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因果与无我的慈心修习

哪个医院白癜风能治愈 http://baidianfeng.39.net/

业、因果与无我的慈心修习

·壹·

结合业的慈心修习

在正面的思惟或慈心的思惟裡,有另一個方法我們可以培育慈心,也是一個很重要的修習,能讓我們培育正見。我們專注於業(kamma),佛陀常對我們解說業,我們的生命是有賴於業的。「kammassakomhi,kammadAyAdo,kamma-yoni,kamma-bandhu,kamma-paTisaraNo」(我是業的所有者,業的繼承者,以業為胎、以業為親屬、以業為皈依處)。佛陀解說我們的整個生命都是業。這表示有一天我們需要理解這真理,我們需要建立起這生命是由業所構成的正見。所以,我們思惟:「我的生命是業,你的生命也是業,全部的生命都是由業構成。因此,我的生命,若真的是我的生命,則我可以想是『我的生命』,不然是業。」我們可以專注這業,願能有很好的業。

我們可以思惟正面與負面的業與我一起,「願在這一生,所有負面的業之能量能減弱,所有正面的業之力量能增加。」對我,我可以思惟我正面的業能量增加及負面的業能量減少。我們能進一步地專注這業直到我們體證涅槃。「也許今天、明天、這一世、另一世直到我體證,透過這業願我能以正面的業相續,正面的業之力量,一天天都能增加,而負面的業之力量,一天天都能削減。正面的力量增強、負面的力量減弱。」我們可以思惟業,今天、明天、後天、這一世、下一世直到體證的那一世,我們祝願好的、正面的業的力量增加,而不好的、負面的業的力量減弱。這樣的祝願也能增加正面的力量及增加業的知識。過後我們理解業,整個生命都是業。業的理解在不知不覺中增長,這讓我們很容易生活,因為我們理解在這世間,一切事物都是業。

慈心与无我

另一個所緣,與正面思惟有相關聯。我們專注「沒有人我」,我們專注物質(色法)。在這個寺院裡,有許多的物質,這身體是物質、建築物、樹等所有在寺院裡的東西都是物質。我們有時可以專注寺院、村莊、國家、世界及宇宙,全都能專注是物質而已,沒有眾生。全部的物質包括我們的身體,我們都正面地思惟。例如物質有好的資助因素、好的能量。這樹有好的能量,也有好的資助,比如雨水、風或其他好的物質及好的資助。如此,我們沒有思惟「人」,我們思惟物質而已。我們專注在這世間的所有物質,而這些物質都擁有正面的能量,願這些物質所有負面的能量能削減。我們如此正面地思惟。對一些禪修者,這是很有幫助的,因為沒有眾生、沒有人我。我們散播一般正面的能量予世間的物質,願全部寺院的物質都擁有好的能量,這是屬於一種慈心。

另外一種的方法是,佛陀解說我們的生命只是心,我有心、你也有心,只是祝願「心」,心與業有關聯,但我們只聚焦於心。我們全部都是「心」、全都是心識。相同的方式,世間主要是心識而已。我們思惟全世界只有心識,全世界沒有眾生、沒有「人」,只有心識。在這禪堂裡僅有「心識」而已,在世間也僅有「心識」。我們專注心識及祝願所有的心識,願擁有善的心識,願不善的心識減少,願所有心識有好的能量、有善的心識。現在,我們專注全世界只剩下心識,我們祝願好的心識、正確的心識、善的心識及我們祝願不善的心識能減少。這也是很有力量的修習,你可以去體驗。

當你專注業時,這也是一個很有力量的修習,你能理解全世界只有剩下業而已。當你專注物質,一樣也是很有力量的修習,你看到的全世界都只剩下物質而已。當你專注全世界的心識時,你能理解全世界只剩下心識而已。心識,你能專注全世界都是心識、心識、心識…你的心會感覺舒服,全天你都會感覺舒暢、更放鬆及心更理解。這三種方法,你們記在心裡,過後再解說其他與正面修持有關係的修習。

慈心与因果

正面思惟,可以有許多方式與智慧一起培育。另一個方法是,我們知道我們生命的自然現象(法則),我們都是誕生、衰老、病及死亡。每一個人都有這相同的生命規律,從誕生直到死亡,全部人都是類似的。這生命規律主要有兩組的力量,名法(心理)與色法。整個生命的色法都在變化,名法也在變化。全部的色法都是由於諸因緣條件而改變,心理的改變也是有賴於諸因緣條件。身體的變化,若你吃好的食物,你將獲得好的能量;若你吃的食物是不好的,則你的能量將會削減。若你吃的是毒,你將減少體力。同樣的,對於心理方面,若你擁有好的心、善心,你將獲得能量;若你想的是負面、不善所緣,你將減少能量。好的能量與不好的能量,時時都存在於身心當中,這些能量我們稱為「諸因緣條件」。

因此,我們整個生命是有賴於諸因緣條件的。從誕生直到現在,是諸因緣條件;然而再從現在直到我們死亡時,也是諸因緣條件。若你給予這身體好的因緣條件,身體就會以健康的身體繼續存在(身體就會保持健康)。若你給予心是好的諸因緣條件,心就會保持好的心(善心)、健康的心。我們專注這部分:「我們維持這整個生命,給予身體好的因緣條件並思惟身體獲得好的因緣條件及時時獲得好的資助因素。今天、明天,直到死亡,這身體時時都得到好的因緣條件,所有不好的諸因緣條件都不來到這身體。」下一世也是專注身體從誕生、年老、病至死亡的整個生命過程。我們專注整個身體都是好的能量、好的素質、好的諸因緣條件,直到體證涅槃。

相同的,對於心理。在這生命期裡,也是時時都擁有好的諸因緣條件直到死亡。我們思惟每一天乃至整個生命,身心二者都擁有好的諸因緣條件。下一世的整個生命也是具有好的諸因緣條件,我們可以這樣廣泛、寬廣的方式專注整個生命從誕生至死亡。之前,我們只是簡單地思惟身體和心。現在我們思惟身體和心與諸因緣條件一起,而且是從誕生至死亡整個生命的身心。這表示我們的心比較寬廣了。之前我們思惟身體和心,心是非常狹窄的。可是我們思惟整個生命,誕生、成熟、衰老、病及死亡,我們專注的範疇是比較廣的。透過正面方式的專注、專注、專注…正面的能量也隨之增加,在這當中你也能理解整個生命的規律,在不知不覺中你理解了生命的過程,生命及因果。

同時你也在不知不覺中獲得了更多舒暢的能力,煩惱的力量則非常弱。當你專注整個生命的名法、色法之因果及正面的能量時,這樣的能力會生起。這方法也是很有用的,可是開始時是難以捕捉、不容易理解。專注色法、名法是容易的,但要與因果一起專注,而且是整個生命就不容易了。然而我們必須訓練,過了一些時候,我們就能做到了。這對我們增進智慧、理解能力是很有幫助的。

尚有一些方法需要解說的,可是今天已解說很多了,太多對你們是不好的,會不容易消化。下一次我將會解說下一個部分。今天,再解說其他的「法」。

念、定、慧的培育

在我們的禪修修習中,有三個重要的素質是我們需要培育的。第一是「正念」(sati),第二是「定」(samAdhi),第三是「慧」(paJJA)。這三個素質是我們需要培育的。在這三者當中,當我們培育兩個素質時,其實三個素質都自然會增長,當你培育正念時,自然地你會獲得定力。當你專注呼吸,你不斷地專注呼吸、呼吸…你的正念在增長,你獲得定力。當你專注腳步(步伐)、步伐、步伐…你也能得到定力。凡是任何所緣,經由不斷地正念專注,由於正念的培育,你獲得定力。定力是正念的成果,這二者是一起運作的。然而智慧不怎麼與它們一起運作,只有百分之二十的智慧是與它們一起,其他百分之八十的智慧則需要另外的培育。正念很重要,我們需要培育它,但是即使我們培育正念,智慧還是無法完成,智慧需要以另外的方法來培育。

你們曾聽聞有些禪修者,他們擁有很好的禪定、很好的正念,即使如此,過後他們有些還是還俗了,改變生命。為什麼呢?因為缺乏智慧。有些培育增長正念、禪定及智慧,他們就不會改變生命(還俗)。因此,對我們而言,智慧是一個很重要的部分。我們有一些經驗,有些禪修者擁有很好的正念,有時即使是一個腳步,他們都沒有失去正念,他們很有正念。可是過了一些時候,聽聞他們還俗了。原因是他們只培育正念,卻沒有培育智慧。正念只是三個重要素質的其中一個而已。

在一個國家,當我們統治一個國家時,一我們需要保安(防禦)。假使擁有很好的防禦,則會有很好的發展背景,若防禦措施好,國家要發展很容易。若防禦措施不好,國家就無法發展了。相同的,心裡若有正念,心智就很容易培育增長。可是,只有正念,心智是無法完整培育增長的。若國家只有保安很好,只有兵隊的因素好而已,是無法發展國家的。國家需要好的國王,好的國王知道如何發展國家,他知道使用這方案、那方案…,許多的方案產生。隨著這些方案,國家得以發展。好的國王是知道這部分的。因此,發展的部分是由國王在從事,而保安的部分則是由防禦部隊在操作。

相同的,正念是屬於保安的部分,正念保護心免於不善的,在心理上不善的被防禦。當我們有正念時,有些不必要的心理試著生起,心說:「噢,不要來,不要來。」心被保護著,不讓不善到來,維持心的祥和,這部分是由正念在運作。但是,只是正念是無法做好全部的事物。國王需要做很多好的策劃。同樣地,智慧需要培育。就如在這佛法開示裡,我們解說專注色法、名法、因果,我們要以這方法培育智慧。我們要專注整個生命的過程,以各種方式專注,例如專注名色法、因果、生滅等。當我們反覆不斷地專注,很多的方案(策劃)在我們的心裡發展。國王在國家裡發展許多的策劃,相同的,我們在心裡也增長了很多方案,由於這些方案,心智得以增長,智慧得以增長。

智慧是屬於國王的部分,保安(防禦)則是屬於正念的部分。這二者是必要的。有些人誤解說只要有正念,就足夠於所有的事物。正念是基本、是重要的,可是只有正念,它是無法做好全部的工作。正念主要是維持好的心,之後智慧是重要的部分以便培育正確的觀智。

所以,尊敬的帕奧禪師也解說,當有了禪定之後,你需要培育更多的智慧。透過培育各種的觀智以帶起智慧,許多方案需要在我們的心裡進行,然後智慧才能生起,智慧才能足夠茁壯,心才能更平穩。因此,我們需要理解正確的修持及培育正確的修持,之後我們的修持才會平穩。能在今世體證很好,假使今世無法體證,直到你體證為止。祝福每一位能培育正確的修持、培育正確的心理並能持續正確的修持,體證道果及涅槃。

最佳禅坐姿势

圣喜长老

励志篇

神医许浚

阿难尊者证得阿拉汉的经过

帕奥禅师问答集

佛弟子能不能抽烟?

冤亲债主

圣喜长老

禅修者需要具备的素质

慈心和嗔心的运作原理

精  进

NandaBodhi

住于欢喜走向觉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aguopaguoa.com/ppzl/106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