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个大品种,带量采购结果公布附名单

“八省二区”大联盟,中选结果公布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医药采购网发布《关于公布“八省二区”省际联盟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本轮省际带量采购,共有21个产品中选——涉及非洛地平片、注射用盐酸托烷司琼、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等药品,注射剂大品种多达19个。中选企业也基本是规模较大的药企,共15家,包括齐鲁制药、海南倍特药业、四川科伦等。本轮省际集采由黑龙江牵头。早前,黑龙江省政府采购中心发布《“八省二区”省际联盟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公告》宣布——黑龙江、山西、内蒙古自治区、辽宁、吉林、四川、西藏自治区、海南、青海、贵州等十省(区)组成省际联盟采购办公室,代表10省(区)医疗机构实施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按照此前约定,实际采购量为采购需求量的70%,其中头孢替安注射剂、头孢硫脒注射剂、美洛西林钠注射剂、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剂、比阿培南注射剂的约定采购量为采购需求量的60%。采购周期原则上为1年,视情况可延长1年。当采购周期内国家药品集中采购结果与联盟地区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重叠时,第一年采购周期执行联盟地区中选结果,第二年采购周期再执行国家中选结果。根据上述采购约定,如果一个药品被纳入省际带量采购联盟和国家集采中,要陆续执行中选结果。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八省二区中,除贵州、青海外,其余省或区均已参加过此前四川联盟的“六省二区”带量采购,而贵州省参加过重庆联盟的“四省一市一区”带量采购,青海省参加过陕西10省联盟的带量采购。可以看到,省际集采出现多省重合的趋势,药品带量采购进入常态化。倒逼之下,创新研发成药企核心抓手近年来,在一致性评价和带量采购的冲击下,仿制药企业利润不断趋薄,创新药则受政策红利影响,发展迅猛。从年开始“4+7”试点,第一批25种药,平均降价55%;年,第二批32种药,平均降价53%;年,第三批55种药,平均降价53%;年,第四批45种药,平均降价52%。第五批国家集采共61个品种谈判成功,平均降幅56%。从国家到省际联盟再到地方采购,从4+7集中采购试点到集中采购扩围,再到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第五批,随着集采的不断推进,带量采购队伍不断扩大,最终都实现了药品的降价。在此背景下,创新药研发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在由同写意新药英才俱乐部策划主办的第三届全球生物医药前沿技术大会上,赛柏蓝了解到,中国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资深副总裁谢炘表示,目前公司新药的速度已经可以抵消带量采购对公司的负面影响已经恢复增长15-16%。对其而言,带量采购的挑战已经过去了,未来的挑战就是创新。中信证券曾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在医保控费的大趋势下,带量采购已成常态化趋势。带量采购的本质更多的是推动医保资金的腾笼换鸟,以及对创新药研发的支持。未来药企销售能力的重要性将逐渐弱化,临床疗效更优,上市速度快的创新药预计将是药企提升竞争力的最核心因素。会上,兴业证券董事总经理徐佳熹表示,中国药企研发费用“烧”出新高度。年,中国第一次出现研发费用年投入超过10亿元的医药企业,也就是中国生物医药。年,中国头部药企研发费用投入已经达到或接近10亿美金级别,如百济神州、恒瑞医药。从港股来看,年研发费用超过9亿元的有13家,其中百济神州位居榜首,达到89.32亿元。至于A股,研发费用超过6亿元的有13家,恒瑞医药年研发费用最高,达到49.89亿元。目前来看,一方面,大型药企不断增强研发能力,因为在研发上加大投入的企业越来越多,在公司营收占比也越来越高。公开资料显示,截至目前,恒瑞医药已有7个创新药获批上市——艾瑞昔布、阿帕替尼、硫培非格司亭、吡咯替尼、卡瑞利珠单抗、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和氟唑帕利。除此之外,恒瑞医药在研的创新药储备也较为丰富。截至今年1月底,瑞格列汀(DPP-4抑制剂)、海曲泊帕(TPOR激动剂)、法米替尼(多靶点TKI)等多个重磅药物已处于3期临床阶段,未来几年将有望陆续上市。而百济神州则围绕肿瘤靶向治疗和自身免疫疾病等领域,布局了47款候选新药。替雷利珠单抗作为百济神州首个在中国进入商业化的自主研发新药,于去年3月份开售,上市首年实现销售额1.6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亿元)。泽布替尼是作为其第二款商业化产品,去年在全球实现销售额约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69亿元)。另一方面,国内企业跟进布局前沿靶点的能力也越来越强,甚至个别领域已经能够和欧美先进水平一较高下,申报的新药数量也是井喷之势。国家药监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aguopaguoa.com/pply/90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