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白癜风去哪家医院 http://yyk.39.net/hospital/89ac7_labs.html????????
因果报应法则,即善因、善事会产生好的结果,恶因、恶事会导致坏的结果善因生善果,恶因得恶果。因果报应法则是人生的横轴。
心生念、念生因、因生果
命运贯穿人生的纵轴,人的一生沿着命运这条纵轴顺流而下。同时,人生还有一条横轴宛如经纱和纬纱交织穿梭——这条横轴即为因果报应法则。所谓因果报应法则,即善因、善事会产生好的结果,恶因、恶事会导致坏的结果善因生善果,恶因得恶果。因果报应法则是人生的横轴。“因”是指人生在世,自己的所思、所想、所为,我称之为“念”。由念生业。我们常以为“想想无碍”,然而,这岂是无关痛痒的小事?实质上,一思一念都会造成“因”,更何况怨恨、委屈如此种种,闪念之间,“因”已形成。因必生果。释迦牟尼佛祖曰“因缘果报”,因不会一成不变,有因必有果。念生业。业即为因缘。有因缘,必会生结果。一言以蔽之,存善念,行善事,得善果;动恶念,行恶事,得恶报——这就是因果报应法则。长远视之,因果比相合因果报应法则中,与因相应的果并不一定立即出现。因此,我们往往很难认同这一法则。某人做了无数好事,为何还在受苦?又有某人,人品一流,常年行善,却为何不幸倍受病痛折磨?而另一些人呢,一肚子坏水,作恶多端,外人看来他却事事称心如意,家庭和睦。这类情形也屡见不鲜。因此,虽然僧人总在讲因果报应法则,我等俗人却常不以为然。究其原因,符合因果报应法则的结果并不总是即时显现,需要一定的时间。为何如此不得而知,总之会有滞后。依我的经验,因果报应的“果”的确有可能兑现,但大多很难如此。然而,倘若将时间跨度延长,纵观20年、30年的人生,则必无例外。因此,或许三年五载都不见结果,但纵观自己的一生,从20年、30年这样的时间跨度上去看,存善念,行善事,必得善果;动恶念,行恶事,必有恶报。这也是有目共睹的。确实如此!拓展至30年的时间跨度,恶人不会一直兴旺,而好人却也不会总是坎坷一好人终将幸福。纵观30年,一切顺理成章。然而,即便如此,仍然不乏例外。我原本不解其故,深为苦恼。而在那时,我得知了下面这件事。据说20世纪初英国伦敦的一位执业医生,周末常会邀请十几位朋友来自己家开由他主持的“通灵会”。通灵会上,一个自称西尔弗.帕奇的印第安鬼魂常会显灵。后来有家出版社将这,位鬼魂的所述言论汇集成册,出版了《西尔弗.帕奇的灵言集》一书。书中有一节提到了因果报应法则。“因果报应,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常常说不通。因此,有人将信将疑,甚至嗤之以鼻,而由我(指西尔弗.帕奇)所处之地来洞察人世,却是分毫不差。恶必有恶报。而存善念,行善事,终得善果。该法则必能应验,毫厘不爽”。《西尔弗.帕奇的灵言集》中,虽然只有这么一小节,但读到的那一瞬间,我便拍案叫绝。此前我参悟不透,倘若宇宙有造物主、天地间有神灵引领世人,那么,为何不让一切都完全顺应法则呢?人世间,历经30年,才能最终实现因果报应,甚至仍有例外。老天会不会也有偏袒呢?然而,读罢《西尔弗.帕奇的灵言集》,我才茅塞顿开:“由我(指西尔弗.帕奇)所处之地来洞察人世,却是分毫不差。恶必有恶报。而存善念,行善事,终得恶果。该法则必能应验,毫厘不爽。”积德行善,为何命运不见好转?虽说善有善报,然而人各有命。地球的命运洪流卷裹着国家的命运、地区的命运,而个体的命运也夹在其中,随波漂流。若将一个人的命运作为其一生的纵轴,那么因果报应法则则是横轴。这两大法则,主宰着我们每个人的全部人生,其中,因果报应法则的力量略强于命运。因此,虽说命由天定,却不会一成不变。因果报应法则的力量足以改变命运,一个人并不会原封不动地依照既定的轨迹过一辈子。向善、行善,必得善果。因此,有人虽厄运连连,却正因为向善、行善,幸免于一败涂地。反之,原本命运颇佳,蒸蒸日上,却动恶念,作恶事,则无异于作茧自缚。命运法则与因果报应法则两相呼应,从而改写一个人的生命轨迹。所以,行善未必立即得善报,道理不似1+1-2这般简单,缘由在此。具体说来,尽管命运不济,但却因行善才不至于让自己一落千丈,或者说让自己有惊无险。如此一来,尽管因果报应法则的结果已经显现,却会让人产生“明明做了好事,却并不见起色”的误解。一己之力改变命运中国古籍《阴骘录》记载着袁了凡这样一个人物的故事,该书印证了因果报应法则的力量足可以改变命运。袁了凡幼时遇见一位仙风道骨的白发老者。老者见到少年了凡,对他的母亲说:“这位母亲希望孩子学医?”母亲答道:“的确如此。丈夫早逝,他原是医生。我们家世代行医,先祖也是医生。所以希望孩子也能继承衣钵。我们母子二人相依为命,孩子学医是一家的夙愿。”然而,老者观少年了凡面相后,说道:“此言差矣,这孩子成不了医生。他命中注定是官场中人,考科举、得功名。某岁通过县试、然后通过府试,最终赴京赶考,金榜题名,授赏官职,年纪轻轻便封县令。婚后膝下无子,53岁寿终正寝。”少年了凡与母亲听了白发老者一番话,觉得不可思议,但之后少年了凡的成长历程果然不出老者卜算。某年考中第几名,某年有何遭遇,了凡的人生无一不被老人言中。不久,了凡出任县令,前往该地乡间的一所禅寺拜访高僧。了凡与高僧相对坐禅。他虽少年得志,打坐入定时却心思澄明,毫无妄念,高僧大为惊叹,询问缘由。“为何你年纪不大,禅定功力却如此深厚。曾在哪里修行?”“我从未,正式修行。”“那为何坐禅三日,不见起一个妄想?”“是,我无所妄想。”“这又是为何?”“我幼时曾邂逅云游的老者,蒙他卜算命运,直至今日,命运不出老者所言。我一生已被算定,何妄之有?功名利禄已到尽头,结婚也不会生育子嗣,53岁寿终正寝。我心中无惶无恐,无烦无恼,澹然无所求,听天由命罢了。”高僧听罢此言,怒道:“我当你是豪杰,谁知不过一介凡夫俗子。”于是,高僧便向了凡讲解了因果报应法则:“你刚刚一派胡言!人虽有命,绝非一生已成定局。命运,不等同于宿命,未尝不可扭转。既有因果报应,命运便可以改变。从今往后,你若求取更好的人生,此时此刻起,积累德行,力行善事。如此,你的命运必将不同。”了凡年少为官,却生性秉直,将高僧一席话铭记于心,回家后向妻子转述。其妻也是温良之辈,说道:“真是了得!只不过,一个人积德行善,恐怕不容易成事。不如两人相持,一同行善。当动了恶念、想做恶事时,两人互相警示;记录功过格,善则画圈,恶则画叉,互相监督。”有夫人相助,了凡坚持行善,命运从而得以更改。53岁竟然无恙,并且生有一子,直至七十多岁卒,一生功成名就。由于讲述因果报应改写命运的书籍并不多见,安冈正笃常常提及此书。相信诸位读罢便会醒悟一一因果报应法则会产生强大的影响力,足以改变命运。因此,积德行善,善果并非立现,会有滞后。原因在于,我们的人生是由个人原本的命运和因果报应两条法则互相交织而成的。故而,因果报应法则并不一定能出现显而易见的结果。厄运为何扭转依我的人生经验,我认为,尽管人各有命,而因果报应法则会对命运施加影响,从而改写生命轨迹。然而,也有人疑惑,虽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有时却也不尽然。究其原因,一是因果报应的结果会延迟显现;二是与命运交织重叠,结果不会显而易见。当着诸位的面,我断然肯定命运的存在,但其实我自己从未占下问卦。年轻时也曾在神社求过几回签,但并无好感。尽是些上上签、中上签,我一概不喜欢——虽说我笃信命运。究其原因,我虽然认为人各有命,却并不希望提前获悉,宁愿一无所知。无用之事,多知不但无益,甚至会背离常理,偏离正轨,搅乱人生。不如一无所知,尽力而为。由此看来,命运与因果报应法则两相加乘,则效果助长;两相对冲,则效果抵消。反之,作恶会让命运一蹶不振。所以,因果报应法则,有时候不尽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总而言之,命运与因果报应法则两相作用,结果好坏并无定论。也正由此,形成现在的人生。如您想了解更多稻盛经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