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帕金森病(PD)的并发症随着疾病的进展可出现所谓的中轴体征,伴语言、步态、姿势和平衡障碍,还有执行功能以及警觉性和情绪调节能力的下降。这些运动和认知功能障碍往往相互影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什么是中轴体征?
运动中轴体征通常概括性描述为“姿势不稳和步态异常(PIGD)”。但这个名称似乎有些不合理,理由如下:首先,虽然步态、平衡和姿势障碍常常同时发生,但并非彼此相关,即使是同时出现,某个体征可能会更明显从而掩盖另外的体征。因此,一些患者可能存在步态障碍而没有平衡障碍,而其他患者可能会出现明显的姿势异常而没有严重的步态障碍。
其次,更重要的是,这个概括性术语提示步态、平衡和姿势体征具有共同的发病机制,并由此会对同样的治疗有反应。其实这样的结论具有误导性,事实上虽然目前机制未明,但目前普遍认为运动中轴体征的发病机制可能涉及到几种神经递质系统的功能障碍。
此外,有研究表明有些治疗可改善某个体征但对另外的中轴体征则无效果。因此,将姿势和步态障碍混为一谈可能会影响患者的管理。
平衡障碍
晚期PD经常会发生静态平衡功能改变。任何机体功能障碍(肌肉萎缩或无力、感觉丧失、感觉阈值增加、运动协调改变以及认知能力下降等均常见于PD),以及任务或环境的变化可能会导致平衡调节能力的变化并增加跌倒的风险。
步态障碍
虽然普遍认为步态障碍在晚期PD才出现,但实际上在确诊4个月内PD患者和对照之间大量步态参数存在差异。早期帕金森病步态的特点是在没有宽步基的情况下步长(跨步长度)减小,不对称手臂摆动幅度减小以及身体前倾。
关于体育活动和锻炼,既往研究表明,定期锻炼计划可以改善PD患者的步态障碍。一些研究还表明基于音乐的治疗有助于步态改善。太极拳被证明比抗阻训练或拉伸训练更有效减少跌倒的频率。这些活动除了能提供特定的运动协调性和平衡训练之外,其社交互动也有助于提高疗效,也有助于患者坚持活动计划。
姿势异常
姿势异常是PD进展相关的并发症,但也与药物或手术有关。躯干前曲症和Pisa综合征(比萨综合征)是PD两个最突出的姿势畸形,前者是一种非自主性的姿势,在站立或行走时胸腰椎极度向前弯曲,卧位时完全消失;后者是一种躯干明显的侧向弯曲,通常在运动时表现明显。
中医五龙震颤汤治疗帕金森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调配,治疗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是镇肝息风,平复异动的肝阳,缓解主诉症状。为患者战胜疾病树立信心。
第二阶段:补肾养精养血滋阴,消除症状形成的基础,治病求因。从本源入手,巩固疗效。
第三阶段:调节脏腑、平衡阴阳,古语言“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通过对脏腑功能的健运,正气的培固,情志的调摄。达到抵御邪气,恢复健康、防治复发的目的。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