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须师摩经里提到的慧解脱

北京白癜风医院简介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问73:《须师摩经》中提到的“我等已知生死已尽,梵行已立……”及“先得法住智,后得涅槃智”是否如西亚多于三月二十一日所开示的相同,如禅修者观察未来何世可证无学果也就是该经所说的“我等已知何世生死已尽,且已得何世可证得无学果的法住智,及未来何世必得证无学果的后得涅槃智”?

答73:我想你是误解了《须师摩经》,也误解了我的话。《须师摩经》里所说的“我知生已尽、梵行已立、应作已作、不受后有”,是诸阿拉汉宣布自己已证悟阿拉汉果的话,只修到缘起的人怎么可以也这么宣布?

须师摩听到许多阿拉汉来见佛陀,向佛陀报告他们证悟阿拉汉果的情况。因此他问那些阿拉汉是否证得了八定与五神通。那些阿拉汉回答说:“没有。”

“如果没得到八定与五神通,你们如何能证悟阿拉汉果呢?”那些阿拉汉回答说:“朋友须师摩,我们乃是慧解脱者。”须师摩不了解他们回答的含义,所以前往拜见佛陀并提出同样的问题,佛陀说:“先是法住智,后是以涅槃为对象的道智。”

这是什么意思呢?道智并不是八定与五神通的结果,而是观智的结果,所以道智只能接在观智之后生起,而不是接在八定与五神通之后生起。

在《须师摩经》中,所有的观智都归类为法住智。法住智的“法”,是指诸行法及其无常、苦、无我三相,“住”意指“立足于”,“智”即指智慧。所以,法住智指的是:立足于诸行法无常、苦、无我三相的观智。

问74:根据西亚多开示,要达到观禅必须具备强而有力的定力,但须师摩经里的阿拉汉们却未有止禅,可否请西亚多对慧解脱作个解析?

答74:慧解脱,就是没有证得任何禅那,只是通过修习纯观禅而证得解脱,但这并不表示,不需要依靠强而有力的定力就能够证得慧解脱。

欲证得慧解脱者必须修习四界差别,观照自己全身地、水、火、风四大之相,即:硬、粗、重、软、滑、轻、流、黏、热、冷、支持及推动。

他必须观照到自己全身变得透明且散发很强的光明,当他继续观照那透明体的四大或照见它当中的空间时,就会看到许许多多极迅速生灭的色聚,即微小粒子。

这时候,他已获得力量相等于近行定的刹那定。依靠这强而有力的刹那定,他更进一步地分析全身六门及四十二身分各种色聚里的究竟色法。

然后,他必须根据心路过程分析究竟名法。在分析内外名色法之后,他必须更进一步地观照其因缘,此后再观照名色法及其因之无常、苦、无我三相,直至证悟阿拉汉道果。

证悟慧解脱的纯观行者和证悟双解脱的止行者之间的主要差别,只是在于前者没有通过修习止禅证得禅那,但是在修习观禅方面,基本上这两者的修习方法是相同的。

附:禅修营报名信息

往期精选

欢喜觉悟-按作者分类

七觉知

圣喜长老

佛教历史上的六次经典结集

“愚笨的”周利盘陀证得阿拉汉

帕奥禅师问答集

最佳禅坐姿势

圣喜长老

励志篇

神医许浚

阿难尊者证得阿拉汉的经过

帕奥禅师问答集

佛弟子能不能抽烟?

冤亲债主

圣喜长老

大菩提乘(1)

帕奥禅师

2

13

住于欢喜

走向觉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aguopaguoa.com/ppzx/106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