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书讯,较往年似乎来得格外晚一些。这不是译林君在偷懒啦,而是我们在偷偷地策划一个惊喜:从3月3日起,连续3天,我们优秀的编辑们亲自面向大家、逐一展现我们年将做的书籍。直播间里会有各种福利,比如限量版的签名本(对,就是你们想的那一本!),译林自家定制的包包、保温杯,等等等等。参与方式(以及彩蛋)请看文末哦~出版社的故事,自然是累积在书里:那些已经出版的、将要出版的一本本看似孤立又相互联结的书。这是我们的新年计划,也是我们将要展开的故事。来吧,新的一年,让我们一起不过坏日子,不读坏东西。
我的几何人生:丘成桐自传
[美国]丘成桐史蒂夫·纳迪斯著
夏木清译
年3月
举世瞩目的科学奖:菲尔兹奖、克雷福德奖、沃尔夫奖、马塞尔·格罗斯曼奖包揽四大奖项,世界仅此一人从乡村少年到“数学皇帝”激励无数人的励志经典本书讲述了丘成桐从中国乡村的贫穷少年成长为举世闻名的顶级数学家的励志故事。困顿清苦的童年,艰苦卓绝的异国求学路,初入数学界的一鸣惊人,名声大噪后的风起云涌,对中国基础科学建设的拳拳之心……攀登科学高峰,拨开浮华迷雾,丘成桐直面盛誉、无惧挑战,讲述触动人心的传奇人生。岩田先生
[日本]HOBO日刊糸井新闻编李思园译年7月任天堂前社长岩田聪唯一授权传记本书取材于岩田聪本人生前所撰写的大量文字材料,由岩田聪好友、日本知名文化人糸井重里,经岩田遗族及任天堂官方授权认可,重新编排为一部岩田聪的传记,再现了岩田聪与游戏的传奇一生。本书不仅是岩田聪的成长故事,而且包含大量他对游戏、对商业、对创意生产活动的思考。书中还特别收录宫本茂、糸井重里二人对岩田聪的追忆文章。
小王子的星辰与玫瑰:
圣埃克苏佩里传
[美国]斯泰西·希夫著
李宁译
年3月
普利策奖、古根海姆奖、美国国家人文奖得主斯泰西·希夫力作再现《小王子》之父圣埃克苏佩里的传奇人生圣埃克苏佩里是法国著名作家、《小王子》作者,他一生喜欢冒险和自由,经历丰富而传奇,飞行和写作是他一生的挚爱。圣埃克苏佩里的生活与写作密不可分,同样传奇、神秘而激动人心。对他人生经历的了解有助于深刻理解他的作品。
《小王子的星辰与玫瑰:圣埃克苏佩里传》年出版,次年即进入普利策奖终选名单。作者参考了极为庞杂的资料,包括圣埃克苏佩里的日记和信件,并访谈了其众多亲友,积累了丰富的一手资料。作者以精湛、严谨的学术写作与优雅动人的文学手法,重现了圣埃克苏佩里精彩的一生,使读者宛如亲历亲见。
方舟与白鸽:普鲁斯特影像集
[法国]帕特里西亚·芒特—普鲁斯特、蕾叶·纳杜蕾尔著
张新木译
年7月
纪念普鲁斯特诞辰周年普鲁斯特家族认证独家收录从未公开发表的珍贵照片、手稿等资料权威剖析有关《追忆似水年华》的一切独家披露普鲁斯特鲜为人知的同性情史本书由马塞尔·普鲁斯特的曾侄孙女帕特西亚·芒特—普鲁斯特编写,收录了与作家及其作品相关的珍贵照片、资料及书评,展现了作家短暂而又繁花似锦的一生,披露了《追忆似水年华》写作和出版背后的故事,极具阅读和收藏价值。本书译者张新木为国内首屈一指的普鲁斯特专家,他在翻译本书之余亦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力求还原普鲁斯特其人、其文、其风格的原貌。瓦格纳传
[德国]乌尔里希·德吕纳著
王蕾译
年5月
材料的丰富性令人屏息一部绝对权威的传记作品展示一个天才艺术家的自我表演揭露两个世纪西方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理查德·瓦格纳(—)是德国著名古典音乐大师,上承莫扎特,下启后浪漫主义,因为在政治思想、宗教思想上的复杂性,成为欧洲音乐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本书以详尽的笔墨记述了瓦格纳传奇的一生,生动地描写了他与尼采、李斯特等同时代人物的友谊,并揭示了他对名誉、金钱、爱情的追求的深层原因。本书向读者展示,瓦格纳不仅仅是一个作曲家、舞台导演和指挥,还影响了德国新一代知识分子的世界观。卓别林自传
[英国]查理·卓别林著
叶冬心译
年6月
喜剧大师卓别林唯一亲笔自传卓别林在本书中追忆了自己作为一个喜剧演员的艺术人生:贫穷的童年、疯癫的母亲、缺席的父亲、巡回剧团里的少年、好莱坞炙手可热的青年明星、与政商各界名人及文艺名流的交往、早年对名利的追求及对艺术的终身告白、好莱坞电影的早期发展史。所述多为“琐事”,但细节丰富,画面感极强。许多情节催人泪下。卓别林在此自传中相当坦诚,丝毫没有掩饰自己对物质生活的贪慕,笔调真实而不做作。全书展现了一位喜剧演员舞台背后的感伤、孤独、对幽默的理解,内容深刻,情感细腻。“阿克罗伊德英国史”
《帝国基业》赵国新译《都铎王朝》王喆译《叛乱年代》赵国新译年8月国民级作家阿克罗伊德以一己之力书写民族史诗以文学笔法书写日不落帝国波澜壮阔的历史彼得·阿克罗伊德,年生于伦敦东阿克顿,英国传记作家、小说家和评论家,著有《莎士比亚传》《牛顿传》《狄更斯传》等五十多部作品。曾获惠特布雷德传记奖和英国皇家文学会威廉·海涅曼奖。《名利场》杂志称誉道:“倘若伦敦能够给自己选一位传记作家,它肯定会选彼得·阿克罗伊德。”“英国史”为英国国民作家彼得·阿克罗伊德(《伦敦传》作者)所写,以文学笔法结合最新历史研究成果,道出了大英帝国自人类首次定居到21世纪的恢弘历史。共有六卷本,第一批拟出版前三卷,分别是第一卷《帝国基业》、第二卷《都铎王朝》和第三卷《叛乱年代》。第三共和国的崩溃
[美国]威廉·夏伊勒著
戴大洪译
年3月
《第三帝国的兴亡》姊妹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衰亡史本书借助对历史背景的展示,叙述了年法国面对希特勒军队时的溃败,充满了令人震惊的史实。除了战争之外,他耐心地研究了滋长着困惑、无奈和玩世不恭情绪的人民,他们无能的领导人和将领,以及已经消耗了一个伟大国家的实力与强盛的古老而不可思议的腐化堕落。本书补充并完善了《第三帝国的兴亡》的戏剧性叙述,已经与之一起成为当代最重要的历史巨著。
新月与蔷薇:波斯五千年
[伊朗]霍马·卡图赞著
王东辉译
年3月
追寻《新月与蔷薇》,探知“波斯五千年”伊朗左右着中东的天平中东牵动着世界的神经作为世界上最古老、最辉煌的文明之一,波斯在五千年的风云变幻中,先后与希腊、阿拉伯、蒙古等多个文明发生碰撞与交流,近代以来又多次发生激烈的变革。作者从波斯文明自身的视角出发,将文学与政治交织,文化与社会相融,既展现了“新月”上的杀伐纠葛,又流露出“蔷薇”下的温婉柔情。这是一部文明冲突与更迭的历史。从古代波斯到现代伊朗,这片土地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在这本书里栩栩如生。极北之地:西比利亚史诗
[瑞士]埃里克·厄斯里著
许桦钰,夏昱华译
年9月
一段征服与侵略的历史一部冰雪与荒原的史诗提起西伯利亚,一望无际的荒原、连绵不绝的白桦林很容易便浮现在人们的脑海中。那是一片充满神秘感和吸引力的土地,不断挑动着人们的好奇心。在这本《极北之地:西伯利亚史诗》中,作者以时间为线索,全面展现了14至20世纪期间,俄国各个政权对西伯利亚及远北地区进行征服与开发的历史。从沙俄早期对西伯利亚地区的探索,到俄国规划及建设西伯利亚大铁路的过程,从其自19世纪以来成为流放地的历史,到二战后对该地区油气资源的大规模开发,本书以厚重的篇幅,详实的资料,生动、全面地还原了这片“极北之地”的历史,突出了其“史诗”的定位。威尼斯史
[英国]约翰·尤利乌斯·诺里奇著
杨乐言译
年5月
向海而生的财富之城以小博大的贸易帝国英国历史学家约翰·朱利叶斯·诺里奇的经典叙述史著作,将威尼斯共和国的历史娓娓道来,从古典时代末期建城,到中世纪与拜占庭、意大利其他城邦和东方各国的关系,生动地记述了威尼斯共和国通过商业和海权崛起,一度成为地中海霸主,最终又在工业化、近代化中落后的过程。详尽介绍了威尼斯在政治、军事、金融、文艺、殖民开拓等方面的诸多创新,诸多英雄、恶贼、天才。这是一部篇幅适当、文笔优美、情节明快的威尼斯共和国全史,填补了本题材在国内的空白。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与俄国革命
[英国]罗伯特·瑟维斯著
付满译
年6月
再现罗曼诺夫皇朝末日余晖解析尼古拉二世何以走至穷途尼古拉二世统治俄国二十三年之久,他的保守统治与沙俄的覆灭究竟有多大关系?从退位到全家死于叶卡捷琳堡,在最后十六个月中他的生活和思想究竟怎样?尼古拉二世最后的岁月是一段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期,闪耀着沙皇俄国的余晖,也开启了如火如荼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历史的杠杆最终倒向了布尔什维克的苏维埃政权。作者以大量丰富的原始材料为基础,结合沙皇的日记、谈话记录,官方调查的记录,以及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回顾那段波澜壮阔、激动人心的历史,勾勒出末代沙皇的形象。巴黎:法兰西的缩影
[英国]科林·琼斯著
董小川译
年8月
一座城市的历史,浓缩了一个国家的命运《巴黎:法兰西的缩影》从最早的卢特提亚写起,一直到21世纪初期,对巴黎的历史变迁进行了全面而又细致的描写和论述。同时,在巴黎历史的写作过程中,作者还把法国历史融入其中。从巴黎和法国的政治变迁到生活变化,从城市建筑的改造到艺术地位的确立,从巴黎和法国对外交往与交流到其在国际世界中地位的改变,都描绘得淋漓尽致。帝国的铸就:—
改革三巨人与他们塑造的世界
[美国]迈克尔·贝兰著
叶硕、谭静译
年9月
回顾林肯、俾斯麦、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关键十年美、德、俄如何奠定世界强国格局—,短短十年间,林肯、俾斯麦、亚历山大二世解放了千百万人民,铸就了美利坚、德意志和俄罗斯三大超级强国,永久地改变了三个国家的政体。三国争夺霸权的斗争引爆了两次世界大战以及冷战,奠定了当今的世界政治格局。迈克尔·贝兰以扎实的历史知识贯通了三场改革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娴熟的文笔展现了三位领袖的强国改革之路,以及三大超级强国的巍然崛起。伯林文集
以赛亚·伯林爵士是英国哲学家、观念史学家、20世纪著名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生于俄国犹太家庭,童年目睹俄国革命,年随父母前往英国。年进入牛津大学攻读哲学,年撰写《卡尔·马克思》,年转向观念史研究。年担任牛津大学社会与政治理论教授,发表具有开创性的“两种自由概念”演说,同年获封爵士。年参与创办牛津大学沃尔夫森学院并出任首任院长。作为杰出的观念史学家和学科主要奠基人,先后被授予耶路撒冷文学奖和伊拉斯谟奖。今年将出版《扭曲的人性之材》(增订版)、《俄国思想家》(增订版)、《启蒙的三个批评者》(增订版)、《现实感》(增订版)。中世纪之美
[意大利]翁贝托·艾柯著
刘慧宁译
年6月
意大利国宝级作家翁贝托·艾柯专论中世纪美学的专著精美装帧,海量插图,全彩内文本书是意大利作家、学者翁贝托·艾柯论中世纪美学和艺术概念的小书,写作生动又具有学术严肃性。艾柯在本书中将他一贯的写作风格发挥得淋漓尽致,驾轻就熟地运用起神学、科学、诗歌和神秘学等概念,对中世纪美学的理论、艺术体验和实践之间的关系做了深刻的剖析。鸟鸣时节:英国鸟类年记
斯蒂芬·莫斯著
王琦、朱磊、王惠译
年5月
含多幅精美插图,扫码可听鸟儿鸣声在繁忙的生活中聆听来自大自然的声音重建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本书以BBC精品广播节目TweetoftheDay为蓝本,选出种深受英国民众喜爱的鸟类,按12个月份排序,用带着乡愁的诗意文字描述了每月有代表性的鸟种,并穿插民间传说、诗歌、艺术、文学,呈现出鸟类在人类文化中扮演的迷人角色。“大卫·爱登堡自然行记”
《一位年轻博物学家的探险》张劲硕、李想译
《前往世界彼端的旅程》曾毅译
年8月
大自然的行吟歌者、“世界自然纪录片之父”爱登堡爵士亲述70年荒野生涯的起点《星期日泰晤士报》畅销书、英国亚马逊五星好书大卫·爱登堡,这个名字哪怕你没听过,也一定看过他的纪录片。他被誉为大自然的行吟歌者、“世界自然纪录片之父”,他是BBC纪录片主持人、制片人、生物学家和博物学家,深受全世界自然爱好者的爱戴。他一生中策划、解说了《地球脉动》《王朝》《七个世界,一个星球》等数十部经典作品,通过热情洋溢、妙趣横生的现场解说,开创了自然纪录片的时代。年,爱登堡与伦敦动物园爬行动物馆的工作人员深入非洲、亚洲、大洋洲腹地,以实地解说和亲身演示的形式,制作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BBC自然纪录片《动物园探奇》。在这两部博物学游记中,爱登堡爵士以睿智、优美、生动的笔调,记录了当年那些惊心动魄的探险之旅。读者可以从中领略边远之地的风土人情,体味野性之美和自然工作者的艰辛,从而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产生更丰富、更深刻的理解。书中包含百余张珍贵的历史照片,以及根据纪录片胶片修复的清晰剧照。寻找蜜蜂的旅程
[英国]戴夫·古尔森著
王红斌、冉浩译
年9月
一首写给自然的生命赞歌,在环球之旅中探寻生物的秘密年塞缪尔·约翰逊奖入围作者戴夫·古尔森又一科普力作《十万个为什么》撰稿人冉浩翻译,精选物种插图这是一本写给伟大自然的生命赞歌。作者为了寻找世界上最"高深莫测"的蜜蜂,从英格兰索尔兹伯里的平原追寻到萨塞克斯的灌木丛,从北美的加利福尼亚追寻到南美的巴塔哥尼亚,从波兰追寻到厄瓜多尔。戴夫·古尔森用他的的机智、幽默以及对自然深沉的热爱,将自己在每个地点的寻蜂经历向读者娓娓道来,探寻历史的演变和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解读生态系统的复杂性与奇妙的自我调节能力。本书轻松幽默,是一本极为迷人的自然科普作品,其中既有科学的严谨,也有对自然和物种保护的热情,鼓励人们去用心发现和珍惜自然的魅力。人文与社会
译丛
美国生活中的反智主义
[美国]理查德·霍夫施塔特著
何博超译
68.00元
年3月
全文无删减,普利策奖作品全面解析反智识、反精英思潮的根源及演进智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但为何在美国,智识本身及拥有智识的人屡屡遭到忌恨和怀疑?为何一部分美国人热衷于追捧自我奋斗的商业天才,而不信任政治精英?为何他们情愿接受煽动信息,却拒绝听从专家意见?本书是解析美国反智主义传统的里程碑式著作,揭示出美国性格中的许多关键特征。它不仅从宗教、政治、商业、教育等方面追溯了美国生活中那些蔑视智识的人的思想根源和逻辑,而且试图说明知识分子作为民主社会的一股力量究竟是什么,以及他们的使命何在。自足的世俗社会
[美国]菲尔·朱克曼著
杨靖译
58.00元
年1月
世俗研究前沿之作揭示信仰迷思,为世俗幸福正名朱克曼基于一年多的实地居住考察,深度访谈了丹麦和瑞典近一百五十位不同年龄层次和教育背景的对象,得出一个核心观点:宗教观念淡薄的世俗社会不仅可能存在,而且完全可以给人们带来自足、幸福的生活。作者认为,社会的高度发达与宗教并无关联,宗教的影响可以为社会带来医疗和教育的发展,但是同样有可能带来混乱、紧张和暴力。柏拉图的伦理学
[英国]特伦斯·埃尔文著
陈玮,刘玮译
.00元
年1月
牛津大学古典哲学教授关于柏拉图思想研究的经典之作从与苏格拉底的经典对话到关于《理想国》的完整论述,特伦斯·埃尔文追溯了柏拉图道德哲学的发展历程,并详尽考察了柏拉图对于“我们应当如何生活”这个问题所做的回答。无论是柏拉图的美德观念,他对美德和幸福之关系所持有的见解,还是柏拉图关于知识、信念和探究的理念,都在书中得到了讨论。历史与记忆
[英国]杰弗里·丘比特著
王晨凤译
59.00元
年2月
著名历史学者彭刚、沈坚力荐记忆史研究的指导之书廓清“历史”与“记忆”,以历史书写对抗遗忘本书针对关于记忆的各种探讨和理论,提供了容易进入又发人深思的引介,所涉及的主题凝聚着历史学家的普遍关切。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