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象总发狂似地想与你接触
是爱得太火?还是欲望太强?
其实都不是......
你听说过“皮肤饥渴症”吗?
顾名思义
就是皮肤特别渴望
被别人触摸和拥抱
这其实是一种心理疾病
这类人皮肤敏感程度远超常人
当皮肤被触摸
特别是拥抱时
能获得生理、心理上的强烈满足感
但过度依赖这种满足感
也会带来负面影响
皮肤饥渴症潜移默化的危害
一旦渴望得不到满足
失眠、焦虑、情绪低落将接踵而至
严重甚至会影响正常生活
有皮肤饥渴症的女生求抱抱
会害怕自己太黏人、不够独立
有皮肤饥渴症的男生求抱抱
容易被伴侣误会成太饥渴
没对象的患者更惨
不能强行抱别人
只能另辟蹊径了
于是网上出现了不少“约素炮”邀请
为啥会出现皮肤饥渴症?
渴望被抚摸是人的本能
它与饿了就得吃是一样的
我们先来看一个著名的阴间实验:
研究者将刚出生不久的小猴子与母猴隔离
并在小猴子面前摆出两个模型母猴
一个是能提供奶水的简易铁丝母猴
另一个是毛茸茸的布偶母猴
看它会更喜欢哪位“母亲”
实验一开始
小猴子想都不想
就冲到铁丝模型前畅快痛饮
可喝完奶后
正如研究者预想的那样
小猴子更愿意依偎在
那位什么都无法给它的布偶母猴身边
因为绒毛柔软温暖的触感
满足了小猴子触摸需求
我们人类也是同理
皮肤作为最大的感受器官
是一众感受器官中最早发育的
我们从婴儿时期
就能通过拥抱和触摸
感受到催产素分泌带来的好处
它能帮助害羞的人在社交时克服羞涩感
也能让普通人舒缓压力、心情开朗、有归属感
可由于一些原因
越来越多人没法享受这种感觉了
①童年时情感缺失
在没有安全感的环境里长大
会让他们下意识防备身边人
缺少对人的信任
渴望被爱却又害怕被爱
②社交不必面对面,付款不必手递手
没错,试问在座有多少人
一天下来都没与其他人发生物理接触
有温度的手变成被冷冰冰的手机
皮肤饥渴症在独自打拼的年轻人中
愈发普遍
其实你已经知道答案了
大部分人都会认为
类肤材质的手机壳
或是毛绒绒的手机壳
比一般透明塑料壳手感更好
而这个手感“好”的想法源于什么呢?
如何缓解皮肤饥渴症
先别想手机壳了
我们来看看如何脱离这种困境
首先大家要正视自己的需求
叔用了一整篇文章来告诉大家
渴望被触摸是人类的天性
所以不必再为自己的需要感到羞愧
如果是害羞的单身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