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中解脱二十四天讲授之第十三天深信业果

(二)不与取

不与取的“事”为属于他人的财物。“意乐”三支中,“想”为不错乱;“动机”为想要不与而取;“烦恼”为三毒中任何一毒:以瞋发起的,如抢劫仇人的财物;以贪发起的,如见到别人的财物合自己的意,便将之窃走等;以痴发起的,如某些外道宗派声称“梵志穷时可行窃”,认为偷别人的财物没有错。至于“加行”,不与取并不一定就是夜里行窃,出家人一人取两份供养、做官的征收不合理的罚款、做买卖的对顾客短斤缺两等等都是不与取。寺院里订有各种惩罚办法,如强制做大礼拜等,目的也在于防止这类过失发生。

简言之,我们最容易犯不与取的一种情形是:为了得到某种别人不想给的财物,便想出各种欺诈的方法,迫使他人不得不拿出那件东西,从而占为己有。又如,他人将价值一分银子以上的物品或用品,委托我们保管或借给我们使用,时间久了,主人已忘记此事,自己却唯恐主人记得,最后生起此物归我所有之心,这也是偷盗。(帕绷喀大师指出,此事对沙弥而言,是“近他胜罪”,对比丘而言,则为“他胜罪”。)

(三)欲邪行

欲邪行的“事”,对在家人而言,为产门之外的“非道”;怀孕或持八关斋戒期间的“非时”;在师长或佛塔附近的“非处”;对象为母亲等的“不应行”。对出家人而言,任何形式的性行为都是欲邪行。“想”必须是没有错认欲邪行的对象,但对出家人来说,不论错还是不错,均犯非梵行“他胜罪”。“烦恼”为三毒中的任何一种;“动机”为想做邪行。“加行”为二根和合等。“究竟”为由此生起快感。

(四)妄语

妄语的“事”有八种:眼见或未见之事物;耳闻或未闻之事物;鼻、舌、身三种识所了别、领受或未了别、未领受之事物;意识知道或未知之事物。说妄语的对象为能言、解义的人。“意乐”三支中,“想”的例子是,自己曾经见过的事物,想做改变而谎称未见过;“动机”为想要这么说;“烦恼”为三毒中的任何一种,“加行”为口说妄语,或是虽不说话、但用表情或姿势来撒谎。“究竟”为对方了解意思。

(帕绷喀大师同时指出,如果企图行凶的人来询问被害者的所在,我们不可老实回答,而应该尽量引开他的话题,如说“今晚我要到某某地方去”等等。)

(五)离间语

离间语的“事”可以是和合的人,也可以是不和合的人。“想”为不错乱;“动机”为意欲离间;“烦恼”为三毒中的任何一种。“加行”为企图离间和合者或阻止不和者和解,而对他们进行挑拨离间,不论是实话还是妄语,全都是离间语。某些人把这种行为看作是功德,事实上,这不仅没有功德,而且还有很大的过失,所以不可以说离间语。“究竟”为对方理解你所说的意思。如果对方因为离间语而关系破裂,此业道即成圆满;假如对方不理解而没有造成不和,这便成绮语而非离间语。

(六)粗恶语

粗恶语的“事”有两种:一、使自己愤怒的有情;二、刺、角等非有情。“想”为不错乱;“烦恼”为三毒中的任何一种;“动机”为想说粗恶语。“加行”为批评他人戒律、家族、身体等方面的缺点。实说和妄语均犯,例如,称一只眼睛瞎掉的人为“独眼龙”和称正常人“独眼龙”,两者均犯。如果用意是在伤对方的心,尽管语调柔和,仍然犯粗恶语的过失。“究竟”为对方解义。因为此处必需要有“解义”这一条,所以对非有情的四大等说粗恶语,业道不会圆满。

(七)绮语

绮语的“事”为没有意义的事情。“想”为知道想要说的事,不论有没有对象,心里想到什么随口说出,便是绮语正行;“动机”为想说绮语;“烦恼”为三毒中的任何一种。“加行”为谈论王室、战争等事。

现在我们这些出家人,在寺院巡礼道散步的时候,喜欢很多人聚在一起,讨论有关政府、汉地、印度等方面的新闻。虽然绮语在十不善业中是最轻的,却是浪费人生的“无上方便”。(帕绷喀大师又指出,有些出家人上殿时就喜欢讲废话,随后又相互到寮房中串门、整天闲聊,每天就这样瞎混过去。我们应当像阿底峡尊者所说:“众中观自语”,即便只有一个朋友在场,也要谨慎小心不说绮语。其他如讲故事、谈论外道典籍等,均属绮语。再者,除欲邪行之外,若教唆他人做其余六种身、语不善业,自己也犯业道。)

(八)贪婪心

贪婪心的“事”为他人的财物和用具,例如,在逛市场的时候,见到惬意的东西而生起想占有的强烈欲望。“想”为知道发生贪婪心的事为何。贪婪心的动机、加行和究竟等都必须在一念之上加以安立,其“动机”就是想把财物等归自己所有;“烦恼”为三毒中的任何一种;“加行”为这种念头变得强烈而希望为我所有;“究竟”为此念更为强烈,决定设法将财物等弄到手。我们对自己的财产也会产生贪婪。在拉萨集市游逛的时候,贪婪心能生起十万次之多。此时,心中不要随意胡思乱想,而应思维财物犹如幻化、没有真正的价值来加以对治。

(九)嗔恚心

嗔恚心的“事”和“烦恼”等与前面粗恶语中所说的相同。“动机”为想要使用杀害、殴打等手段使对方受到伤害,或是希望对方遭到不幸。“加行”为在此事上努力。“究竟”为生起决定。

(帕绷喀大师告诫说,我们修息、增、怀、诛事业法,如果不是出于好的动机、不是纯粹为了利益圣教和众生,很有可能沦为贪婪心和嗔恚心等,所以一定要小心。)

(十)邪见

邪见的“事”必须是真实存在的,例如业果、四谛和三宝等。如果认为这些事不存在就是邪见,声称它们不存在即是诽谤。例如,外道“足目仙人”因为贪恋自己的女儿,想与她发生性行为,而写了十万颂的论著,否认有前、后世,并且臆造了六十余种邪说。“想”是认为以有为无的毁谤是正确的,其它二支与前面所说相同。“加行”为发起毁谤。“究竟”为决定否定。虽然我们较难生起这一业道的正行,但福报差而受恶友影响的人则容易犯邪见。所以要小心警惕、认清恶友的真面目,这很重要。

赞赏

长按







































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很好
那些偏方能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aguopaguoa.com/ppzx/8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