点、疤痕。
粉剂分散性差形成药斑
除草剂漂移
多种药剂混用
激素过量
注:柑橘药害图片来源于种柑人,拍摄者:欧乃榕、卢文彝
机械伤害包括大风、冰雹、霜冻及人为农事活动造成的机械损伤,愈合后果面形成伤痕斑。
被风刮伤后病菌侵染来源:广东种植技术联盟
柑橘果实冻害来源:小桔灯作物科技
柑橘果面伤痕产生的时期
花期
花期病虫害逐渐增多,同时雨水比较密集,是预防果面伤痕的重要时期。重视雨天摇花,防好灰霉病与蓟马。
幼果期
是虫害、病害发生的高峰期,也是药害、机械伤害的易发期。主要病虫害有叶甲、蓟马、大实蝇、疮痂病、溃疡病、砂皮病等。
果实膨大期
由于气温高,光照强烈,果面易造成灼伤,形成日灼果,此外砂皮病及蚧类、锈壁虱、侧多食跗线螨、柑橘粉虱、蝽橡、金龟子类等害虫危害果实后皆易形成伤痕果。
成熟期
虫害主要是小绿叶蝉;另外早霜冻害为害也形成伤痕果。
减少柑橘果面伤痕的方法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无论是哪种原因形成的果面伤痕,已经形成的结痂和病斑是难以改变的,所以预防才是保住柑橘颜值的核心。这意味着从幼果期,甚至是花期就要提前进行预防,而目前正是柑橘“保颜”的关键期。
科学用药
①适期用药针对各病虫害的发生特性,适时施用有效药剂进行防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②安全用药按照农药安全使用准则,准确掌握农药品种剂型、使用方法、使用浓度,不在高温天气用药,不随意加大用药量,不随意混用药物,混用药物一般不要超过2种,现配现用,提高安全性和药效,避免药害产生,以免造成果面伤害。
③配合用药指将化学防治与物理防治等相结合。如悬挂频振式杀虫灯、全逮牌实蝇诱捕球等,对金龟子、叶蝉、大小实蝇等均有良好的防效。
加强管理
管理方面主要根据柑橘的物候期针对性的进行,这里重点说一下值得注意的几个方面。
①提升树势良好的树势对于柑橘抗病抗逆能力有莫大的好处。树势提升的关键在于对肥水的良好管理。要重视有机肥的施用、注意平衡施肥,以改善土壤环境,促发根系,提升树势;注重中微量元素的补充,减少因缺素引起的幼果畸形、开裂等现象;适时采用叶面追肥的方式,加快梢枝老熟,提高幼果的抗逆能力。
②科学管护风害、高温、冻害是造成果面伤痕的部分原因,发生量不算多(特殊情况除外),但也不容忽视。
针对风害,特别是山口、河谷地带迎风面果园,风大,迎风时间长等,应考虑防风网、防风林的规划布置,减少风害的机械伤害。
强日照、长时间的高温,果实极易遭受日灼伤害,可采取喷灌的方法,降低果面温度。同时,采取疏果方法,减少外部的留果量,适当多留枝叶,减少强日照对果实照射时间,减轻日灼果产生。个别品种可通过果面涂抹石灰或套袋,减轻日灼伤害。
来源:农业助手,天天学农柑橘号,供大家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往期精彩内容回顾:(点击标题就能看到)
《紧急!两广极度干燥,年的这种天气对柑橘有什么影响?》
《柑桔之家论坛--柑桔人自己的论坛!希望大家卖好果!》
《柑橘花芽生理分化临界期就要来了,你家柑橘树促花措施做了吗?》
《揭秘,传说中神秘的越南青柚,它会成下一个沃柑吗?》
《泰国洛坤府·巴帕南区:泰国红宝石青柚品种的来源》
《权威发布:泰国红宝石果实外观及品质特性分析》
《揭秘:泰国红宝石青柚四季开花、花果同树的特点》
《泰国红宝石的适宜种植区域有哪些?》
《种植泰国红宝石青柚的株行距》
《泰国红宝石青柚1月份管理技术要点》
《泰国红宝石青柚留果试验报告:4年树亩产值6万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