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爱心救助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6032465.html
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拳王阿里颤颤巍巍、面无表情地举起了奥运火炬,他行动缓慢、僵硬地像一个机器人。
当时的阿里已身患帕金森病,而那一幕,无疑让全世界的人对帕金森病又多了一分了解。
帕金森病,是排在肿瘤、心脑血管病之后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第三大“杀手”。目前,中国约有万人被它“盯”上,占了世界总数的一半以上。
而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发展,这种形势只会越来越严峻。
帕金森病,不仅仅是“手抖”
手抖,是很多人对帕金森病最深的印象。但事实上,帕金森病远远不是“手抖”那么简单。
日前,来自帕金森病广东联盟的专家召开了关于帕金森病专业诊疗交流会。会上,医院神经科主任医师陈玲教授指出,帕金森病有三大典型症状:
1.震颤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手抖。帕金森病引起的震颤比较特别,往往是静止性震颤,即不动的时候明显,随意做动作、拿东西的时候减轻,睡眠时消失。并且,抖的那只手动作迟缓、不灵活。
2.动作缓慢
这是诊断帕金森病的核心,比如速度变慢、动作减少等。
3.肢体僵硬
走路时腿有沉重感、手脚僵硬,表情变得很呆板,仿佛戴了面具一般。
陈玲教授表示,高危人群比如有家族史,父母兄弟姐妹罹患了帕金森病的,若出现以上所讲的三个典型表现之一,医院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另外,帕金森病早期还可能有嗅觉变差、焦虑、便秘、睡眠中大喊大叫的表现,危险人群也应该警惕。
帕金森病最怕出现运动并发症
患帕金森病6年的霍先生前不久在上班途中,过马路时突然就迈不开脚步了,整个人像被施了“定身术”似的被定住在马路中央。眼瞅着红灯亮了,早高峰的车流汹涌而至,腿脚就是不听使唤,动弹不得,幸亏好心司机帮他“解难”医院。医生告诉他,这是得了运动并发症。
运动并发症,是帕金森病患者致残的主要因素之一。它的症状比较复杂,简单来说可以分成两大类——“症状波动”和“异动症”。
“症状波动”,典型的一个症状是“开关现象”,患者在“开”期可以活动,而在“关”期无法进行明显的运动。霍先生在行走时突然停下来,就像被“冻住”了一样,就属于“开关现象”。
至于“异动症”,常见于面部肌肉、颈、背部简单重复的不自主动作,或肢体像舞蹈样摆动不受控制。由于这种不自主动作幅度可以很大,很容易造成受伤或残疾。
“门诊中像霍先生这样出现运动并发症的帕金森病患者并不在少数。”陈玲教授介绍,“运动并发症如果不能及时控制,不仅会让患者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同时还可能会让患者时刻陷于危险之中。在中晚期的帕金森病患者中,因运动并发症导致患者跌倒造成骨折的情况比比皆是。”
然而,运动并发症的治疗很挑战,好的办法还是预防或推迟其发生。
目前大多推崇非麦角类多巴胺受体激动剂为首选药物,尤其用于年轻的帕金森病患者病程初期。
另外,还可以选择一天一次服药的剂型,这比一天多次服用药效更稳定。对早期患者来说,每天早上或晚上只需吃一次药,就可以自如从事日常工作生活,外出时也不用为服药而分心;对晚期联合用药的患者,也减轻了服药负担。
帕金森专病门诊助力患者长期规范治疗
尽管目前帕金森病无法治愈,但已有的药物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并提高和维持其较高的生活质量,因此帕金森病的治疗强调的是一个“持久战“管理。
“如果患者一旦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运动并发症,要及时向医生反馈。”陈玲教授表示,“患者也可以就近到已开设了医院及时就诊,帕金森专病门诊可帮助患者更好地进行长期规范的疾病管理,以保证良好的治疗效果。”
陈玲教授指出,患者到帕金森专病门诊就诊,医生可以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更清楚的了解患者的初始症状、后面的发病情况以及体征,包括治疗的情况,才可以对症治疗。帕金森专病门诊的医生都是经过专门的培训,对于疾病非常的了解,可以根据帕金森病患者不同的发病阶段,给出相应适合的治疗方案。
目前,广东省的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广医院、广医院、医院、医院均已开设帕金森专病门诊。
另外,国内“中国帕金森病门诊地图”已正式发布,目前地图覆盖了全国医院,将全国帕金森病专病门诊信息在移动端以简便、系统的方式提供给广大的帕金森病患者。