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脱,果果塘雅鲁藏布江大拐弯

手上白癜风注意事项 http://m.39.net/disease/a_5562717.html
果果塘大拐弯

墨脱有两处大江弯,一处是帕隆藏布江与雅鲁藏布江的交汇处,另一处便是果果塘大拐弯。它还取了一个甜腻腻的名字,叫“果果糖”,据说是因为这里的雅鲁藏布大拐弯若是从空中俯瞰,就像是一颗硕大的棒棒糖。

西莫河索桥

果果塘大拐弯位于墨脱县德兴乡,在距墨脱县城大约12公里的大山里。在墨脱公路没有开通之前,我曾在雅鲁藏布大峡谷与同伴相约去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可是人家告诉我,你们若想从这里开始去大拐弯,要先坐车走半天,然后再骑马走一天,最后再步行数小时才能到达。吓得我半天合不拢嘴,这是要去探险吗?衡量再三,最后还是放弃了。而现在只需要从墨脱县城出发走上12公里即可到达,这样的地方怎么能错过?于是众人登车,向果果塘进发。

奔腾的雅鲁藏布江

去往果果塘的路比内地的乡村小道路况还要差。不但路很窄,而且有许多“炮弹坑”,淤泥积水众多,车辆只能是沿着前车留下的深深车辙前行,每逢转变须提前鸣笛,否则两车相遇,连一个错车的地方都没有,而且容易发生事故。途中我们经过了一座已经有多年历史的德兴藤桥。

路难行

也许是为了让人们不要忘记当年这里的人们出行是多么困难,人们在江边建造了一座凉亭,供人们在此凭栏观景,抚今追昔。只见在雅鲁藏布江的江面上,横跨着一座用藤条编制而成的桥。桥长约米,宽约2米,桥底距江面大约有50米,状若农家用来捕鱼的竹笼,呈“U”型悬挂在江面上。

跨江藤桥

桥体不用一钉一铁,完全用藤条编制而成。听当地人说,架设藤桥是一件相当艰难的事儿。要先将山藤用刀劈成两半,纺织成“绳”,再将藤条拉到对岸,两端用藤条加以固定。桥的中间还需要用硬的藤圈加以固定,使桥面、桥身完全成为“笼”状的整体,就如同建成一个“藤条隧道”。藤桥?而不散,摇而不乱,人行其上,有惊无险。桥面是用竹片纺织而成,有点像北方的“炕席”,既增加了人马通过的稳定性,也使得桥面更便于人行走,这令我们从内心佩服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

观桥亭

过藤桥继续前行,转过山脚爬上山坡便是果果塘雅鲁藏布江大拐弯了。

神奇的大拐弯

站在山上向下望去,滔滔的雅鲁藏布江奔腾而来,到此处头撞岩壁,来了个度大转弯,硬生生地在这峡谷里划出一个大大的“Ω”形来,从山上望下去,果然像一颗棒棒糖,大家不禁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叫绝。

藤桥(网)藤桥边新建的过江桥

我曾经看过浑江大拐弯,看过嫩江大拐弯,也看过黄河大拐弯,但像雅鲁藏布江这样划出如此完美的“Ω”型大拐弯的,还是第一次见到。众人纷纷称赞不虚此行,并与之合影,留作纪念。

临别,写小诗一首,以记此行:

《墨脱,游果果塘雅鲁藏布江大拐弯》

俯瞰大江行,

身曲如蛇同。

势奔千里路,

波荡万壑声。

白云伏山静,

藤桥傍月明。

端坐奇观里,

滔滔满诗情。

扫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aguopaguoa.com/ppzx/104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