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cjzz/150320/4594528.html
三峡工程爱国主义教育
年9月,三峡工程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为进一步宣传三峡工程,弘扬三峡精神,传承爱国情怀,近期流域管理中心工会联合团委以“讲好三峡工程故事传承爱国主义情怀”为主题,开展线上新媒体应用技能培训,鼓励流域管理中心职工通过制作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新媒体作品,不断加强三峡工程爱国主义宣传教育。培训吸引了余人线上学习,50人制作了宣传作品。
下面就请大家跟随小编一起走进向溪分中心刘芳枝眼里的三峡工程。
百年梦想
国之重器
走
进
三
峡
工
程
?
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小编按:兴建三峡工程、治理长江水患是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年,孙中山先生首次提出了开发三峡的宏伟设想。年,三峡枢纽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年实现初期蓄水、发电、通航目标,年主体工程全面完工。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三峡工程,称三峡工程是国之重器,给予“一个标志、三个典范”的高度评价,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三峡工程。
初
识
三峡工程
工程概况
三峡工程是治理、开发和保护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坐落于长江上游末端西陵峡河段、湖北省宜昌市三斗坪镇,主要由枢纽工程、移民工程及输变电工程三大部分组成。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具有防洪、发电、航运、水资源利用等巨大综合效益。枢纽工程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挡水建筑物(拦河大坝)、通航建筑物(双线五级船闸、垂直升船机)和电站厂房(左右岸电站、地下电站)。
四
大效益
防洪效益:防洪是三峡工程的首要功能。三峡工程的建成,标志着以三峡工程为骨干、以荆江堤防为基础、以荆江分蓄洪区为补充的长江中下游防洪体系基本形成。
发电效益:三峡电站建成后“西电东送”和“南北互供”的全国电力联网格局初步形成,其多年平均设计发电量为亿千瓦时,相当于每年替代消耗煤炭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万吨、二氧化硫77万吨、氮氧化物22万吨。
航运效益:三峡工程建成后,根本改善了川江通航条件,消除了急流险滩,形成了水上“高速公路”,结束了“自古川江不夜航”的历史,促进了长江航运事业的蓬勃发展。
水资源利用效益:三峡工程对水资源的调节功能强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向下游补水,二是实施生态调度,三是开展压咸潮、海事救助等应急调度。
走
进
三峡工程
教育场所
01
三峡大坝景区
三峡大坝景区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对所有中国公民和华人华侨免费开放。景区以三峡工程为依托,将现代工程、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有机结合,表达了人水合一、化水为利的理念。景区主要有坛子岭、平台以及截流纪念园3个园区。
坛子岭
三峡升船机
坛子岭为大坝建设勘测点,海拔米,是观赏三峡工程全景的最佳位置。不仅能欣赏到三峡大坝的雄浑壮伟,还能俯览壁立千仞的“长江第四峡”双线五级船闸,现场观看“轮船爬楼梯”。
平台因与三峡大坝坝顶齐高,同为海拔米而得名。站在平台就如同身临坝顶,同时也是观看船过升船机“轮船坐电梯”的理想地点。
截流纪念园紧扣“大江截流”主题,以长江、大坝、工程为鲜明主题,保留和展示三峡工程建设时期原址上遗留的工程堆料和物件,生动再现长江三峡截流历史画面。
02
三峡工程博物馆
三峡工程博物馆是展示三峡工程的专题博物馆,是三峡工程重要基础文化设施和对外展示窗口,也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水电科普教育的重要阵地。博物馆通过文物展品和现代技术,向游客展示三峡坝库区自然人文环境变迁、三峡工程的成就与效益以及中国水电的历史与发展等。博物馆位于三峡坝区右岸,占地1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室内展陈面积约1万平方米。目前,博物馆正在进行装饰装修工程收尾和展陈布置,计划年底开馆。
03
珍稀植物保护示范园
珍稀植物园位于三峡大坝左岸高程米平台,总设计面积约为56万平方米。以“塑造特色、修复生态、完善设施”为原则,在园区内栽种近万株长江三峡特有珍稀植物和三峡枢纽区内移栽的景观植物,面向三峡游客开放展示。其中,习近平总书记年4月24日视察三峡工程时亲手栽种的一棵楠木树就在此园中。
植物园通过绿化分区、植被增色及片植组群等设计手段,种植了长江珍稀植物荷叶铁线蕨、疏花水柏枝、七叶树、杜仲、红花玉兰、血皮槭、茶树槭等植物,形成“金枫红叶、彩林花径”珍稀植物特色展示区,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环境,全面展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宣传长江大保护国家战略。
04
长江珍稀鱼类保育中心
长江珍稀鱼类保育中心是长江珍稀特有鱼类以及放流鱼的培育、保育、研究实验基地,同时也是保护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研究成果的科普展示和宣传窗口。中心占地26万平方米,分为科研养殖区、试验办公区、生态湿地及水保绿化,致力于打造国际一流的鱼类繁育保护研究基地、长江流域珍稀鱼类种质资源库、水工程与鱼类保护科普教育基地。
增殖放流
中华鲟
为践行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保理念,近期重点保育和研究“水中大熊猫”中华鲟等近10种珍稀特有鱼类。中长期将长江上游贝氏哲罗鲑、齐口裂腹鱼等22种特有鱼类也纳入研究保护范围。
领悟
三峡工程
教育研学
三峡工程研学基地是教育部评定的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基地以水利文化为基础,以回顾民族百年梦想成真的光辉历程为主线,按红色教育、生态环保、水利科普、科技文化、水情教育五大教育主题,分别研发了适合小学和初、高中学生课程等28个课程。让学生在动手、参观、实验、研究等过程中,感受大国重器,增强责任担当,激发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同时三峡工程也是强化党员党性教育的重要基地。广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可通过“重走总书记视察三峡工程之路”结合党性教学课程,在亲看、亲听、亲历中接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
流域枢纽
图文编辑:刘芳枝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